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国,在泉州之东,自福州视之,则在东北。是以,去必孟夏,而来必季秋,乘风便也。国无典籍,其沿革不能详然。隋兵劫之而不服,元使招之而不从。我太祖之有天下也,不加兵遣使,首效归附,其忠顺之心,无以异于越裳氏矣。”[1]这是明代册封使陈侃在《使琉球录》(1534年)中,对古代中琉关系的记述,可谓相互地理位置清楚,往来关系明确。然而,上古时代的琉球,在中国人的眼里,却是一片茫然的神秘所在。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2]这三座“神山”是否包括琉球,现今似已无从考证。但从此始有徐市(福)东渡日本之说,而琉球《万国津梁钟》的铭文则称:“琉球国者,南海胜地”,是为大明、日域中间之“蓬莱岛也”。[3]
琉球国史《中山世鉴》(1650年成书)记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4]也就是说,中国隋朝时代(581—617年)始有“流虬”之称。查中国典籍,“虬”者,龙之一种也。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云:“有角曰龙,无角曰虬”。以琉球群岛散在海上的地势而言,谓之“流虬”,实乃形之所似。但古代中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而历代王朝作史,又多有忌讳。这可能正是《隋书·流求传》将“流虬”记称“流求”的缘故。此后,“北史、唐书、宋元诸史因之”,唯是汉字有别,或记作“琉求”(《宋史》),或记称“瑠求”(《元史》),也有记称“流鬼”者(《新唐书》)。日本僧人著述的《性灵集》则将之记称“留求”,《智证大师传》又记称“流梂”,[5]但发音未变。时至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始称“琉球”。清代徐葆光在《中山传信录》中记称:琉球国土人“自呼其地曰屋其惹,盖其旧土名也”。[6]但周煌在《琉球国志略》中补正曰:“屋其惹”乃是土音,“令之作书,则仍是琉球”。[7]由此可见,琉球国之来历,乃是系于地势“若虬浮水中”。
日本学界,有谓明代以前的琉球之称,并不固定者。若就汉字而言,确实如此。但谓之并无意义,则属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