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帝闹剧亡国(1 / 1)

天祚帝耶律延禧生于公元1075 年,字延宁,契丹名“阿果”。

他是道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道宗的太子耶律浚。当年,道宗朝权臣耶律乙辛设计诛杀太子耶律浚,又企图杀害幼年的耶律延禧。

但在北院大王、宣抚使萧兀纳等人的提醒下,道宗皇帝加强了对皇孙延禧的保护,才使他免死于耶律乙辛的屠刀之下。

重用佞臣

天祚帝六岁就被封为“梁王”,九岁又被封为“燕王”,十六岁就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尚书令,更是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

但是,天祚帝的日子过得却是提心吊胆。

公元1101 年正月,道宗病死,二十六岁的耶律延禧继位,改年号为“乾统”,号为“天祚帝”。

继位后的天祚帝在大臣们的协助下,扳倒了擅权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奸臣耶律乙辛。此后,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党羽全部被诛杀。

本来,天祚帝平反冤案一事,在辽国起到了较好的反响,同时也让辽国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人们都希望这位少年天子能够振兴朝政、扭转世风,有一番大作为。

岂知,这位少年天子眼见国家刚刚回到正轨,便从此懈怠了。

他亲佞臣而远贤臣,不再听取他人意见,还任用了一批如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成天和他们一起游猎,生活荒**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各地起义也此起彼伏,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国统治几乎崩溃。

因为有佞臣的离间,曾经一直护着天祚帝、使天祚帝能够登上皇位的北府宣抚使萧兀纳,也被天祚帝降为太傅,不得不离开朝廷到辽东做了节度使。

没有了逆耳忠言和时刻提醒,天祚帝更加肆无忌惮。整日在萧奉先、萧德里底的带领下,到女真部打猎钓鱼、抢掠百姓,惹得女真族怨声载道,反抗情绪日渐高涨。

以天祚帝为首的辽统治集团,对各族人民的不满情绪默然处之。因此,士兵不再愿意坚守边关,也没有人愿意刻苦训练,麻痹轻敌思想在辽国军队中蔓延。

萧奉先和萧得里底更是在军中拉帮结派、互为党羽,并用声色犬马取悦天祚帝,得到了天祚帝的绝对信任。

结党营私、军备懈怠,对敌人的军事实力没有半分了解。面对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的挑战,天祚帝在没有做足够准备工作、没有周密战略部署的情况下,贸然决定带兵亲征。结果可想而知,天祚帝大败而逃,上京等地相继沦陷。

哗然生变

天祚帝对萧奉先等人的偏听偏信,让群臣们失望透顶;天祚帝的无能与不听忠言,更是寒了将士们的心。群臣由此萌生了废天祚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图谋废黜天祚帝,准备立耶律延禧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新君。不过,耶律余睹起兵失败,归降了完颜阿骨打的大金国。

第二年,耶律余睹带兵来袭,驻扎在鸳鸯泊。奸臣萧奉先害怕打仗,便给天祚帝出主意:“敌军之所以频频来袭,是想让您的二儿子晋王耶律敖鲁斡当皇帝,不如咱们把晋王杀了,敌兵不就不战而退了?”

如此荒唐的主意,换了谁都不会采纳。可是天祚帝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竟然答应了杀掉自己的二儿子。

杀死晋王不仅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令天祚帝更加失去人心。契丹贵族见天祚帝如此对待自己的亲骨肉,便纷纷逃走了。

群臣的逃亡进一步削弱了辽国的军事实力,整个辽国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

天祚帝希望敌人退兵的愿望彻底落空,而金国的开路大将耶律余睹继续引兵攻来,天祚帝只能仓皇逃到了云中。

辽军士气低迷、指挥不力,加之天祚帝的逃跑,云中、东京乾、显诸州相继失陷。天祚帝依旧没有做任何抵抗,继续一路南逃。

不久,中京、西京也失陷了,天祚帝无路可逃,只好躲进夹山。

天祚帝在夹山藏得极深,金国人几乎翻遍了夹山,都没有找到他的影子。于是,一些大臣便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皇帝,史称“北辽”,将天祚帝贬为“湘阴王”。

不久,藏在大山中的天祚帝见没有追兵追他,更没有谁来过问他,便带领残余部队走出夹山,准备南下武州,试图收复山西州县。

结果再次被金军打败,跟随他的将领也在无奈之下向金军投降。

之后,准备亡命西夏的天祚帝,在距应州新城东六十里处,被金军大将完颜娄室擒获。

相关链接:

辽国皇后的服饰

辽国皇后穿的都是契丹服,祭祀时头上要戴红色的帕子,身穿络缝红袍,腰间还要挂玉佩和双同心帕。

皇后平常上身穿黑、紫、绀诸色直领对襟,或左衽团衫。

前襟很长,要垂在地上,后摆则拖在地上有一尺多长。两个胳膊要绕红黄带,头上挽着高高的髻,或者双髻、螺髻,脸上涂黄妆,脚上是络缝乌靴。

除此之外,皇后的穿着还有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红凤花靴、梳百宝花髻等。

辽宁法库叶茂台曾出土过一件辽代的棕黄罗绣棉袍,棉袍的领上绣着双龙,肩、腹、腰部分绣着簪花羽人骑凤,以及桃花、鸟、蝴蝶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