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一位太监航海家郑和,率领着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载着大明王朝无尽的珍宝,沿着海岸线渐行渐远。
他将明朝皇帝的威严与恩赐传遍赤道南北,使世人皆知,在地球的东方,有着一个幅员辽阔、富裕强大的帝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名叫三保,出生于公元1371 年。马和的先祖本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冒险家,曾不远千里去麦加朝觐,被当地的百姓尊称为“哈只”①。马和从小听父亲讲国外的故事,心里羡慕得不得了,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①哈只 :对于前往阿拉伯朝圣者的称呼。朝圣者需要完成五种功绩,即:证信、礼拜、天课、斋戒和朝觐,才能获得此称呼。
可现实往往非常残酷,这个有着美好幻想的孩子,却在童年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公元1381 年,朱元璋派三十万大军到云南剿灭元朝残余势力,年仅十一岁的马和被明军抓了俘虏,还不幸被阉割成了太监,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就在马和伤心欲绝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将他推向了人生的转折点。
马和十四岁那年,机缘巧合进入了燕王府。燕王朱棣见他聪明伶俐、阅历丰富,就把他留在身边。朱棣勤奋好学,希望身边的人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召集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学士给身边的亲信们上课,并将书库的门敞开,供他们阅读。马和天资聪颖,又有底子,很快就成为学识渊博的人,朱棣对他十分满意,多次派给他重任考验他,马和都出色地完成了。
后来,马和在朱棣登基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后分封功臣时,升马和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并赐姓“郑”,从此马和就变成了郑和,历史上又称“三宝太监”。
长风破浪下西洋
当初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惠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怀疑朱允炆逃亡海外,决定派人前去寻找。另一方面,朱棣也想要向异域炫耀大明朝的兵力和财富,于是就派郑和等人出使西洋。
郑和受命,开始着手造船,他利用自己所学的航海知识,带领匠人们造了一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船以及数只小船。
船只造好后,众人准备出发,随行的人员有七千八百多人,其中包括太医、农夫、士兵以及宫女等。朱棣赏赐给他们无数的金币,供他们一路上开销。
公元1405 年六月,郑和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出发驶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出发驶向海外。他们第一站到达的是达占城。每到一个地方,郑和就会向当地的君主宣读皇帝的诏书,并赠予他们宝物。
公元1407 年,郑和等人回朝,随行的还有使者与战俘。朱棣非常高兴,对出海者论功行赏。
公元1408 年九月,郑和第三次出海,到了一处险恶之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①尔早就听说郑和的船上装满了金银财宝,于是先假装友好,引诱郑和到国内,之后派兵对郑和进行敲诈勒索。郑和早年陪朱棣征战南北,战略、战策了然于胸,他窥探到敌人倾尽全力来对付自己,料定敌人国内守卫必定亏空,于是亲率二千精兵直攻王宫,生擒了国王、王后以及公主皇子。前去抢劫的士兵闻风立刻赶回,郑和的官军又打败了他们。
①柰:nài。
公元1413 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苏门答腊国的王子怨恨郑和不赏赐自己,率兵袭击郑和的官军,郑和英勇作战,俘虏了王子的妻子儿女!
短短七八年时间,西洋各国都被大明朝的权威所震慑,来朝拜的日益增多。到了公元1416 年的冬季,满剌加、古里等十九个国家都派来了使者,向明朝廷进贡。朱棣便以贡品的数倍回赠使者,以彰显明朝的富裕。
公元1424 年正月,旧港的酋长施济孙向朱棣成祖请求继承宣慰使的官职,朱棣让郑和带着诏书和官印前去加封于施济孙。郑和返回的时候,朱棣已经去世了,皇位由朱高炽继承。由于朱棣在位时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航海事业中,因此朱高炽继位后,国库并不充盈,他只好下令停止下西洋行动,让郑和及其部下前去守备南京。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各国见朱棣去世,郑和也不再下西洋,难免都硬气起来,不再来朝贡。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很多国家都没有来朝拜。于是,郑和又奉命出使了南海附近的十七个国家。
公元1433 年,郑和在回国途中因劳累一病不起,最终在古里去世。船只载着郑和的遗体回国,朱瞻基厚葬郑和,将其埋在南京。
带回的不仅是宝物
郑和侍奉三朝君主,前后七次出使西洋,到达的国家有三十多个,带回来的各种各样的宝物不计其数。其中有珍珠、珊瑚、犀牛角、象牙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珍禽异兽,如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阿丹国的长颈鹿等。京城的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些动物,当运回之时,人们把郑和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郑和不仅带回了宝贝,更带回了各国人民的友谊。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当时东南亚、南亚等非常落后的小国,明成祖都派人教导礼仪,改其陋俗。总而言之,郑和为中外文明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链接:
朱允炆下落之谜
根据史书上记载,明靖难之役时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朱棣派人找到了朱允炆的尸体,但并不能确定身份。
根据《钱塘县志》记载:安溪大遮山前的东明寺,有一个人自称建文帝,寺庙后来还有他的遗像。人们据此猜测朱允炆火中逃生,来到了寺庙。朱棣做了皇帝后,也暗地寻找侄儿的下落,听说朱允炆有可能下西洋,朱棣就认为朱允炆逃到西洋的佛教圣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