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宗灭晋治国(1 / 1)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机的二儿子。他二十岁出头就做了大元帅,阿保机对他抱有很大期望。阿保机四处征战时,耶律德光也跟着出征,一直到后来平定渤海国,耶律德光都有建树。因此,耶律德光得到了同样有勇有谋的母亲述律皇后的赏识。在选谁做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述律皇后大力支持他,他也由此成为大辽国的第二位皇帝。

奉母继位

阿保机死后,述律皇后主持推选新皇帝的仪式,并推选耶律德光继位。于是,耶律德光举行了契丹传统的燔柴礼①,正式成为契丹的新皇帝。

①燔柴礼:古代祭天仪式。把玉帛、牲畜等放在柴火上焚烧。

因为他是在母亲的支持下才得以继位,所以有些大臣便不怎么支持他,特别是他的哥哥耶律倍手下的人,更是不服。耶律德光继位之初,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巩固他的皇位。

耶律德光首先加强了军队的控制,他经常检阅侍卫、亲兵,以及各部族及各帐军队。以此来充分控制军权,防止异己势力渗透其中。

其次,为了削弱渤海国的力量,他趁耶律倍离开属地的有利时机,将渤海大量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甚至将政治中心也一并迁走,使渤海的土地面积大为缩小,成功实现了他的监视控制。

为了化解兄弟间的矛盾,耶律德光曾两次亲临耶律倍的府邸,还将弟弟李胡立为皇太弟,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争霸中原

巩固了自己的皇位后,耶律德光开始继续完成父亲阿保机未完成的事,向南用兵。阿保机想把疆土扩展到黄河岸边,进而拥有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但中原势力一直抵制契丹的入侵,所以契丹出兵总是趁中原几派势力相争时打着支援其中一方的旗号。

后唐时期,中原势力比较稳定。后唐的军人都穿黑色衣服,战斗力也很强,所以号称“鸦军”;契丹则是以民为兵,没有专门的野战军,所以在和中原兵作战时总是吃败仗。因此,耶律德光一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且在等待时机。

就在耶律德光等待时机的时候,石敬瑭和后唐末帝李从珂产生了矛盾。石敬瑭为保住自己的势力,向辽国求救。耶律德光见时机已到,就出兵相救,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辽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渴望已久的幽云十六州全部划到契丹的统治范围,除此之外,每年还有一大批布帛收入。

耶律德光将十六州弄到手后,继续南下,把边界推到黄河岸边。

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后晋君主的变化给耶律德光提供了充分的借口。与此同时,幽州的赵延寿也想和当年的石敬瑭一样,也劝耶律德光乘机进攻;后晋将领杨光远也暗通契丹,并唆使耶律德光称后晋违背盟约,借机出兵。杨光远还告诉耶律德光,后晋境内发生了大灾害,后晋军队死亡过半,只要出兵一定能胜。

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耶律德光发动了对后晋的讨伐战争。在用兵的过程中,耶律德光利用赵延寿想当皇帝的野心,令赵延寿充当对后晋作战的先锋,并许诺赵延寿,灭了后晋后一定让他做太子。赵延寿对此深信不疑,作战时也异常卖力。

可是等赵延寿灭了后晋以后,耶律德光却闭口不提当年事。

赵延寿不得不向耶律德光提出要立自己为太子的请求,耶律德光却说:“我自己的儿子才应该当太子,别人不合适。”

随着辽国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耶律德光为了更好地治理民族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和南面根据两地实际情况自行管理。

辽太宗耶律德光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和用兵于实际的过程。耶律德光一直很重视农业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还在草原地区找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令契丹人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为了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蓄意破坏,耶律德光特意下令禁止践踏庄稼,行军的队伍也要绕开农田。

相关链接:

“契丹”和“辽”的关系

契丹,是族名;辽,则是国家的名号。 魏晋以来,少数民族都很仰慕中原文化,纷纷效仿汉人制度的“国号”。

例如,北部拓跋族人自称为“魏国”,史称“北魏”;契丹族则自称“辽国”。

但是,这个“辽国”的称谓是公元947 年耶律德光南下中原灭后晋之后,才正式定下来的。

史学家习惯称耶律阿保机时的部族政权为“契丹”“大辽”“辽国”。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只是介绍“大辽”

的国号和引用其内部文件时说 “大辽”,其余一律用“契丹”。这是因为,他不承认这个所谓的“大辽”能够与“大宋”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