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战神”传奇(1 / 1)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战神”……这些都是后人对汉初名将韩信的评价。韩信的一生起伏跌宕,富有传奇色彩。他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战术典故:暗度陈仓、背水为营、半渡而击、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他那大起大落的人生,也同样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淮阴市井的落魄少年

汉高祖刘邦何以取得天下?有一次,刘邦曾向群臣问起这个问题,群臣的回答都不得要领。刘邦郑重地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32)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我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杰,我能用之,这就是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

后来,人们就把张良、萧何、韩信称为“汉初三杰”。其中,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最富有传奇色彩。

韩信是淮阴人,他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他不能被推选担任官吏,又没有经商谋生的本事,常常依靠别人接济才能糊口,许多人都很厌恶他。

母亲死后,韩信穷得没钱办丧事,然而他却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户人家。韩信将母亲安葬在这块高地上,似乎在向人们宣告:韩信虽然是个穷苦孩子,但是将来一定会发达的,待有朝一日成功时,一定会为母亲安排风光的守冢。

有一阵子,韩信又穷得没饭吃,就在当地一个亭长家吃闲饭。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乐意了。有一天,她一大早就烧好饭,一家人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等到吃饭时间韩信去了,亭长的妻子也没有给他做饭的意思。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后来,饿着肚子的韩信就在城下钓鱼。有许多老妇人在河边冲洗丝絮,其中一个老大娘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让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这批丝絮漂洗完毕。韩信非常感动,对这位老大娘说:“我一定会报答您的!”老大娘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报答吗?”

韩信在淮阴的市井之中走过,受到的也总是白眼和欺辱。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屠夫拦住韩信,斜着眼睛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爬过去。”韩信仔细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从他的**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

萧何月下追韩信

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时,韩信带着宝剑去投奔项梁,留在项梁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刘邦,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被杀掉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刘邦手下的大将夏侯婴,韩信就高声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夏侯婴听他出口不凡,又见他形貌威武,就命令把他释放了。夏侯婴同他交谈了一阵,更加佩服得不得了,便把他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就派韩信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但还是没觉得他是个奇才。

韩信曾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当时,刘邦被项羽赶到偏远的巴蜀之地。刘邦的部下多半是函谷关以东的人,他们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刘邦面前多次保荐过自己,可是刘邦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刘邦,就连夜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刘邦说:“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是去追韩信,分明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的,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普天之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就这样,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勉强答应拜韩信为大将。刘邦手下的军官们听说军中要有一位大将了,个个暗自高兴,都以为被任命的会是自己。等到举行仪式时,才知道原来是毫不起眼的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背水一战,威震四方

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兵锋直逼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33)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韩信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项羽的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

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珠宝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之后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把重兵布守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佯做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材,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34),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兵力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所以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他亲率主力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之后,韩信又先后平定了燕国、齐国,威震四方。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的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完成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在楚汉战争中,韩信指挥若定,用兵如神,屡出奇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后世誉为“战神”。

相关链接

琵琶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这首琵琶曲用乐曲表现楚汉相争、金戈齐鸣的情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翟:dí。

(2)奇货可居: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

(3)加冠:古代男子一般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加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帽子)。

(4)嫪毐:lào ǎi 。

(5)贲:bēn。

(6)绾:wǎn。

(7)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

(8)郑国:人名。

(9)丕:pī。

(10)合纵:与“连横”相对应,“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和东方六国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连横”就是秦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

(11)雎:jū。

(12)河套: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到陕西府谷的一段。过去也指黄河的这一段围着的地区;现在指黄河的这一段和贺兰山、狼山、大青山之间的地区。

(13)狼奔豕突:豕,shǐ。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14)连坐:旧时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等连带受处罚。

(15)民夫:旧时称为官府、军队服劳役的人。

(16)鸿鹄:指飞得很高的鸟,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17)会稽:kuài jī。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一带。

(18)破釜沉舟:把锅打破,把船弄沉,表示不再回来。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19)樊哙:fán kuài。

(20)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为西南、东北走向,古代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所在的江段,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南岸地区为江东。

(21)媪:ǎo。

(22)风起云涌:大风起来,风云涌现,形容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23)引狼入室: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

(24)参乘:cān shèng,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25)翳:yì。

(26)濉水:suī shuǐ。

(27)荥:xíng。

(28)离间计:离间,从中挑拨,使不团结、不和睦。“离间计”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29)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30)垓下:gāi xià。在今安徽省固镇县东北,沱河南岸。

(31)骓:zhuī。

(32)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

(33)邛:qióng。

(34)阏与:yān yǔ。地名,在今山西省和顺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