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时雇渔舟一,九时半开,行二时抵塘沽码头[协和船已前至]。张伯翁、王兰第、约敏侄已候半日。饭毕,乘汽车归津。
注释
[1]智崇:指严智崇(1879—1918),字约冲,直隶天津人,严修长子。留学日本,入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任民政部主事、驻日公使馆秘书等职务。1918年病卒于东京。
[2]智怡:指严智怡(1882—1935),字慈约,直隶天津人,严修次子。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15年曾任农商部司长,1917—1922年任直隶省实业厅厅长。1928年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3]家辅叔:指严修族叔严辅臣。
[4]柘表叔:指陈哲甫(1867—1948),一作柘甫,名恩荣,以字行。直隶天津人。清季举人。后受聘于严氏家塾。1903年赴日,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归国后任直隶学务处视学。1912年后,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教授、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艺专国文教授等。工诗词,精草书,擅昆曲。著有《学易刍言》《天津丧礼说略》等。著名演员陈道明系其后人(陈晖先生见告)。
[5]荫清:指邓召棠,字荫卿,一作荫清。后为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高级师范班学生。
[6]诵裳:指韩振华(1885—1963),字诵裳。直隶天津人。私立中学堂高级师范班学生。1905年赴日,留学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科。归国后,授工科进士。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附属中学主任等职。系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
[7]孟和:指陶孟和(1888—1960),名履恭,字孟和,以字行。直隶天津人。天津宿儒陶仲明之子。曾就学于严氏家塾、私立中学堂高级师范班,毕业后由南开学校资助留学日本,入读高等师范学校。后又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及教务长、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国民参政员。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社会与教育》《社会问题》《孟和文存》等。
[8]问泉:指武濬源,字问泉。直隶天津人。私立中学堂高级师范班学生。1903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曾任直隶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18年任南京造币厂厂长。
[9]次和:指林涵。直隶天津人。林墨青之子。私立中学堂高级师范班学生。1903年赴日留学,经第二开成中学校入读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10]幼臣:指张幼臣。擅音乐。1908年曾任教于天津音乐体操传习所,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尝与胡玉孙合作,为《劝放足》谱曲,传唱甚广。
[11]约敏:指严智惺(1883—1913),字约敏。直隶天津人。严修之侄。任南开学校数学教员。1913年5月病逝。
[12]体丈:指赵元礼(1868—1939),字体仁、幼梅,号藏斋。直隶天津人。早年做塾师。1902年任天津工艺学堂董理、庶务长。曾赴日本考察实业。1909年任滦州矿地公司经理。1918年任国会参议员。后曾任直隶省银行监理官,天津造胰公司经理等职务。晚年与严修、林墨青等组织城南诗社。工诗,擅书法,代表作为《藏斋居士临观海帖》。著有《藏斋集》十三卷等。
[13]润丈:指凌福彭(1859—1931),字仲桓,号润台。广东番禺人。光绪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兼军机章京、天津府知府兼天津工艺局及习艺所督办、保定知府、天津道长芦盐运使、顺天府尹代理、直隶布政使等职务。他是清末直隶“新政”的重要推动者之一。1912年后,曾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等职务。精辞章,善绘画,曾与齐白石,陈衡恪等著名画家组织“北京画会”。身兼作家与画家,有“民国才女”之称的凌叔华系其女。
[14]敬韩:疑指马家桐,字景韩。直隶天津人。时天津著名画家,工山水、花卉。
[15]足立:指足立传一郎。1901年左右曾在天津生活,疑工作于《北洋日报》社,并在严氏家馆教授日文。
[16]藤井:疑指藤井恒久,工学士。时任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天津工艺学堂)总教习,并于此年9月出任日租界行政委员会委员。曾任大阪府立商品陈列所所长。
[17]吉田:疑指吉田实,时任直隶初级师范学堂教习。
[18]井上:指井上勇之丞。曾任天津都统衙门检疫医生。时在天津日租界开业行医,设立共立井上医院并任院长。系天津日本图书馆创立的发起人之一。与日本同仁会有一定的关系。
[19]岩熊:指岩熊金吾,在津日本摄影师,与严修友善。1901年严曾写《赠日本写真师岩熊金吾》诗以赠。
[20]伊集院:指伊集院彦吉(1864—1923)。萨摩(今鹿儿岛)人,毕业于东京大学。时任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总领事,后任驻华特命全权公使,1923年出任山本权兵卫内阁外相。
[21]驹井:疑指驹井於菟,时任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天津工艺学堂)教习。
[22]寅皆:指王寅皆,名春瀛。直隶天津人。丁酉拔贡。擅书法。时经营开文书局,编印掌故时务等书籍,并致力于新式学堂的兴办。著有《思冈斋诗文草》等。
[23]伯龄:指张伯苓(1876—1951),字伯苓,名寿春,以字行。直隶天津人。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1898年入严修家馆为塾师。1904年随严修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与严修共同创办私立中学堂,不久更名敬业学堂,1906年迁新址,再更名为南开中学堂,任校长。1917年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研究大学教育。1918年冬回国,1919年与严修共同创办南开大学,任校长。1923年又成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成立南开小学。1929年赴日参加太平洋国交讨论会。1936年在重庆成立南渝中学。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为西南联大,被选为校务委员会常委。1939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副议长,1941、1942、1945年分别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6年南开大学复员天津改为国立后,再次出任校长。同年冬赴美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1951年病逝于天津。
[24]青柳笃恒(1877—1951):中文名柳士廉。山形人。早年师从宫岛大八和张浍(张裕钊之子,时任驻日公使馆随员)学习汉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留校任教。曾任早大教授和理事、清国留学生部主事,并任校长大隈重信的秘书。1913年来华,出任时任大总统袁世凯顾问的有贺长雄的助理。近年有学者研究,疑其在1913—1914年间,被袁世凯重金收买,成为袁的高级间谍和密探,负责刺探革命党人在日活动,破坏革命党与日本财界的联系,制造有利于袁的舆论宣传等。著有《支那近世产业发达史》《东亚外交史论》等。
[25]李添顺:湖南平江人。湘军将领。官至记名提督,诰授正一品建威将军。1902年大体与严修同时前往日本游历考察。
[26]熄:原字作“息”。
[27]咖啡:原字作“加非”,以下同。
[28]燃:原字作“然”。
[29]《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卷三收有此诗,标题为《东渡过威海卫怀李文忠师》,可见所凭吊者为李鸿章。
[30]吴京卿:指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官冀州知府。曾师事曾国藩,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并称为“曾门四弟子”。为晚期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作家。1902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时正在日本考察教育。其思想开放,新旧并包。著有《东游丛录》《诗说》等。后人辑其著为《桐城吴先生全书》。
[31]鲁夷:对俄国的蔑称。
[32]“玄”字原作“”,即少最后一点,当系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而故意略去。以下同。
[33]此处原文为:“十一日七月”。
[34]渡部敬治:原文作“渡部敬所”,显系7月7日出现的渡部敬治之误。
[35]圆:原字作“员”。
[36]争存:《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三卷收此诗时,将“争存”改为“生存”。
[37]吊:原字作“钓”。
[38]汽车:指火车。
[39]乘:原字作“趁”。
[40]唐宝锷(1878—1953):字秀丰。广东香山人。1896年官费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曾任驻日本使领馆随员。1905年授进士出身。后历任洋务局总办、直隶都督府顾问、归绥警务处处长、众议院议员等职务。1924年退出政界,长居天津做开业律师。
[41]戢元成:指戢翼翚(1878—1907),字元丞。湖北房县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专门学校。在日留学期间创办《译书汇编》,加入兴中会,宣传奔走推翻清朝。归国后,授进士出身,任外务部主事,曾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7年被捕,旋被毒死于武昌(一说忧愤而死),时年29岁。译著甚丰,有《东语正规》《万国宪法比较》《俄国情史》等。
[42]冯孔怀:指冯国勋(1875—?)。广东番禺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历任驻日使馆随员、考察各国宪政大臣参赞、金陵税关监督、塞北税务监督、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等职务。
[43]此处无字。
[44]伊豫国:爱媛县旧称。
[45]武富邦鼎(1852—1931):佐贺人。海军军人。甲午战争后曾任台湾总督府参谋。日俄战争时任第三舰队司令官。时任海军军务局长。按,虽经青柳笃恒介绍,严修并未造访。武富后以海军中将退役。
[46]大野丰四:陆军军官。曾任职台湾总督府陆军幕僚参谋,军衔为陆军步兵大尉。按,虽经青柳笃恒介绍,严修并未造访。
[47]弘文学院:初名亦乐书院。为嘉纳治五郎1902年创办,专门接收中国留学生。为避乾隆皇帝“弘历”之讳,1903年改称弘文学院。原校址在牛込区五轩町,后以学生激增,又在趜町、真岛、猿乐町和巢鸭等处设了分校。以普通学科为主,兼有速成科。1909年关闭。
[48]手荷物:行李。
[49]竹中清:号翠村,《大阪每日新闻》记者,时任神户支局长。1908年曾受该社派遣前来中国游历,自海上入长江下游一带活动,再由汉口北上,经北京入大戈壁沙漠至蒙古国,进入西伯利亚,乘火车至中国东北。回国后著《蒙古横断录》。
[50]黎伯颜:指黎渊(1882—1935),贵州遵义人。光绪举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中央大学法科。曾任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第一任校长。后历任北洋大臣文案、直隶总督署宪政筹备厅参议、京师国立法政专门学校教习、大总统府秘书、约法会议议员、国务院法制局参事等职务。
[51]挪威:原字作“哪威”。
[52]中东战:指甲午战争。
[53]新闻:报纸。
[54]清水芳吉:大阪清语学校校长。与严修友善,后曾随严修来华访问。
[55]领收证:收据,发票。
[56]孙实甫:指孙淦,字实甫。浙江人(一说上海人)。旅日华侨,在大阪经商,为益源号店主。曾出任浙江留日学生监督。1898年曾通过驻日公使裕庚向总理衙门呈请“仿行外国善举,创设红十字会,以赞军政”。被认为是中国倡导红十字会的第一人。
[57]公使:指蔡钧,字和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任苏松太道。1901年以四品候补京堂任出使日本大臣。1903年,以防止留学生受民主思想影响,建议清政府停派留日学生,并阻止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陆军学校学习,遭国内进步舆论指责,旋被清廷召回。
[58]西岛良尔:大陆浪人。毕业于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甲午战争时曾任陆军翻译官。后在大阪创立清语学校。所编汉语教材甚丰,先后出版有《清语会话案内》(1900),《对译六十日毕业支那语会话》(1902),《日清会话问答》(1903),《日清会话助词动词详解》(1904),《日清会话入门》(1905),《日清英三国会话》(1906)等。
[59]见本:样品。
[60]玻璃:原字作“颇黎”。
[61]琳琅璀璨:原字作琳郎璀灿。
[62]髤器:漆器。
[63]颜洗:脸盆。
[64]笔入:笔筒。
[65]烟卷入:纸烟盒。
[66]内藤虎次郎(1866—1934):号湖南。陆奥(今秋田县属)人。系历史学者和汉学家。毕业于秋田师范学校高等师范科。早年曾任《三河新闻》《日本人》《大阪朝日新闻》等报刊记者。1907年后任京都大学教授,著有《读史丛录》《支那史学史》《日本文化史研究》等著作。其中国史研究卓有影响。工汉诗与书法。
[67]捡:原字作“检”。
[68]捄:同“救”。
[69]大野捨吉:其事迹不详。系大野铃子之叔伯。1901年左右曾生活于天津,并教授日文于严氏家馆。尝偕严智崇与严智怡兄弟前往日本。由严修称其“行踪不定”和“岩村、大野诸君(在清生活)殊困难”等语来看,在津似无固定工作,或属“大陆浪人”一类。
[70]两儿:指长子严智崇、次子严智怡兄弟。
[71]庸儿:指三子严智庸,死于1902年,时年18岁。
[72]“清水君”三字之后,尚有一“君”字,当系重写,今略去。
[73]中井一马:号玉凤。大阪医生。尝学汉学于藤泽南岳。历任大阪府会议员及府参事会员等职务。
[74]丁:也写作“町”,日本距离单位,每丁长度约合19米多。
[75]荷物引渡所:行李提交处。
[76]荷物取扱所:行李房。
[77]长坂云在(1848—1906):伊势(今三重县属)人。南画家。擅长山水。曾于明治十五、六年(1882—1883)来华游历。
[78]张子祥:指张熊(1803—1886),又名熊祥,字寿甫,号子祥。浙江秀水人。沪上画家。工花鸟,尤其大幅牡丹。精篆刻。
[79]胡公寿(1823—1886):号瘦鹤,别号横云山民。江苏华亭人。海派代表画家之一。精山水,兰竹,花卉。工书善诗。传世作品有《桂树图》《香满蒲塘图》等。
[80]荒木和一(1872—1957):毕业于文部省直属的大学分校(大阪)英文专科。曾任职于大阪商品陈列所。后留学美国。回国时将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及X光机械带回日本。后经营杂货输入。任大阪商业会议所议员等职务。
[81]意大利:原作意大里。
[82] :(774—835),804— 806, 弘法大师指平安初期的高僧空海 他曾于 年入唐学习密教归国后在高野山开创金刚峰寺,传真言宗,又是著名书法家,谥“弘法大师”。
[83]交换手:即接线员。
[84]袁制军:指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按,明清两代总督也称制军。
[85]川岛浪速(1865—1945):大陆浪人。长野人。曾就学于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中文,后退学,去上海并至各地游历。甲午战争时从军做翻译官。后受聘为高等巡警学堂(北京)教习和监督。结识肃亲王和蒙古喀喇沁王。1914年收肃亲王女金壁辉为养女,改名川岛芳子(日本侵华时期著名女间谍),多次策划满蒙独立。
[86]金子弥平:大陆浪人。1876—1879年曾来华,居北京。擅汉语汉文。归国后在庆应义塾教授汉学。与严修有交,严曾写《和日本金子弥平原韵》诗与之唱酬。
[87]电梭:当是电话线插头。
[88]便当:盒饭。
[89]阿部房次郎(1868—1937):近江(今滋贺县属)人。毕业于庆应义垫,主要从事于纺织业,曾任“东洋纺”“昭和人绢”“裕丰纺”等公司经理和“上毛电力”“王子制纸”等公司董事,贵族院议员、大阪商工会议所顾问、大日本纺织联合会会长等职务。
[90]小村:指小村俊三郎(1870—1933),日向(今宫崎县属)人。曾就学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留学北京,学习中文。曾为袁世凯做过翻译官,后入北京日本公使馆任译员。一度赴英,归国后再入北京公使馆任一等通译生。退休后为各报撰写有关中国的评论。
[91]津田寅治郎:大阪《朝日新闻》社干部。
[92]石塚猪男:指石塚猪男藏,即松云堂(出版社)店主,时任大阪书籍杂志商组合(出版业商会)评议员,系大阪出版界的重要人物。松云堂曾出版过西岛良尔所著《新编清语教程》等书。
[93]藤泽南岳(1842—1920):名恒,字君成,号盘桥,南岳系高松藩主赐名。赞岐(今香川县属)人。系幕末儒学者藤泽东畡之子,幼从父学,1873年重建其父创办的泊园书院。1887年组建大成教会,发行个人杂志《弘道新书》。
[94]藤泽元造(1874—1924):号黄鹄,大阪人。藤泽南岳长子。汉学家。毕业于东京共立学校(今开成高校)。1899—1901年来华留学。后继承父业主持泊園书院(私塾)。1908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
[95]大野铃子:身世不详。但知其父姓大野,系大野捨吉之姪,大野(山田)锽子之妹。1905年严修创办保姆讲习所时,特聘为主持者,该所遂成为中国北方最早的幼教师资培训中心之一。1908年归国。按,注者于1994—1995年访日时,曾根据两条线索查询其事迹:一、据本日记八月初一日载,“遇大野铃子,约至爱珠幼稚园一看”。故首先考虑,大野铃子可能是爱珠幼稚园老师。于是,注者给大阪爱珠幼稚园园长渡边恭子先生写信,询问明治三十五(1902)年可曾有过一位大野铃子先生在园任教。渡边恭子先生查阅资料后,回答说,该园教职员中从无此老师。二、注者在《明治妇人录》中查到大野铃子其人。现全文照录如下:“大野铃子 庆应三年正月七日生。武官大野保宜氏夫人(豊多摩郡大久保村大字东大久保四二五)。士族稻野直二养母”。经查,其夫大野保宜、其养子稻野直二均不可考。其所居地豊多摩郡大久保村大字东大久保,据《角川地名大字典》卷13可知,当时还是东京都西北郊区的农村,其位置大体在现在的新宿区户山公园及其以东一带。于是,注者随即走访了户山派出所和新宿区役所。是日,大雪纷飞,注者虽受到客气的接待,但终以所历年代久远且经沧桑之变,不得要领而归。另外,来天津的大野铃子系因其父姓大野而姓大野,而《明治妇人录》中的大野铃子则因其夫为大野保宜而姓大野,故是否为一人也很难说。
[96]楮币:纸币。
[97]洋烟:此处指鸦片。
[98]伊藤侯:指伊藤博文。文中说,伊藤“明治七、八年时知兵库县”,不确,其任兵库县知事当 为明治元年。
[99]伊藤侯:指伊藤博文。文中说,伊藤“明治七、八年时知兵库县”,不确,其任兵库县知事当
[100]役所:指政府或官府。
[101]河村善益(1858—1924):加贺(今石川县属)人。1884年毕业于司法省法学校。历任京都地方裁判所部长、福井地方裁判所长、大阪控诉院部长、大审院判事、大阪地方裁判所长、大审院检事、贵族院议员等职务。
[102]河村:原字作“河内”,因上文明确写明裁判所长为“河村善益”,故“河内”的“内”字当系“村”字之误。
[103]火柴入:火柴盒。
[104]塞们土:水泥的音译。
[105]野尻贞一(1864—1944):林学家。曾任武昌农务学堂教习。大正至昭和年间长期担任日莲宗总本山久远寺山林部主事。
[106]藤泽元造:原写作“藤泽元”,当系前文(7月22日)所提藤泽南岳之子藤泽元造之误。
[107]爱珠幼稚园:全称大阪市立爱珠幼稚园。成立于1880年,其历史悠久仅次于东京御茶水大学附属幼稚园。园址位于大阪市中央区今桥三丁目。其和式木结构建筑的园舍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据说园名“爱珠”的由来,系受启白居易的诗句“掌珠一颗儿三岁”和元人袁世元的诗句“主人爱花如爱珠”。20世纪初年,这家幼稚园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参观者。据奈良大学菅野正教授的研究,自1902—1905年的4年间,在参观簿上留下姓名的中国参观者即有83人之多。
[108]门田鍈一郎:曾任陆军中尉。后经严修聘请来华,任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和天津教养局教习。
[109]大村忠次郎(1862—1921):即大村忠二郎。津山(今冈山县属)人。毕业于东京师范学校。历任山口师范学校和兵库县师范学校教谕,大阪第二高等女学校校长。1901年任大阪第一高等女学校(清水谷高等女学校)首任校长。
[110]麻生正藏(1864—1949),丰后(今大分县属)人。幼习汉学。同志社大学毕业。后应成濑仁藏之请,参与日本女子大学校的创建。1901年该校成立时即任学监,1931年之后任校长。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女子应有高度教养以实现自我。著有《家庭教育の原理と実際》等。
[111]荷物配达所:行李运送处。
[112]辟疆:指吴闿生(1879—1950),又名启孙,字辟疆,号北江。安徽桐城人。吴汝纶之子。诸生出身,后补知县。留学日本,入读早稻田大学。民国初任总统府秘书,教育部代部长。后主持沈阳萃升书院。书院停办后,回北京教授文学。家学渊源,诗文造诣甚高。行世著述有《孟子大义》《诗文会通》《文史征微》《北江文集》《画苑秘籍》等。
[113]郑永昌(1856—1931):肥前长崎人。明治—大正时代外交官。曾在外务省汉语学校学习汉语。后留学美国。历任北京公使馆书记官,驻天津领事等,与直隶总督袁世凯相善。
[114]和田纯(1876—?):东京人。1902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行政科。曾任朝鲜平壤控诉院判事,海州地方法院部长,庆尚南道知事等职务。在日本国内历任高知县及和歌山县警察部长,爱媛县和新潟县内务部长等职务。1928年退休后做执业律师。
[115]小宫山卯三郎:外务省中文译员,后任陆军翻译官,死于两年后爆发的日俄战争中。
[116]春木义彰(1846—1964):一名雄吉。大和(今奈良县属)人。早年参加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后历任东京上等裁判所判事,长崎控诉裁判所检事长,大审院检事,东京控诉院院长,贵族院议员等职务。
[117]李光炯:指李德膏(1870—1941),字光炯。安徽桐城人。时随吴汝纶在日视察教育。后历任湖惠道署文案,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安徽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安徽省政府委员。曾参与创办旅湘公学、芜湖私立职业学校。著有《陶谢诗笺》等。
[118]杜显阁:指杜之堂(1869—1928),字宪阁。直隶广宗人。光绪拔贡。吴汝纶弟子。时随吴汝纶考察日本教育。后常居天津作执业律师。工书法。有《瀚华斋诗文稿》《书法讲义》等著作行世。
[119]章仲和:指章宗祥(1879—1962),字仲和。浙江吴兴(今湖州)人。留学日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于明治大学法科。回国后授进士。曾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司法总长、驻日公使等职。五四运动中,被学生指为“卖国贼”。后转入实业界,任中华汇业银行(中日合办)总理、北京通商银行总理。1942年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抗战胜利后一度被捕入狱。
[120]烟具:吸食鸦片之用具。
[121]黎仲苏:指黎迈,字仲苏,以字行。贵州遵义人。黎渊之弟。严修任贵州学政时的门生。留学日本,入读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授七品京官分部补用。其后事迹不详,但长期居住在唐山,并与1913年前后居住在营口的赵元礼过从较密,由此推测,其供职之所应与赵大体相同,即多半是周学熙创办的开滦矿务局或华新纱厂。另据贵州学者研究,黎迈曾任四川兵工厂副厂长,然时间不详。
[122]毛子龙:指毛邦伟(1873—1928),字子龙。贵州遵义人。光绪举人。严修任贵州学政时的门生。后公费留日,入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任清政府学部佥事。1912年后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著有《中国教育史》等。
[123]蹇季常:指蹇念镒(1876—1930),字季常。贵州遵义人。光绪举人。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法。曾任在日留学生总会干事。与在日创办《新民丛报》的梁启超交往密切。回国后先后在清政府度支部和河南财政监理任职。1912年后任国会议员,与梁启超共同主持进步党。后与蔡锷等一起成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中坚人物之一。1930年因偏瘫自杀死于北京。
[124]刘豫生:指刘成禺(1876—1953),本名向尧,字禺生。湖北武昌人。早年入兴中会,留学日美。历任参议院议员、广州大元帅府顾问及总统府宣传局主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两广监察使、国史馆总编修、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著有《太平天国战史》等。
[125]周弢甫:指周家彦(1879—1940),字韬甫。广西桂林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科。曾任驻日使馆随员。191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参事、农商部次长、北京大学法科教授、全国烟酒事务处第二厅厅长、京兆烟酒事务局局长、青岛市政府参事等职务。
[126]郭锺韶:字虞飏。直隶深州人。吴汝纶弟子。留学日本,学医于熊本医学校。回国后授举人,分部补用。后供职于营口县厅。民国初年在营口任日文译员。后入京兆尹刘梦庚幕。
[127]阿波松之助:大阪实业家。基督徒慈善家。曾以屋宇捐助儿童福利机构博爱社。
[128]中西正树(?—1923):大陆浪人。旧藩士家庭出身,通汉语。以《东京日日新闻》通讯员及留学生身份来华,遍游中国各地。后与荒尾精相识,参与成立日军谍报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并任该所教员。1897年曾任日本威海卫驻屯军翻译,不久辞职。参与同文会和东亚同文会的创立,并任东亚同文会北京支部主任。后至山东活动,对山东护国军之反袁斗争有所支援。曾在济南创立中文《济南新闻报》。
[129]巌谷孙藏(1867—1918):法学博士。佐贺人。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学校。留学德国学习法律。曾任京都大学教授。时受聘为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总教习,并曾参与1912年中华民国法典的编制。
[130]杉荣三郎(1873—1965):冈山人。毕业于东京大学法科。受聘为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教习。后出任帝室博物馆馆长,曾参与东方文化学院的创设。
[131]仕学院:应为仕学馆。
[132]吴止欺:指吴振麟,字止欺。浙江嘉兴人。1898年官派自费留日,二年后改为官费。经日华学堂,入读第一高等学校,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留学期间参与编辑《译书汇编》。后与伊泽修二之女结婚。归国后任农工商部主事等职。曾任驻日公使馆参赞、驻日公使。民国初年曾出任驻秘鲁代办等外交职务。有《局外中立国法则》等著述行世。
[133]张星五:指张奎(1879—1976),字星五。江苏上海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曾任农工商部主事,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兼任教习。1912年后,历任工商部参事、代理工商次长等职务。有《学庸新义》《三极论》等著述行世。
[134]高木兼宽(1849—1920):幼名藤四郎,日向(今宫崎县属)人。留学英国,毕业于托马斯病院医学校。历任东京海军医院院长、成医会讲习所(东京慈惠会医大)所长、海军省医务局长、海军军医总监等职务。以通过改善饮食而有效防止海军士兵患脚气病的卓越贡献而享有盛誉,获日本首批医学博士称号,授男爵,任贵族院议员。
[135]项莲生:指项文瑞。江苏上海人。精于算学。因守母丧而弃官不就。后赴日考察学务,尤重研习师范教育。归国后曾任上海师范传习所总监、上海县视学等职务。著有《日本游学记》。
[136]黄小宋:指黄璟,字小宋。广东南海人。时任直隶农务局总办,受袁世凯之命赴日考察农业。归国后在保定创办农务学堂,后又在天津开办北洋烟草公司及农事试验场等。擅诗画。著有《游历日本考察农务日记》《壮游图记》等。
[137]根津一(1860—1927):号山洲。甲斐(今山梨县属)人。大陆浪人。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精通汉语。毕业后曾入陆军大学校和参谋本部出任军职,军衔为陆军少佐。长期从事对华谍报活动。曾伙同荒尾精经营在华间谍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1898年近卫笃麿建立东亚同文会,并于1890年在上海创立同文书院,委之为书院院长,同年又任东亚同文会干事长。
[138]桥本:当指桥本纲常(1845—1909),越前(今福井县属)人。医学博士。曾留学德国,历任东京大学教授,陆军军医本部长,陆军省医务局长,贵族院议员,宫中顾问官,日本红十字会监督,陆军军医总监,学士院会员等。1895年被授予男爵爵位,1906年晋升为子爵。
[139]张棣生:指张孝栘(1881—?),字棣生。湖北武昌人。张裕钊之孙。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科。回国后任进士馆翻译,京师法政学堂教习等职。民国年间任总检察厅首席检察官,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务。
[140]张廉卿:指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咸丰元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曾国藩门生,文名甚高,亦擅书法。曾主持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弟子甚众。著有《濂亭文集》等。
[141]田锅安之助(1863—1946):福冈人。大陆浪人。长期在华从事情报收集。曾任日清贸易研究所院长代理和监督。时任东亚同文会常务干事。1925年以62岁高龄只身前往阿富汗探险游历,受到阿富汗国王阿马奴拉汗的接见。有《阿富汗斯坦》《西南亚细亚视察谈》《欧美人的支那观》等编著行世。
[142]清华学校:其前身为1899年梁启超在横滨旅日华侨支持下所创办的东京大同学校(一名高等大同学校),校址在东京牛込区东五轩町。后移小石川区,易名东亚商业学校。二年后改由驻日公使蔡钧接办,改名为清华学校。
[143]陈乐书:指陈榥(1872—1931),字乐书。浙江义乌人。1898年官费留日,入读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造兵科。毕业后在日编撰和印行数学、物理学(如《物理易解》)等教科书,为国内广泛采用。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归国,曾任清政府陆军部科长等职务。民国后,以陆军少将出任上海制造局总理,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参加护国军的讨袁战争。其后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全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等职。1922年回归故乡义乌,潜心研究物理哲学,写出《成心论》一书,惜未及出版而毁于日本侵略军战火。
[144]何燮侯:指何燏时(1877—1961),字燮侯,一作锡侯。浙江诸暨人。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历任学部专门司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习、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145]范静生:指范源濂(1876—1927),字静生。湖南湘阴人。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大同学校和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与曹汝霖等在日创办速成法政师范。历任学部主事、清华学校总办、中华书局总编辑部长、南开大学董事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长、北京图书馆代馆长,并曾三次出任教育总长。
[146]东亚同文会:成立于1898年11月,会长为近卫笃麿。甲午战争之后,为了与欧美列强相对抗,近卫提倡“东亚大同团结”和“日清同盟”论,于1898年6月组织同文会,又在上海设立同文会馆。后同文会与东亚会合并为东亚同文会。1900年8月又改组为国民同盟会。
[147]伊泽修二(1851—1917):号乐石。信浓(今长野县属)人。大学南校毕业,曾留学美国,历任爱知师范学校校长、东京师范学校校长、东京音乐学校校长、东京高等师范校长等职。长于音乐教育。对口吃教育卓有研究。著有《东亚普通读本》《同文新字典》等。其弟伊泽多喜男系台湾第十任总督。
[148]近卫公爵:指近卫笃麿(1863—1904),号霞山。京都人。近卫文麿之父。早年留学奥、德。后任贵族院议员。主张对俄执行强硬政策。创建东亚同文会,任会长,倡导“日清同盟”。时任贵族院议长、枢密顾问官和学习院长。
[149]夏棣山:指夏偕复(1875—?),字棣三、地三。浙江杭县(今属余杭)人。时任日本留学总监督。曾任驻纽约领事、天津造币总厂总办、驻美国兼古巴公使、汉冶萍煤铁矿公司董事等职务。
[150]子松师:指夏同善(1831—1880),字舜乐,号子松。浙江仁和人。咸丰进士。曾任少詹事,兵部右侍郎等官职。以审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而闻名。文名甚高,与内阁学士翁同龢直毓庆宫授读。
[151]木斋公使:指李盛铎(1859—1937),号木斋,字椒微。江西德化人。光绪进士。时任驻日公使。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兼署理巡抚。戊戌变法时期曾一度与康有为发起保国会,后又出卖保国会,依附荣禄,破坏变法。晚年寓居天津。
[152]津田重胤:字曼生,号竹堂。出身播磨(今兵库县属)藩士。时日本著名篆刻家。亦为著名俳人。其名中的“胤”字日记主人写作“”,当系避雍正皇帝“胤祯”之讳而故意略去“乚”。
[153]缘日:因某神佛的诞辰、显灵或誓愿等关系而举行祭祀或供养的日子。
[154]山座圆次郎(1866—1914):筑前(今福冈县属)人。毕业于帝国大学法科大学。后入外务省,主要从事对中国外交工作,曾任驻清公使,1914年底猝死于北京任上。
[155]〈近卫公爵〉,按,此处虽未明言系受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公爵接见,但自八月初九日日记中所写“根津氏又为电询近卫公爵见客之期,答以明日下午一时至三时”之句可知,此时乃系依昨日之约受到接见。
[156]熊正瑗(1880—1939):字慕遽。江西南昌人。留日期间结识梁启超。梁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时,担任梁的秘书,曾任第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157]方守六:安徽人。基督徒。时为新创立的《大公报》主笔。系当时据俄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
[158]陈乾生:指陈独秀,时留学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
[159]吉田义静:明治时代教育家。曾任山梨县典徽馆(山梨学校)校长和山梨师范学校校长。时任东京外国语学校教授。
[160]冯鸿若:名博,一名茂才。以字行。为广东派往日本的官费留学生,入读弘文学院速成科。按,疑冯博与九月十二日所见之冯茂才为同一人,因二者皆字鸿若,又同为广东所派出者,故作一人待之。
[161]夏爽夫:指夏循凯(1879—1952),字爽夫。浙江杭县人。留学日本,入读东京法学院。归国后曾任农工商部主事,兼任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教习。民国后,曾任农商部商标登记局筹备处长、四川实业厅厅长等职务。
[162]祝砚溪:指祝惺元(1880—?)。顺天府大兴人。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回国后,曾任外务部丞参厅参事。1912年后历任驻美国使馆一等秘书、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特派直隶交涉员、北平市政府专员、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和顾问、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63]山根正次(1875—1925):山口人。东京大学毕业。曾受司法省派遣赴欧考察卫生行政制度,后曾任警察医长、医务局长、警察厅第三部长、内务省临时检疫事务官、众议院议员,日本医学校长等职务。著有《梅毒蔓延论》《日本体育论》等。
[164]平贺:指平贺精次郎,原军医三等正,曾任天津日本病院院长,时任北洋军医学堂总教习。著有《简明法医学》。
[165]张执中:指张瑛绪(1877—?)。直隶天津人。北洋水师学堂肄业。1899年官费留日,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1902年回国,先后任平江金矿局总工程师、直隶师范学堂监督等职。1905年授进士,任商务部主事。曾经在京津等地监理工程,并曾任农工商部中初两等工业学堂监督、考试东西洋留学生襄校官、学部二等谘议官、度量衡制造所所长等。1912年后,曾任农商部佥事、工商访问处处长、商品陈列所所长等职。其著作《建筑新法》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建筑学专著。
[166]安井小太郎(1858—1938):名朝康,号扑堂。江户人。著名儒学者安井息轩后人。先后就学于双桂精舍、草场塾、二松学舍等学塾。后执教于学习院、(北京)京师大学堂、第一高等学校、文理科大学、大东文化学院等校。著述有《论语讲义》《日本儒学史》等。
[167]千家尊福(1845—1918):出云(今岛根县属)人。明治时代的宗教家、政治家。历任出云大社 大宫司、神道西部管长、元老院议官、贵族院议员、东京府知事、司法大臣等职。1885年叙男爵。
[168]冈五郎(1855—1928):越前(今福井县属)人。先后毕业于爱知师范学校和东京师范学校。历任千叶县舞鹤小学校校长、德岛师范学校教谕、德岛中学校教谕、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助教谕、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谕、宫城师范学校校长、文部省视学官等职务。著有《小学校教授法》(合著)。
[169]双松如:指双寿(1862—?),汉军正红旗人。光绪举人。时任湖北学务处委员。民国后改名王嵩儒,曾任湖北财政厅厅长、北京政府农商次长和内务次长等职。
[170]木野村政德(1861—1927):陆军军人。早年由参谋本部派来中国留学,回国后任陆军士官学校助教。甲午战争时从军做译员。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顾问。归国后任陆军士官学校教授,后转任关东都督府翻译官,并到满蒙各地活动。晚年任东亚同文书院和东京外国语学校教授。著有《日清会话——附军用语》《骑兵操典》等书。
[171]泷泽菊太郎(1854—1933):信浓(今长野县属)人。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历任秋田师范学校、群马师范学校、佐贺县师范学校及东京师范学校校长。
[172]邢赞廷:指邢之襄(1881—?)。直隶南宫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历任直隶优级师范学堂校长、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冀察政务委员会法制委员等职。1949年后任国务院文史馆副馆长。为著名藏书家,曾将其所藏图书捐赠北京图书馆。
[173]荷兰水:一种红色酒类饮料。
[174]十:原字作“拾”。
[175]零:原字作“O”。
[176]汲:原字作“激”。
[177]矶部检三(1872—?):山口人。残右腿,少随其父习医。后外出游学,曾学医于山根正次和加藤时次郎门下。同时任《千代田日报》记者。
[178]安达宪忠(1857—1930):幼名林吉。备前(今冈山县属)人。社会事业家。曾在涩泽荣一任院长的东京养育院任干事,致力于贫苦儿童的救助与教育工作。后任上宫教会专务理事,曾建造自由工人住宿所。1930年死于交通事故。
[179]一:原字作“壹”。
[180]以上日语问答为:“你是几年级学生?叫什么名字?”“我是四年级学生,叫秋木铃。”
[181]黄成斋:指黄忠绩(1868—?),字诚斋,一作澄斋。湖南黔阳人。光绪廪贡生。时任湖南候补道。1901年奉湖南巡抚俞廉三之命,作为游学官前往日本,成为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的旁听生。1912年后,曾任湘西招抚使、湖南矿物局总办、湖南省国民代表等职务。
[182]拖:原字作“拕”。
[183]晡时:即申时,下午三至五时。
[184]佐藤藤太郎:毕业于札幌农学校。系私立小学武藏野学园的创立者。
[185]金伯屏:指金邦平(1882—?),字伯平。安徽黟县人。早稻田大学英语政治科毕业。归国后在留学生朝考中获第一名,授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曾任天津自治局督理、资政院秘书长等职。辛亥后,历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总长等职。1927年后长期居天津,任启新洋灰公司经理、耀华学校校长。
[186]大久保高明(?—1936):时任弘文学院学监。孙中山在日时曾与之有接触。行世著作有《奥村五百子详传》。
[187]山崎彦八:东京富士见小学校校长,著作家。有《新编家政学》(1894),《日本式日读本》(1891),《教授的秘诀》(1899),《现今小学校之缺点》(1903),《东京府史读》(1894),《日本贤女百人传》(1894),和《日本道德方案》(1889)等书行世。
[188]下,原文为“左”。
[189]“〇”,表示未知的记号。从后文得知,严先生等所参观仅十三室,而此处共列十六室,可见有三室并未入内,故不知其授课者为“男师”抑或“女师”,故以“〇师”表示。以下又以“〇生”表示不知学生为男生或女生,同此。
[190]又,表示同上“高等”。
[191]读方,指语文课。
[192]comparison:比较,比喻。
[193]手纸文:即尺牍课,教书信写法。
[194]严幼陵:指严复(1854—1921),字几道、又陵。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大学。历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与总办、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复旦公学校长、京师大学堂校长等职。甲午战后参与创办《时务报》《国闻报》,鼓吹变法,传播西方文化与民主思想。晚年趋向保守。译有《天演论》等名著。其所译所著由商务印书馆辑印为《严译名著丛刊》和《侯官严氏丛刊》。
[195]白须贞(1871—1938):字季鑑,号心华。大分人。系江户末期儒者白须梧园之子。时任职于海军省军令部。后辞官学画,师事于日本画画家甲斐虎山,任真美会委员。曾在东京小石川创立南画塾授徒。晚年居住别府。工山水,画风近田能村竹田。
[196]二十五年,二十八年:指明治二十五年(1892)和明治二十八年(1895)。
[197]二十五年,二十八年:指明治二十五年(1892)和明治二十八年(1895)。
[198]东:原文作“文”,当系“东”之误。
[199]高等师范学校:指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其前身为1872年设立的师范学校,翌年改称东京师范,1886年再改组为高等师范,1902年正式称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战后改组为东京教育大学,1973年改称筑波大学。
[200]嘉纳治五郎(1860—1938):播磨(今兵库县属)人。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历任“五高”(熊本)、“一高”、东京高等师范校长。讲道馆柔道创始人。日本首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和体育协会会长。贵族院议员。曾创办招收中国留学生的亦乐书院和弘文学院,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教育卓有贡献。
[201]选:原字作“撰”。以下同。
[202]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其前身为1874年设立的女子师范学校,1885年与东京师范合并,成为该校的女子部,1890年改组为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08年改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战后改组为御茶水女子大学。
[203]町田则文(1856—1929):号波山。常陸(今茨城县属)人。1878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历任爱媛县寻常师范学校校长、埼玉县寻常师范学校校长。1899年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后任东京盲学校校长。
[204]养气:氧气。
[205]关本幸太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曾受聘为直隶师范学堂教习,后任朝鲜釜山中学校长。
[206]袁少保:指袁世凯。按,袁加太子少保衔,故有此称。
[207]叠:原字作“达”。
[208]一时间:一小时。
[209]汽机:锅炉。
[210]切符:票,券,票证。
[211]星野锡(1854—1938):播磨(今兵库县属)人。早年留学美国,专攻印刷技术。1896年创办东京印刷株式会社并先后任专务、社长。1912年当选众议员。
[212]洪铸生:指洪熔(1877—1968),字铸生,一写竹孙。安徽芜湖人。留学日本,入读高等工业学校。归国后首任国立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校长,曾在家乡办有私立芜湖工业专门学校。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61年,将其所藏珍贵古籍、名人字画、汉唐碑帖等,捐赠予芜湖图书馆。
[213]王肖航:指王照(1859—1933),号小航,又号水东。直隶宁河人。光绪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因参与变法逃亡日本。后隐居天津,创制官话拼音字母,并在东京印刷发行。因文字改革活动而被判刑。但获释后继续从事拼音官话的推广。著有《水东集》。顺便一提,严修此后对王小航“合声”字母的创制多有帮助,不仅提供参考书,还大力宣传提倡,并首先在自己家里推广使用。
[214]东京美术学校:创立于1887年,1889年正式招生。位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公园。设有日本画、木雕、金属雕各科,后陆续增设西洋画科、图案科、图画师范科等。冈仓天心、高岭秀夫、久保田鼎、正木直彦等先后出任校长。1949年与东京音乐学校合并为东京艺术大学。
[215]庶务挂:总务长。
[216]正木直彦(1862—1940):号“十三松堂”。和泉(今大阪府属)人。东京大学毕业,先后任奈良寻常中学校长、文部省视学官、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帝国美术院长。著有《回顾七十年》《十三松堂闲话记》。
[217]案:原字作“按”。
[218]一割:即一成,以下“二割”同。
[219]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前身,创立于1901年。
[220]手岛精一(1849—1918):沼津(今静冈县属)人。1870年留学美国,曾跟随岩仓使节团游历美欧。归国后历任东京开成学校(东京大学前身)监事、东京职工学校(东京工大前身)校长、文部省实业教育局长、东京工业学校校长等职,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事业。
[221]王荃士:名宰善。江苏上海人。王柳生之子。首届育才书塾学生。留学于日本商业学校。1905 年经清政府归国留学生考试,授举人出身,以知县分省补用。曾任交通银行副经理、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公司总办。参与创立黑龙江戊通航运公司。以1933 年参与发起集资修复南翔著名园林古猗园而广为后人所知。留日时期曾译著《学校管理法问答》(1902),《普通经济学教科书》(1903)等著作。
[222]第一高等学校:成立于1886年,原称第一高等中学校,1894年改称第一高等学校。陆续设置大学予科和高等科(文科、理科)。1949年并入东京大学。
[223]狩野亨吉(1866—1942):号君山。久保田(今秋田县属)人。189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哲学科。对日本自然科学史和江户时代的思想家、儒学者富有研究。历任“四高”“五高”教授,“一高”校长,京都大学文科大学(文学院)长。著有《狩野亨吉遗文集》。
[224]重学:力学。
[225]帝国大学:指东京大学,系1877年合并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校而成。
[226]皇灵祭:皇灵系指历代天皇的神灵。据说,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居于彼岸的皇灵将去皇灵殿,此日即成为全民性节日。战后则成为只在皇宫中举行的天皇家节日。
[227]九月二十四日:系指阳历。
[228]理科:指帝国大学之理科大学(今之东大理学部前身)。
[229]医科:指帝国大学之医科大学(今之东大医学部前身)。
[230]中江笃介:又名中江兆民(1847—1901),别号秋水。土佐(今高知县属)人。幼学汉学,后留学法国,归国后曾任外国语学校校长。继设佛兰西学舍,传播法国民权思想。翻译卢梭《社会契约论》为《民约译解》。系明治时代最具盛名的自由民权思想家。著有《三醉人经论问答》 《一年有半》等著作。
[231]农科大学:指帝国大学之农科大学(今之东大农学部前身)。
[232]武部直松:原加贺藩士。曾任长崎县师范学校校长、石川县专门学校校长。后任职于东京帝国大学。其子武部六藏曾任伪满洲国总务长官。
[233]取扱:管理,处理。
[234]亚尔加里:碱。
[235]帖:原字作“贴”。
[236]嘉纳:原字作加纳,当为嘉纳(即嘉纳治五郎)之笔误。
[237]石黑:当是石黑忠惪(1845—1941),男爵。明治时代著名军医。曾任陆军军医本部长、贵族院议员、中央卫生会长、日本红十字会长等职务。曾因为李鸿章在日被刺疗伤而获清廷授予宝星勋章。
[238]学习院:创立于1877年,系皇族和华族子弟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为不问学生出身的私立学校。
[239]佛独文:即法文、德文。
[240]张南皮:指张之洞,因张籍贯直隶(今河北)南皮县,故有此称。
[241]冈本监辅(1839—1904):阿波(今德岛县属)人。系第一个探查库页岛的日本人。后游历中国,倡导“日中提携论”。发行《东洋新报》。曾任“一高”讲师,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教授,北京警务学堂教习。精汉语,以汉文著述。著有《万国通典》等。
[242]华族女学校:其前身为学习院的女子教育科,收华族女子入学。1885年11月独立建校,称华族女学校。1906年重回学习院,成为学习院女学部。1918年再度独立为女子学习院,设初等、中等和高等科及附属幼稚园。1947年男女两学习院合并,成为私立学校。
[243]下田歌子(1854—1936):本名平尾せき,“歌子”之名系因富于歌才而由皇后所赐。美浓(今岐阜县属)人。早年供职宫中,后创办桃夭女塾。曾任华族女学校校长,帝国妇人协会会长。后又创办实践女学校和女子工艺学校,担任实践学园校长和爱国妇人会会长等职务。
[244]细川校长:指细川润次郎(1834—1923),名元,号十州。土佐藩士。幕末曾致力于土佐藩的藩政改革。维新后曾任职于开成学校,后作为工部省官员赴美留学。后任元老院议官,1890年任贵族院议员。1892年以枢密顾问官兼华族学校校长。后又任《古事类苑》编纂总裁等职务。
[245]小西信八(1854—1938):越后(今新潟县属)人。毕业于东京师范学校。历经千叶县中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入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研究幼稚园教育和国外的幼儿保育。1886年任文部省直属筑地训盲哑院专务,其后出任东京盲哑学校校长。1909年盲哑分离后,任东京聋哑学校校长至退休。有《小西信八先生存稿集》行世。
[246]音乐学校:指东京音乐学校,其前身为音乐取调挂(位于今东京大学校址内),1887年更名为官立东京音乐学校。伊泽修二为首任校长。1893年一度附属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899年再次独立出来。系现东京艺术大学音乐部的前身。
[247]渡边:指渡边龙圣(1865—1944),号乾甫。越后(今新潟县属)人。文学博士。毕业于东京专门学校。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时任东京音乐学校校长兼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02 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之聘,任直隶学校司顾问兼直隶师范学堂总教习,并任天津日租界行政委员会委员。1908 年又被聘为北洋大学教习。后历任小樽高等商业学校及名古屋高等商业学校校长。著述甚丰,有《普通实践伦理》《伦理学教科书》等。
[248]戴邃庵:指戴展诚(1867—1931)。湖南武陵人。光绪进士。自费留日,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曾任湖南全省师范学堂监督,清政府学部丞参等职务,主编过《学部官报》。
[249]大同学校:指1897年在横滨成立的华侨子弟学校,首任校长为徐勤。1923年关东大震灾后停办。
[250]林奎:广东南海人。自费留日,曾学习于早稻田大学校外班。
[251]高田早苗(1860—1938),号半峰,江户(今东京)人。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曾参与创办和经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并在该校讲授英国宪法史及莎士比亚。曾任《读卖新闻》主编。1890年后先后六次当选众议院议员。后被敕选为贵族院议员。曾出任过松方内阁外务省通商局长,大隈内阁文部省参与官兼专门学务局长、文部大臣等职。1921—1931年任早稻田大学校长。
[252]王璟芳(1877—1920):字小宋。湖北恩施人。1899年官费留日,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1904年归国,曾任度支部会计司主事、资政院译员、钱币司帮办等职。1912年后,曾任广东省财政整理特派员、山东省财政厅长、财政部次长等职务。其妻王莲(1876—1940)随同留学日本,是中国较早的留日女生。
[253]同文书院:指东京同文学院,1899年为东亚同文会所创办。设普通科和特别科,后又增设速成科。首任院长杉浦重刚。是接收中国留学生的主要学校之一。1922年停办。
[254]大隈伯:指大隈重信。因其有伯爵爵位,故有此称。
[255]早稻田大学:其前身为1882年大隈重信所创建的东京专门学校,1920年改称早稻田大学。该校自清末以来便以接受众多的中国留学生为一特色。现为日本规模宏大颇负盛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本部在东京新宿区户塚。顺便一提,20世纪80和90年代,注者曾以交换研究员身份两度留学该校,而本书的部分注释正是在该校图书馆完成的。特志以为念。
[256]田中唯一郎(1867—1921):毕业于东京专门学校,留校任教,历任干事及评议员。该校改称早稻田大学后,参与校务,任干事及理事,并致力于早稻田中学及早稻田实业学校的创立。后入实业界,成为日清印刷、日华窑业等公司的主要领导人。
[257]钱念劬:指钱恂(1853—1927)。浙江吴兴人。薛福成门人。钱稻孙之父。1890年以直隶后补县丞随薛福成出使欧洲。后又去日本。1899年前后任湖广总督洋务委员。1907—1908年任出使荷兰、意大利大臣。后秘密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参政院参政和民国政府顾问。
[258]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其前身为森有礼创办的私塾性质的商法讲习所,1884年改为公立东京商业学校,后与东京外国语学校合并。1902年正式冠名为东京高等商业学校。校址在东京神田区一桥通町。其后屡经改制,后身校即为现今的一桥大学。
[259]权量(1875—?):字谨堂。湖北武昌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曾任京师商科大学监督、工商部秘书。1912年后,历任交通部代次长、次长、交通部总长,吉会铁路督办等职。
[260]张鸿藻:字子鱼。湖北咸宁人。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归国后事迹不详,由其著述《中国铁路七年统计汇表》(与李道同合著,1915)、《中国铁路现势纪要》(1918)等来看,民国后应是工作在铁路系统。工书法。
[261]庆应义塾:其前身为福泽谕吉于1858年所创办的洋学垫,1868年更名为庆应义塾。现为日本著名私立综合性大学,本部设于东京港区三田。
[262]鎌田荣吉(1857—1934):纪伊(今和歌山县属)人。毕业于庆应义塾。历任大分县中学校长、大分师范学校校长、庆应义塾教授与塾长、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文部大臣、枢密顾问官、帝国教育会会长等职务。
[263]门野几之进(1856—1938):志摩(今三重县属)人。毕业于庆应义垫。曾任该校副教授。与板垣退助一起参与成立立志社。参与创办立宪改进党。1882年任庆应义塾教务主任。赴欧回国后进入实业界,曾任千代田生命、千代田火灾等保险公司经理、众议院议员和贵族院议员等职务。
[264]四人:原作“四十”。通读上下文可知,“四十”显系“四人”之笔误。
[265]姚文甫:指姚煜(1868—?),字文敷。浙江海宁人。毕业于国子监。历任奉天盖平县知事、营**通银行总办、两淮盐运使、上海海关监督等职务。系著名书法家。
[266]球:原字作“毬”。
[267]冯立夫:指冯亚雄,字立夫。江苏上海人。留学日本,入读东京音乐学校。曾在明治音乐会学习长笛、单簧管、圆号、长号等西洋乐器。1909—1912年,曾在曾志忞夫妇创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任指导并教授管乐。1912年后,与曾志忞等在北京举办中西音乐会,改良戏曲音乐,尝试以中西混合乐队伴奏京剧。此后长期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编有管弦乐教科书,创作有《多音人》等歌曲。顺便一提,有些文中说,冯亚雄1905年赴日留学,不确,因为早在1902年阴历九月初十,严修已在东京初识冯立夫,说明他的赴日最迟不晚于1902年10月(阳历)。
[268]煙入:烟盒。
[269]鸟尾子爵:当是鸟尾小弥太(1848—1905),长门(今山口县属)人。原姓中村。曾参加戊辰战争勤王。1870年出仕兵部省,翌年任陆军少将、兵学头。后历任军务局长、大阪镇台司令长官。升陆军中将后又任陆军大辅(陆军部副部长)、参谋局长。1881年以病退出军界。翌年任统计院长,叙子爵位。1885年奉命访欧,两年后归国,组织政党,标榜“保守中正”,发行《保守新论》。后任贵族院议员、枢密顾问官。
[270]荫:原字作“阴”。
[271]润田:指曹汝霖(1877—1966),字润田。江苏上海人。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和东京法学院。回国后授进士。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左侍郎、副大臣。1912年后曾任外交部次长、总长,交通总长、财政总长等职。“五四”运动时,被学生斥为卖国贼。后转入实业界,历任交通银行经理、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等职。抗战期间曾出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汪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会议委员等职。
[272]池田谦三(1854—1923):但马(今兵库县属)人。曾仕于东京府、内务省和大藏省,后辞官进入商业和银行界。参与创立东京贮藏银行,后又出任第百国立银行董事兼经理、东京票据交换所委员长、大日本贸易会长、满铁创立委员等职务。
[273]岩谷松平(1849—1920):萨摩(今鹿儿岛)人。曾创“天狗屋”,生产金天狗、银天狗等牌号香烟。后发起日本商人共进会,创立共同运输会社、帝国工业会社,并从事北海道的开垦事业。曾任商业会议所议员、众议院议员。
[274]励卿:指廉隅(1886—?),字励卿。江苏无锡人。留学日本,先后就学于中央大学及京都帝国大学法科。曾任清宪政编查馆协修。1912年后,曾任大理院推事、代理大理院民事庭庭长、资政院政府特派员、浙江高等审判庭庭长、直隶高等审判庭庭长等职务,后在天津做执业律师。
[275]梁竹香:即梁著芗。留学日本。据本日记载,梁尝与严修谈及直隶教育应如何发展,以及严修1904年游日归国前为其预留生活费等情来看,梁应是直隶省派出的官费留学生,其入读学校则可能是宏文学院师范科。梁回国后曾任北洋法政学堂监督。
[276]取缔役:董事。
[277]株:股份。
[278]李子香:指李士铭(1851—1927)。直隶天津人。慈善家李春城(人称“李善人”)长子。光绪丙子举人。曾任天津宪政协议会议长、顺直谘议局议员等职务。在滦州矿务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等企业均有大量投资,任启新洋灰公司董事。李家曾出资设寄生所、御寒社等多种慈善机构。
[279]份:原字作“分”。
[280]浅野长勋(1842—1937):幼名喜代槌、茂勋。广岛藩主浅野长训养子。幕末曾致力于王政复古。维新后历任会计事务总督、议定、元老院议官、驻意大利公使、宫内省华族局长官和贵族院议员等职务。
[281]藏斋:指赵元礼(参阅七月初七日注12)。
[282]制铁厂:当指八幡制铁所。
[283]松岛钲四郎:静冈人。士族出身。188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科。此后任第一高等学校教授。系地质学家。曾与小藤文次郎、神保小虎合编《矿物字汇》。
[284]心容:指王心容。直隶天津人,在沪经商致富,后在创办南开小学上多有助力。
[285]小舫叔:指严信厚(1838—1907),字筱舫。浙江慈溪人。严修族叔。早年在宁波、上海从商,受胡雪岩赏识,荐为李鸿章幕僚。李委之为候补道,加知府衔。1858年任长芦盐务帮办。并在天津自办同德盐号。后陆续创办和投资宁波通久源轧花厂、纱厂、面粉厂、上海中英药房、天津物华楼金店、景德镇江西瓷业公司等,并广设钱庄,经营汇兑。1902年经盛宣怀授意,成立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并任该所总理。1904年任上海商务总会总理。善书画,纂有《小长芦馆集帖》12卷。
[286]周金箴(1847—1923):号晋镳。浙江慈溪人。先后投资宁波通久源纱厂、上海华新纺织新局、上海中法药房、中华银行、上海元丰面粉厂、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曾任上海商务总会经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1915年入政界,出任沪海道尹。
[287]陈子琴:指陈薰,字子琴。浙江镇海人。早年袁世凯驻守朝鲜时,曾于袁麾下帮办商务。归国后,回上海从商,受严信厚之托,任源丰润票号分号经理,直至总号总经理。1908年参与创办四明银行,并任首任总经理。曾任上海商务总会会董。被认为是清末新式金融的重要人物之一。
[288]家渔三:“家”字非姓,系“自家”之意。指严修族弟严渔珊,有时也写作渔三。时为宁波通久源纱厂经理。
[289]汪芝房:指汪凤藻(1851—1918),字云章,号芝房。江苏元和(今吴县属)人。光绪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驻俄使馆参赞、驻德使馆参赞、驻日公使、上海南洋公学总办、翰林院侍读、京师大学堂格致监督等职务。
[290]李叔彤:指李叔同(1880—1942),幼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别号息霜、晚清老人。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1905年赴日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油画,同时入音乐学校习钢琴。1910年回国,历任天津模范工业学堂图画教习、《太平洋报》《文美杂志》编辑、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授。1918年出家于杭州定慧寺,法名音演,号弘一。后在南普陀创办佛教养正院。精书法。著有《春游》等。
[291]毛实君:指毛庆蕃(1849—1927),字实君。江西南昌人。光绪进士。曾任永定河道、上海机器局总办和金陵机器局总办。后调任直隶布政使,创办天津官银号,对于南开中学的创办亦有助力。其后曾任江苏提学使、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甘肃任职期间以抢救和妥善处理敦煌遗献而为人赞誉。1907年以“玩误朝政”罪罢官。
[292]汪穰卿:指汪康年(1860—1911),字穰卿,别署毅伯,晚年号恢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进士。曾做张之洞家馆塾师及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参与创办蒙学会和《蒙学报》。与黄遵宪共创《时务报》,任经理。又与曾广铨等在上海创设东文学社。又创《时务日报》,后改《中外日报》。后入京任学部谘议官。又创办《京报》和《刍言报》。有《汪穰卿遗著》等行世。
[293]熊秉三:指熊希龄(1867—1937),字秉三。湖南凤凰人。光绪进士。因与梁启超在湖南组织南学会,参与变法活动被革职。1902、1904年两次赴日。后历任考察宪政大臣端方随员(二等参赞官)、奉天盐运使等。1912年后,曾任中国公学校长、财政总长、国务总理等。1917年直隶水灾时,任京东河道督办,致力救灾。1922年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任董事长。后又任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中国实业银行总董等职。
[294]子均:指严子均(1872—1931),号义彬。浙江慈溪人。严信厚之子。为清末民初上海著名企业家。主要事业为源吉钱庄和德源钱庄。其业务遍及工商业领域,在国内各大城市均有业务机构。曾被清政府授予工商部员外郎官衔。曾任上海总商会会董。
[295]李石曾:指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号扩武。直隶高阳人。李鸿藻第三子。留学法国。参与创办《新世纪》周报,介绍无政府主义。又参与创办《民意报》、进德会、留法俭学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创立中法大学,任董事长。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北大校长、北师大校长、北平研究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务。
[296]何梦孙:指何颂华(1858—1934)。浙江诸暨人。著名书法家。曾参与创办景紫书院(今之学勉中学前身)。后曾任诸暨劝学所所长及图书馆馆长。系严修此前在东京所见的留学生何燏时之父。
[297]澄衷学堂:成立于1901年,为上海富商老顺记五金行铺东叶澄衷所创办。首任校长刘树屏,总教习章梫。
[298]刘葆良:指刘树屏(1857—1917),江苏常州人。光绪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曾任安徽大学堂总办、南洋公学总理、澄衷学堂校长等职。由他主编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他所撰写的楹联广为今人称道。
[299]章一山:指章梫(1861—1949),一名山耀,字立光,号一山。浙江宁海人。章文晋祖父。光绪进士。历任译学馆监督、京师大学堂经文两科提调、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澄衷学堂总教习、青岛大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等职务。
[300]孙慕韩:指孙宝琦(1867—1931),字慕韩。浙江杭县(今余杭属)人。历任驻德、奥、法等国使馆随员,驻法、德公使,山东巡抚。1912年后,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汉冶萍公司董事长、内阁总理、淞沪商埠督办、驻苏大使(未就)、中法大学董事长等职务。
[301]张菊生:指张元济(1867—1959),浙江海盐人。光绪进士。因参与戊戌变法活动被革职。后历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商务印书馆经理和董事会主席等职。1929年后先后主持编辑《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出版《百纳二十四史》,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刊物。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上海博物馆馆长等职。
[302]恽孟乐:字毓嘉。江苏阳湖人。光绪进士。曾任地方官。辛亥后隐居上海,为“淞社成员”,以书法名世。
[303]王寅伯(?—1911):曾任四川省成都(一说富川)知县,因参与川督赵尔丰对革命党人的残酷镇压,于辛亥革命期间被革命党人处决。
[304]尹澄兄:指尹澄甫(1853—1921),名溎,字澄甫。直隶天津人。以书画名世。严修挚友,曾随严修赴贵州学政任上襄助其事。
[305]此处原文作“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