(四)明治维新前夕社会经济基础的评估(1 / 1)

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幕末日本的情况看,生产力的发展尚未引起制度性变革,但却一定程度地为质变性历史跳跃准备了必要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成长的内源性基础。具体说来,这一基础可以从人力资源储备、生产技术积累和市场运行机制的角度入手进行重点考察。

在资本主义生产诸要素中,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更在于人口质量。幕末人口超过3000万,相对于其国土面积,处于人口稠密、劳动资源过剩状态。从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内容看,其人口质量在当时的东亚地区也具有优势。德川时期,教育始终受到重视,全国各地有大量“藩校”“乡校”和“寺子屋”(私塾),武士子弟自不待言,本百姓子弟也有就学机会。据二战后文部省公布的调查资料,德川幕府末期,全国有藩校250所,乡校数百所,寺子屋至少3万所。寺子屋一般规模较小,但在大阪和江户,也有学生多达数百的情形。[36]到了幕末,幕府或各藩开办洋学校或讲习所的情况也很普遍。“幕府也努力采用了洋学,安政二年正月,在九段下设洋学所,翌年改称蕃书取调所,为一学校组织。安政四年开学,设教授和教授助理,入学资格为旗本、御家人子弟(后陪臣子弟也可),审阅并翻译新版兰书。”该学校后改称开成所,“学科有和兰学、英吉利学、佛兰西学、独乙学、鲁西亚学以及天文、地理、穷理、数学物产、化学、机械学、画学、活字等”[37]。这个开成所在明治维新后变成开成学校,后改称大学南校,是现东京大学文学部和理学部的前身。

德川社会处于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是整体意义上的知识所有者,城市商人和农村富裕阶层也是知识占有者。在200余年的和平环境里,昔日靠戎马作战安身立命的武士,除了修习“武道”外,还必须修习“文道”,因为和平时期“武道”用场狭小,只有文武双全才能出人头地(动力);作为有闲阶级成员,武士具备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物质保证(条件);长崎港口的开放,则使武士了解外部世界和汲取西方科学知识有了可行的渠道(可能)。

以“兰学”[38]的传入和扩散为例。“洋学最初是以兰学的名义引入的,其内容包括本草、医学、测地学、天文学、历学等,习兰学者主要是通辞、下级武士、庶民等。天保末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的消息传来后,引进兵学。兵学不同于医学,直接与国家兴亡相关,故主要由武士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兵学并不仅限于兵学本身,近代兵学不只是炮术、枪炮制造技术、航海术和造船技术,还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而制造和维护兵器以充实军备,又必须以国家的富有为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掌握近代生产技术及经济知识。”[39]下级武士对西方科学知识的汲取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兰学家开设兰学馆传授知识便是重要手段,前野良泽、衫田玄白、司马江汉、林子平、本多利明、渡边华山、高野长英、绪方洪庵等众多知名的兰学家口传心授、代代传承,为终将到来的历史变革做了不可或缺的智识准备。

下级武士对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止局限在书本上,而是在幕末时已有所实践。例如,萨摩藩士松本弘庵(即寺岛宗则)受幕府之命主持建造蒸汽船,结果仅按照荷兰语的图纸,便造出了三艘大型洋式蒸汽船。对此,时任幕府长崎海军讲习所教官的荷兰人卡蒂迪克在日记中写道:这种“连蒸汽机都没有见过,仅靠简单的图纸就造出如此机器的人,真是具有非凡才能,令人叹服。即使我们荷兰人,要想搞懂蒸汽机性能,也要花费相当苦功”[40]。

不难理解,正是如此程度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肩负了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任。

中国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时,日本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其后,在几近2000年的岁月里,日本努力向中国学习,至中国明朝时,其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虽然还未赶上中国,但从明朝进口日本刀具及手工制品的情况看,可以推断日本在部分领域的制作技术已不逊于中国。1543年,葡萄牙船只漂流到种子岛并留下西式火枪后,日本开始了火枪的研究和制造,织田信长就是依靠在堺和国友制造的火枪组成了火枪队,在1575年著名的长筱战役中一举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武田信玄骑兵队,从而奠定了霸业。接着在1592—1598年间,丰臣秀吉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每次出兵都在15万人左右,明朝的援朝军队也大致相当。当时,日军作战部队约1/3使用火枪,而明军除了火炮占优外,基本使用大刀长矛,故战斗异常艰苦。及至德川幕府末期,日本的制作技术不仅在传统的丝绸制造业、陶器制造业、小金属制造业及日用品制造业等领域达到顶峰,而且对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握,已经能够在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制造天球仪和地球仪、天体仪、测量器、钟表、望远镜等仪器,在医学领域制造人体模型、温度计、显微镜、听诊器以及外科、眼科、妇产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的有关器具。在近代产业制造技术方面,幕藩营工厂和矿山,可谓引进消化近代西方制造技术的实验厂,前述的蒸汽船制造,实际上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的。明治政府成立后,这些幕藩营工厂和矿山全部收归国有,继续扮演着移植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实验厂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早在进入明治时代前,德川幕府已经为工业化的全面展开预付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幕末日本商品经济发达的外在形态,是以商都大阪、消费城市江户为代表的大型城市的存在,以及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全国海陆交通网。内在根据则在于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商业金融运行机制,这种机制虽然属于德川封建社会的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但与明治以后所建立的近代商业金融体系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德川时期的商业制度、传统和习惯,可以通过批发商行“问屋”、垄断性行会“株仲间”和钱庄“两替商”的经营活动来说明。“问屋”是最基本的商贸组织,在大城市和地方中小城市中广泛存在。“问屋”主要从事商品批发业务,其中不少“问屋”是专营某种特殊产品。中间商人则在“问屋”与农村小商品生产者之间起着一种联系桥梁的作用。“株仲间”是大城市中有实力的批发商即“问屋”组成的行业商会。1833年,大阪有98个“株仲间”。1839年,江户有68个“株仲间”。其中大阪的“二十四组问屋”和江户的“十组问屋”最著名,这些由同业批发商行组成的行会,以向幕府交纳“冥加金”(税金)为代价,换取了对某种商品购销的市场垄断权。当时稻米、棉花、生丝、菜籽、纤维纺织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基本被这些“株仲间”垄断。“株仲间”垄断市场的基本手法是,相互划定垄断区域,制定统一的低收购价格,强买强收,不允许地方农民自由交易。在商品销售方面结成“价格同盟”,以便提高价格,牟取暴利。这种现象已经与资本主义的卡特尔现象酷似。

商业的发达呼唤货币金融业的发展,“两替商”(即钱庄)应运而生。“两替商”的经营内容主要有金银兑换和买卖、存款贷款、票据和汇兑等,并且同样组织了同业商会。“两替商”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依靠吸收一般商人存款经营。“两替商”经营实行准备金制度,即商人把现金存入“两替商”里虽然没有利息收入,但却有两点益处,一是保险,防止在家中保存发生意外;二是通过存款显示一种信用度,在需要资金时,一般并不提取存款,而是向“两替商”借贷,因为可以贷出相当于其存款数倍的金额,并以票据形式提取(相当于中国的“银票”)。贷款利息一般在5%左右,比地方上加付10%利息的商业贷款合算得多。“两替商”经营中还包括期货交易和保险业务,期货交易最具代表性的是堂岛的稻米交易市场,这种期货交易为明治后开设证券市场提供了先行经验。保险业务的开展主要以海上运输业为对象,它构成了近代海上火灾保险业的前身。从上述经营内容、手段及金融商品开发的情况看,当时的市场机制已经相当健全,它构成了明治维新后近代市场机制确立的前提性基础。

还应指出,如果说上述因素构成了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基础的“正”遗产,那么同时存在的“负”遗产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体上说,最大的负资产是那套实行了260多年的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包括领主和农民间的土地所有与占有关系及其封建地租形态,限制商品经济生产的诸制度,阶级门第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诸政策,封建商法、商规及商业组织等,这些因素无疑都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障碍,而要排除这些障碍,需要一场以政治革命为前提的制度革命。[41]

注释

[1]即所谓的“参觐交替制”。各藩的大名须交替到将军所在的江户幕府居住,原则上每次一年,然后回到本藩,一年后再次返回江户参觐。大名在本藩期间,其妻子和子女留在江户以为人质。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监督控制地方大名的活动,消耗大名的经济实力,防止地方出现对抗中央的独立势力。

[2]“太阁”特指丰臣秀吉,“将军”指幕府历代将军。

[3]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版,第53页。“应仁”,日本年号。1467年(应仁元年),因将军继嗣问题,室町幕府发生分裂,形成以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为首的两大对立集团并展开长达11年的混战,地方领主也大多被卷入这场战争,庄园制度由此遭到毁灭性打击。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5页。

[5]见速水融、宫本又郎《概说17—18世纪》,收自《日本经济史1 经济社会的成立》,东京:岩波书店,1988年。

[6]安藤良雄编:《日本近代经济史要览》,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第30页。

[7]林罗山语。转引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86页。

[8]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81页。

[9]《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77页。

[10]引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11]谷本雅之:“严密意义的工厂手工业论战与原生工业化论”。见石井宽治、原朗、武田晴人编,《日本经济史》第1卷,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7—214页。

[12]即东海道、中山道、日光大道、奥州大道和甲州大道。

[13]日本学者大塚久雄、斋藤修持此见解。见《大塚久雄著作集》第5卷(东京:岩波书店1969年)和斋藤修著《原生工业化的时代——西欧与日本的比较史》(东京:日本评论社1985年)。

[14]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968年,第48—49页。

[15]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第135页。

[16]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第147页。

[17]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第148页。

[18]《日本思想史大系》44,岩波书店,1977年,第20页。

[19]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80页。

[20]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第120—121页。

[21]盐泽君夫、后藤靖编:《日本经济史》,东京:有斐阁,1977年,第185—18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65页。

[23]安藤良雄编:《近代日本经济史要览》,第34—35页。

[24]参见桥本寿朗、大杉由香《近代日本经济史》,东京:岩波书店,2000年,第29—30页。

[25]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100页。

[26]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94页表13“幕末贸易的动向”。

[27]桥本寿朗、大杉由香:《近代日本经济史》,第31—32页。

[28]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94页。

[29]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第244页。

[30]桥本寿朗、大杉由香:《近代日本经济史》,第31页。

[31]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99页。

[32]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第313页。

[33]石井宽治:《日本经济史》,第101页。

[34]详见石井宽治、原朗、武田晴人编《日本经济史》第1卷,第25页表1-3。

[35]据安藤良雄编《日本近代经济史要览》第38页1-27表“安政以后主要商品价格”算出。

[36]文部省调查局编发:《文部时报》1962年10月号《日本的教育九十年》,第6—7页。

[37]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第一卷,第293页。

[38]即荷兰学,幕末随着其他西方学问的进入,进而发展为“洋学”,即西学。

[39]堀江保臧:《明治维新与经济近代化》,东京:至文堂,1963年,第45页。

[40]冯·卡蒂迪克:《长崎海军传习所的日日》,水田信利译,东京:平凡社,1964年,第185—186页。

[41]原文刊于《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世界史》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