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理查与腓力

理查狂妄自大与背信弃义的行为导致了他与腓力之间的公开争吵。腓力决定退出,不再与如此狂妄自大且胸襟狭窄的对手继续东征。因此,他撤回了法兰西。这是法兰西作家对这个事件的记录,而英格兰的编年史家则宣称腓力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对英格兰国王高超军事才能的嫉妒;一位东征的编年史家写道:“因为理查一到,腓力便相形见绌,就如太阳升起之时月亮便暗淡了光彩一样。”不和谐的根源无疑是英格兰和法兰西之间的民族妒忌。

206.理查与萨拉丁

在腓力从战场撤出之后,理查在圣地的骑士冒险与侠义行为读起来就像是传奇故事。著名的穆斯林首领萨拉丁,也不乏骑士美德,当时的作家们把他塑造成了英格兰式的英雄人物。当时的十字军东征编年史家如此自由地美化这段历史,围绕着这两个名字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英勇可敬的骑士故事。

因此,据说这两位不同信仰的斗士尊重彼此的杰出才能和品质,经常相互慷慨地致礼和问候。一位常是另一位的帐中宾客。一次理查生病发烧,萨拉丁知道他这里缺少美味佳肴,便遣人送来当地最上等的水果作为礼物;还有一次,理查的坐骑在战斗中被杀死,这位苏丹把一只阿拉伯骏马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在基督教阵营中的对手。

207.理查被囚

狮心王理查为了夺取圣墓堂,同他慷慨的对手在整整两年间几乎每日交战。但这位基督教英雄注定永远没有机会在他为之英勇奋战的圣墓前跪拜。他最终同萨拉丁签订了3年零8个月的休战协定,在此期间基督教徒可以自由进入圣城,并占据从阿卡到阿斯卡隆的海岸不受袭扰。

理查甚至拒绝看一眼这座他无法用武力夺取的城市,然后打道回府。但他在伪装穿越德意志的时候被发现,并被他的政敌亨利六世下令逮捕关押。亨利把他关进了地牢,尽管整个欧洲都在抗议,基督教的斗士不应在兄弟君主的手中遭受此种待遇,但不付大笔赎金亨利就不放人。

英格兰人对这位具有杰出才能、光耀英格兰骑士的大英雄钦佩不已,他们自发筹款,甚至为了凑够钱数将教堂的银器拿出来出售;狮心王最终获释回到英格兰,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

第五节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 (1202—1204)208.十字军团与威尼斯人的交易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集结地是威尼斯城,参与其中的大多是冒险家。

此次决定从海路行至埃及,并同威尼斯人签订了航行所需船只和物资的合同。

但不幸的是,十字军团无法筹集到合同规定的金钱,甚至在贵族捐出他们的银器与礼拜用品之后,还有一大笔缺口。

此时威尼斯人提出十字军团可以用援助替代金钱,即帮助他们为亚得里亚海东岸达尔马提亚的扎拉(Zara)2 平息叛乱。十字军同意了,准备以剑抵债。教皇对他们偏离远征的目的表示极度愤慨,并威胁要将他们开除教籍,但却无济于事。他们提供了帮助,从而还清了欠威尼斯人的债务,还额外获得了一些战利品。

209.拉丁人占领君士坦丁堡(1204)就在这时,君士坦丁堡里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十字军团放弃向埃及进发,掉转马头奔向这座城市:一次反叛令篡位者登上了拜占庭的皇位。被废黜皇帝的儿子阿历克赛·安格鲁斯(Alexius Angelus),恳求西欧武士帮助剿灭篡位者。各种动机促使他们答应了他的恳求。看到了此次征战中的商机,威尼斯人在年老眼盲的总督恩里科·丹多洛(Henry Dandolo/Enrico Dandolo)率领下也加入了十字军团。由300多艘船只组成的大军驶向君士坦丁堡。城市迅速被攻占,流亡皇子阿历克赛的父亲伊萨克二世(Isaac II)复位。

1 在1196年—1197年间,主要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军队向叙利亚进发并对其展开了军事行动。此次东征由德意志的亨利六世发起,最后他的早逝断送了此次远征,使之以失败告终。此次远征有时被认为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那样的话,东征次数就上升至九次。

2 达尔马提亚王国首都,现为克罗地亚西部港口城市扎达尔(Zadar)。——译者注事态刚刚平息,希腊人又发起叛乱,导致伊萨克与他的儿子双双毙命。此时的十字军团似乎完全忘记了最初的目标,决心占领都城并在君士坦丁堡辅佐一位拉丁君主登上王位。决心化为行动,君士坦丁堡再次遭到猛攻,并在可怕的狂欢中被洗劫。1204年,佛兰德斯的鲍德温被加冕为东部皇帝,并在被毁的都城登基。

帝国3/8的土地,其中包括所有的海岸和岛屿,作为威尼斯共和国的财产;帝国剩余的其他部分,加之第一次征服时所获的土地,一并作为罗马尼亚帝国(Empire of Romania)的封地授予了不同的西欧骑士。

在分裂的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封建小国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雅典公国(Dukedom of Athens)。数百名西部骑士聚集在这个古老的文明之都,创立了一个完全令欧洲为之倾倒的灿烂的封建朝廷。“借由14世纪的这些拉丁王爵,薄伽丘、乔叟和莎士比亚塑造了雅典公爵忒修斯(Theseus),进而将蒙昧时代的语言和习俗传播到最遥远的时代。”1

210.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可悲后果

十字军团洗劫君士坦丁堡最令人遗憾的结果是众多艺术杰作惨遭损毁,堆满街道;因为9个世纪以来,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古代无价艺术宝藏的安全存放地。对这座城市的残酷洗劫所造成的损失永远无法估量。似乎所有教堂和其他建筑中的铜制与银制雕塑,以及所有的金属装饰都被投进了熔炉。

还有一个可悲的后果就是,十字军团的野蛮行为削弱了都城的军事实力。1000年来,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文明阻击亚洲野蛮力量的伟大堡垒。此时它的阻击能力被摧毁,给西部基督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详见第十五章)。

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2 只维持了半个多世纪(1204—1261)。最后,希腊人成功地夺回了皇位,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占领。

第六节 儿童十字军东征;小规模十字军东征211.儿童十字军东征(1212)

在第四和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期间,长期以来鼓动欧洲人民的宗教热情开始令孩子们躁动不安,导致了所谓的儿童十字军东征(Children’s Crusade)。

这次东征的鼓吹者是一位大约12岁的法兰西农民的孩子,名叫史蒂芬(Stephen),他确信耶稣基督命令他率领儿童十字军去解救圣墓堂。孩子们兴奋得发狂,成群结队地涌向集结地,什么都无法阻止或妨碍他们达到目的。一位古代的编年史家写道:“甚至门栓和窗闩也不能阻止他们。”到达集结地的绝大多数是不满12岁的男孩,但也有一些女孩。

1 Gibbon,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本著),chap.lxii,note 53;quoted by Finlay,History of Greece (《希腊史》,芬利编),vol.iii,p.172.Recall Chaucer’s Knight’s Tale of Palamon and Arcite and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 Night ’s Dream (回顾一下乔叟的骑士故事《派拉蒙和阿赛特》及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2 即罗马尼亚帝国(The Empire of Romania/Imperium Romaniae),被迈克尔八世所灭。——译者注这次东征引发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一些人声称这是被圣灵感动,并引用《圣经》的经文证明这一热情:“小孩子要牵引他们”;“你从小孩和婴儿的口中,得着了赞美。”1 。然而,其他人却坚信整件事都是魔鬼(Devil)2 在作祟。

德意志儿童十字军的人数估计在2~4万之间,属于第一批。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沿着意大利海岸行进,寻找一条通向巴勒斯坦的海上神奇之路。经过征程的艰辛之后,绝大多数的孩子死于途中或中途掉队。那些到达罗马的孩子受到了教皇的亲切接见,并劝说他们放弃这次东征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给其脑海中灌输的印象是,他们所宣誓言依然有效,待到长大成人时再去实现也不晚。

1 Isaiah (《以赛亚书》),xi:6;Psalm (《诗篇》),viii:2。——译者注2 魔鬼(Devil),此处即指基督教所称的堕落天使“撒旦”(Satan)。——译者注根据编年史家的记载,法兰西的儿童十字军有3万之众,从集结地出发前往马赛港(Marseilles)。他们的领袖史蒂芬,坐在战车之上,因其为上等神圣之人,儿童贵族左右护卫,服从他的领导并效忠于他。这些小朝圣者对前往圣地的距离根本没有概念,每每看到一座城市时便急切地询问是否已经到达耶路撒冷。

抵达马赛港,孩子们对大海没有分开两边而形成一条通往巴勒斯坦的大路而感到极为失望。大多数人心灰意冷,在此时返回家乡;然而,仍有五六千人欣然接受了两名商人提供的“慷慨”帮助,免费送他们去圣地。于是,他们挤满7艘小船,驶出了马赛港。但是他们遭到背信,在亚历山大和其他伊斯兰奴隶市场被卖为奴隶。然而,其中一部分逃脱了这一厄运,因为有两艘船在驶离马赛的途中沉没,船上的人都葬身鱼腹。1

这次儿童十字军远征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的**与衰落。激发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炽热**已然褪去,教皇谈到这些儿童十字军战士时说:“这些孩子自己赶往圣地救援,却指责我们沉睡不醒。”

212.小规模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王国的终结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2 这最后四次东征是欧洲基督教徒对东部异教徒发起的征讨,可以便捷地归类为小规模十字军东征。此时的东征热情没有最初特别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的那般真诚,而且参加其中的人们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目地与野心。十字军东征的火焰已经燃烧殆尽,而亚洲的小基督教王国孤立于欧洲之外,外部强敌环伺,内部斗争不断、自相削弱,它们的命运也逐渐变得明朗。最后,1291年,基督教徒手中的最后一片土地阿卡,在埃及马穆鲁克(Mamelukes)的攻击下沦陷,至此,耶路撒冷王国终结。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第二次大战结束,于是“寂静再次回到了这片喧嚣已久的海岸”。

1 有关法兰西儿童十字军命运的那部分记载的可信度受到质疑,但实际上没有足够理由反驳。——Kugler,Geschichte der Kreuzziige (《十字军东征史》,库格勒著),p.307 and note。

2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6—1220)由匈牙利和塞浦路斯(Cyprus)的国王率领。其兵力损耗于埃及,没有任何结果。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7—1229)由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率领,从萨拉森人手中胜利收复了耶路撒冷及巴勒斯坦的其他几座城市。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9—1254)由法兰西国王人称“圣路易”的路易九世率领。却在埃及遇到了灾难。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1272)是在13世纪末,因新的不幸事件降临在了巴勒斯坦基督教王国而引发。东征的两位主要领袖是法兰西的路易九世和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后来的爱德华一世。路易指挥军队在北非的突尼斯(Tunis)与摩尔人作战,却因瘟疫而命丧于此,这队东征人马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意义。然而,爱德华带领的这队大军相对幸运,成功地占领了拿撒勒(Nazareth),并于1272年迫使埃及苏丹同意签署了一项有利于基督教徒的条约。

213.骑士团撤离叙利亚

在十字军东征的英雄时期兴起于巴勒斯坦的宗教军队骑士团的骑士们悲痛地退出了那片土地,因为他们再多的非凡奋勇也难以保卫圣地免受异教徒的亵渎,只能为骑士团另寻他处,仍可与十字架的敌人进行斗争。

善堂骑士团首先撤退到塞浦路斯岛,但后来在罗德岛立足,在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骑士团的忠勇骑士成为该地区抵御穆斯林势力西侵基督教欧洲的最强堡垒。

1530年,善堂骑士团被奥斯曼人赶出罗德岛,退居马耳他岛(Malta),并在此英勇地对抗宿敌,保卫岛礁,不仅获得了新声望,而且获得了新的名字——马耳他骑士团(Knights of Malta)。骑士团在这个岛上一直延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十字军战士和骑士制度的最后遗存”。

条顿骑士团在欧洲东北部立足,其成员已经为未来的普鲁士公国(Prussia)奠定了部分基础(详见第216条)。在宗教改革开始时,他们所居地区的国家已经被世俗化,骑士团不再作为一个政治势力存在。

圣殿骑士的故事短暂而悲惨,将会另行述说(详见第339条)。

第七节 欧洲内部的十字军东征

214.总述

尽管欧洲的基督教徒团结一致,奋力抗击伊斯兰教徒,但却未能在东方成功建立起西部文明永久的新领地。

但在欧洲的西南部与东北部却有所不同,这里的十字军从穆斯林和异教徒的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并在这些收复的或新夺取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些基督教小国,后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国家或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并将在未来几个世纪的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起源与十字军时代有关的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和普鲁士。此处简述欧洲内部的各次圣战。

215.伊比利亚半岛上对抗摩尔人的十字军东征在对东方穆斯林开始真正的十字军东征之前,一队以勃艮第的亨利为首的北部骑士,前往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帮助那里的基督教徒抗击穆斯林。这队骑士建立了一个小封建国家,是后来葡萄牙王国的核心。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一些德意志和英格兰的十字军战士在通过海路前往巴勒斯坦的途中在这个地方停下来,帮助当地的基督教徒围攻穆斯林的重要城市里斯本(Lisbon),并于1147年将其占领。此役赋予这个逐渐壮大的小国家一个未来的首都。因此,葡萄牙在严格意义上讲是十字军精神的产物。

一直以来,严格意义上的十字军东征都在东地中海进行,然而西班牙的基督教骑士对半岛上的穆斯林也进行着几乎不间断的征讨。摩尔人从其在非洲的共同信仰者那里获得援助;西班牙基督教徒则从北方特别是法兰西基督教地区的志愿者那里获得帮助。

到13世纪中叶,基督教徒们已经把摩尔人挤到了半岛南部的一小块地区,他们在那里一直坚持到中世纪末期。在基督教世界收复的失地上建立了一些小的基督教国家,最后合并成了近代的西班牙王国。这个王国的起源情况为其后期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

216.条顿骑士团对异教斯拉夫人的十字军东征(1226—1283)在十字军东征时期,维斯瓦河(Vistula)以东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2 ,都在异教的斯拉夫人的手中。这些人就像早期异教的撒克逊人一样(详见第97条)极力抵制基督教的传入。热忱的司铎把福音传给他们,他们往往将其同皈依者一起杀掉。

最终,只能用东征来向他们布道。

1 西班牙产生于长期的宗教战争,战争对西班牙民族性格的影响,详见第351条。

2 书中有“现在普鲁士(Prussia)的一部分”之表述,但如今,普鲁士已不复存在,书中所指地区现为波兰(Poland)、俄罗斯(Russia)、立陶宛(Lithuania)、拉脱维亚(Latvia)、爱沙尼亚(Estonia)的沿波罗的海(Baltic Sea)地区。——译者注早在13世纪,1226年,一些条顿骑士团的骑士们便将他们征讨的方向转到了这些北方异教徒的土地上。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骑士们都进行着令人绝望的连年征战,以期消灭异教徒,并在夺取的土地上建立了哥尼斯堡(K?nigsberg)1和马林堡(Marienburg)2 等重要的要塞城市。周围的斯拉夫人要么被灭要么臣服,整片土地逐渐逐渐德意志化。因此,原本是斯拉夫人的土地被转变成了德意志的土地,并为其后来成为近代普鲁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基础3 。因此,圣徒骑士的东征热情为创建欧洲最强的近代国家之一作出了贡献。

217.对抗阿尔比派的十字军东征(1209—1229)十字军时代宣扬圣战,不但向异教徒(heretics)宣战,也同无宗教信仰者(infidels)和非基督教徒(pagans)4 做斗争。

在法兰西南部,自希腊人于公元前6世纪在马赛定居以来,该地在海路上受到希腊、罗马和萨拉森的影响,信仰的是基督教的一个被称为阿比尔派5 的支派,因其过于远离正统信仰,教皇英诺森三世宣称其“比萨拉森人更邪恶”。所以,在尽力让阿比尔派改邪归正却又徒劳无功之后,他呼吁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及贵族领导一支十字军打击异端及他们富有而又强大的庇护者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六世。

1 哥尼斯堡(K?nigsberg),曾先后为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的首府,现今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译者注2 马林堡(Marienburg)为现今波兰城市马尔堡(Malbork)。——译者注3 “从而导致了德意志最后一次大规模东扩。”(Tout,The Empire and the Papacy (《君权与神权》,陶特著),p.380)。德意志的领土深入了斯拉夫腹地。

4 heretic、infidel、pagan这三个词均表示不信仰基督教的异端人士,如不同时出现,则视上下文翻译为“异端”或“异教徒”,但其实各有侧重:heretic指信仰与基督教相对的异教信仰之人;infidel多指没有宗教信仰之人;pagan则多指信仰世界主要宗教以外的宗教之人。——译者注5 该词源自Albi(阿尔比),是其教义盛行的城市和地区的名称。

国王对这一呼吁置之不理,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自己的敌人;但他的许多贵族热切地响应了教会的号召。第一次征讨(1209—1213)的领袖是西蒙·德·蒙德福特(Simon de Montfort),一个毫无信仰、残酷无情、麻木不仁的人。阿尔比派美丽的家园朗格多克(Languedoc)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大肆屠杀,城市化为灰烬。破坏的程度通过其攻克一个名为贝济耶(Beziers)的小镇之后的事实便可窥一斑,镇上的男人、女人和儿童共计3万人均被屠戮。11229年,新一轮十字军征讨的怒火烧到阿比尔派身上,这导致他们的君主雷蒙德七世将美丽却惨遭**的大部分省份割让给了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并归顺正统教会。阿尔比派的异教徒很快被在该地区设立的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审判定罪,连根铲除。

第八节 十字军东征的终结;及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218.十字军东征停止的原因

导致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原因是宗教狂热,而其终止的主要原因正是此种神圣热情的褪去。

甚至在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基督教徒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像现在想要唤醒欧洲各国东征的热情几乎完全不可能一样,所以到14世纪开始时,已经很难让人们对此事产生兴趣。这种感情的变化源于欧洲各国人民在知识和文化方面的普遍进步,以及他们彼此之间宽容精神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这些东征本身。

1 据说在大屠杀之前,一个十字军战士问西托(Citeaux)修道院院长,战士们如何区分他们是异教徒还是真正的信徒呢。据说他回答道:“送他们去见上帝,上帝自己便会区分。”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值得怀疑,因为它只出现在了一位编年史作家的笔下。——Alzog,Manual of Universal Church History (《普世教会史手册》,阿尔佐格著),vol.ii,p.666。

而且那时蛮族喜欢军事冒险,这种精神是十字军东征的有力辅助因素,而作为中世纪社会区别于当代社会的那些观念与情感逐渐转变,被工业和商业精神所取代。雄心勃勃和志存高远之人开始觉得,通过贸易、制造和海运创造财富更为明智,而不是把金钱浪费在代价巨大的收复圣地的远征上。商人以其实用主义观念取代了骑士的浪漫主义理想。

219.十字军东征对神权和修道制度的影响十字军东征对西欧的制度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间接的影响,构成了文明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此处简要讲述东征对西部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商业、社会、思想及政治生活的影响,以表明历史确实如此,并将其与中世纪史的后期发展过程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统一连贯的整体。

首先来看十字军东征对教会制度的影响。毫无疑问,十字军东征趋于增强神权。因此,教皇通过将手伸到基督教世界的军队与资源当中,并且让人们习惯于将他视作导师和领袖,他在东征中的显赫作用自然培养了教皇的权力与影响。十字军的热情所催生的圣徒骑士团也实质性地强化了神权,因为它们总体上支持教皇而反对主教团。

修道院则通过以低廉的价格收购那些为东征而变卖的地产,或通过祈祷与虔诚的祈福而得到土地作为公开馈赠的礼物,其财富得以大大增加。通常,修道院也在十字军战士东征的时候作为他们财产的监护人,随后战死之人的财产便落入修道院手里。而且,成千上万的战士带着精神与肉体的创伤归来,想要在修道院寻求庇护,过上隐居生活,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他们便拿出所有家当。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特征便是对宗教的极度狂热,因而普通的虔诚献礼多到了惊人的地步。

通过这些途径,教皇的权力得以加强,修道院的财富得以增加。最终,权力与财富的增长给教皇和修道士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神权的增强导致了欧洲世俗君主的恐惧和反对,从而再次激发了世俗权力与属灵权力之间业已开始的斗争,并最终导致神权的削弱(详见第十四章)。修道院财富的巨大增长导致修道士腐化堕落,从而为修道院制度的衰败与瓦解铺平了道路。

220.十字军东征对东部帝国的影响十字军东征中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就是君士坦丁堡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保全1 。

1 但因为第四次十字军团所犯下的罪行(详见第210条),东部皇帝可能已经能够无限期据守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对抗奥斯曼人。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震慑了突厥人,使其征服浪潮暂时退却,从而让东部帝国或其都城的陷落向后推迟了3个多世纪。推迟亚洲游牧部落征服东南欧的做法本身可能只是次要问题;但这种延迟给中欧年轻的基督教文明以足够的时间来增强实力,从而在伊斯兰教的入侵浪潮再次席卷之前便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堡垒。如果塞尔柱突厥人在12世纪得以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他们便会比其同族的奥斯曼人(Osmanli/Ottoman)在15、16世纪所征服的土地更加地向西扩展(详见第十五章)。

此外,如果君士坦丁堡在12世纪沦陷,可能意味着将永久地失去这座城市为文明保存的文学宝藏;因为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野蛮行径可以看出,西部还没有准备好成为这些珍贵遗产具有欣赏能力和恭敬的守护者。

221.十字军东征对城镇、商业和社会的影响城镇以东征的王公贵族为代价,获得了许多政治上的优势。在12和13世纪,现金主要掌握在市民阶级手中,并反过来作为特别税和借款回报给最高统治者或封建主,他们则被授予格外有用的特权。因此,当权力和财富从贵族的手中流出时,城镇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便得到提升,并且在市政自由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收获。

通过大力推动商业及扩大贸易往来,圣战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繁荣。这一时期,威尼斯、比萨、热那亚等公国根据十字军团的需要和东部的对外开放,发展贸易并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与美好声誉。它们的商船不断往返于欧洲和叙利亚沿海的港口城镇,地中海里举目可见货船的白帆。同时,欧洲从亚洲引进了各种闻所未闻的艺术、制造品和发明,其中就包括风车1 。“东部的战利品”丰富了西部的文明,其标志便是十字军团从君士坦丁堡带回了著名的青铜马并将之立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Saint Mark’s Cathedral)。

1 风车主要在尼德兰(Netherlands)用于从洼地将水泵出,从而成为现今荷兰王国(Kingdom of Holland)的重要财富。

十字军东征对西部国家社会生活的影响明显而重要。东征给传奇冒险提供了机会,极大地促进了骑士制度的发展,尽管骑士们最后在放纵与荒诞之中落幕,但其滋养了许多近代社会所拥有的高贵美德与高尚情操(详见第159条)。因此,十字军东征的整体影响便是通过与东部文化发达国家的接触,使得西部半蛮族的人们更加开化。狂野的法兰克武士认为萨拉森人信仰邪恶、举止野蛮,但当他们目睹了希腊的奢华和萨拉森人首领表现出的高贵时,便惊叹不已。当然,这些社会影响既影响着城镇,也影响着乡村,但它们对城镇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更为持久的影响。

222.十字军东征对欧洲精神生活的影响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思想发展的总体影响怎样高估都不为过。最重要的是,它解放了十字军战士的思想。在东征之初,基督教徒对穆斯林异教徒持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与偏执,真的认为这些异教徒是“地狱之子”(Children of Hell);但在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前,他们对对手的看法已迥然不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萨拉森人的首领成为理查宴上的常客,而这位基督教骑士也成为具有骑士风度的萨拉丁帐中的贵宾。总之,十字军战士们的征程、观察和经历都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念,解放了他们狭隘而偏执的思想,广泛的游历以及与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亲密接触,即便是对最迟钝、最顽固的人都会产生影响。

此外,十字军战士通过东征还获得了东方的地理知识1 、科学与学识,极大地激发了拉丁人的才智,并唤醒了西欧的智力活动,最终导致了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智识大爆发(详见第十八章)。

十字军东征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比在任何领域的都更为积极。从东方带来了大量新鲜的文学素材,其中包括诸如围攻特洛伊等大事件的传说,以及如所罗门和亚历山大大帝等大英雄的事迹。这些传奇经过夸张、歪曲以及同西方的民间传说奇特地结合,为现在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编年史、传奇、史诗及宗教故事奠定了基础。

这样一来,欧洲文学得到了丰富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1 正如斯蒂尔(Stille)引用西斯蒙第(Sismondi)的话:“如果有人问我,中世纪时期是什么知识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我会毫不迟疑地说,是朝圣者去圣地所获得的地理知识。”

223.十字军东征的政治影响

十字军东征有助于削弱封建贵族的势力而让国王和人民(详见第149条)的力量日益增强。贵族中的许多人踏上东征之路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而他们的土地因无人继承便充公转归国王所有;更多的人为了东征而散尽钱财。因此,贵族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大打折扣,而国王的权力和地位有了相应的提升。

封建制度解体和君主制度发展的过程在法兰西最为明显,因为它是东征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但十字军东征是否巩固了其他各国的君权却无法断言。然而,不仅法兰西,还有英格兰和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似乎都在加速觉醒(详见第十九章)。这里的民族意识,实际上指的是通过同一兵营的同志关系,参与东征的荣辱与共,以及不同队伍的相互竞争所激发出来的民族爱国主义。

十字军东征为未来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普鲁士等国家奠定了基础,帮助打造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版图。现在在巴尔干半岛建立起来的小基督教国家,正是十字军东征在欧洲东南部的实际延续。

224.十字军东征对地理发现的影响最后,对地理探索的极大兴趣,引领包括著名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内的诸多旅行家,周游到了最遥远的亚洲国家。不仅如此,甚至在中世纪末期,激励了哥伦布(Columbus)、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和麦哲伦(Magellan)的远洋冒险精神,均可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所唤醒的对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地球遥远地区的好奇之心。1这些欧洲社会的宗教、商业、社会、思想、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虽然不是起源于十字军东征,但被其赋予了新的活力。

1 亨利·裕尔(Henry Yule)上校谈到马可·波罗的旅行及其作品的影响之时表示:“他的书最终给了地理研究的激励,以及在地球东极竖起的灯塔,都有助于为匹敌共和国的伟大儿子……指明了目标。他的作品至少是将新世界拖到我们眼前的幸运链的一环。”——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 (London,1875)(《〈马可·波罗之书〉导读》),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