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封建制度衰败的原因

封建制度在几个世纪里发展成熟,同样也花了好几个世纪走向衰亡。它的原则和形式最为完备的鼎盛时期是在11、12和13世纪,甚至在13世纪结束前,它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开始衰落了。

破坏和最终推翻封建制度最主要的原因有:国王和平民对封建制度的反对、十字军东征、城镇的发展以及战术中火器的引入。

国王和平民都憎恨并反对封建制度。实际上,它从来没有被除贵族之外的任何阶层青睐过,因为封建制度为贵族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却牺牲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国王反对并企图打破这一制度,是因为它只给他们留下了权力的表象,使得国王再次成为孤家寡人(详见第十九章)。

平民一直厌恶这一制度,是因为在这种制度的统治下,他们的价值还不如领主狩猎场里的猎物。平民在争取社会认可,以及分享傲慢的封建贵族特权的经历,构成了中世纪及其后历史上最有趣也最有益的部分。而这一斗争令人回想起了古罗马的平民与贵族之间的较量。

12、13世纪期间搅动整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或圣战大大削弱了贵族的力量;为了给东征筹集资金,贵族经常出售或抵押自己的土地,而其权势也随之传给了国王或城里的富商。许多大贵族还在与异教徒的战斗中阵亡,导致其土地充公转归封君,进而扩大了封建主的领地。

城镇的发展也导致了同样的结果。财富与影响的增加使得城镇有实力抵抗万一碰到的封君的苛捐杂税与暴政,并最终能够从封建领主的管辖下独立出来,把自己的领地变成一个小共和国。

加之作战方式的改善与变化,特别是火药的运用,使自耕农步兵顶得上披着盔甲的骑士,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正如卡莱尔(Carlyle)所说:“这让所有人都有了同样的身高。”手里拿着枪的人可以维护并用好自己的权利。而城堡作为封建制度的主体,承载着衣食住行以及居于其中的人,此时却变得一无是处。它的城墙可以对抗身披铠甲、跨着战马的贵族及其封臣,但却无法抵御训练有素的炮兵。

封建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已随中世纪一起烟消云散1 ,但广义上讲,它仍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继续存在。贵族失去了作为君主的权势,但仍保留了头衔、特权、社会地位以及大片土地。

150.封建制度的缺陷

封建制度也许是欧洲中世纪时期能够存续的最佳社会制度;然而,它有许多严重缺陷,使其距完善的社会或政治制度仍相去甚远。在众多缺陷中主要叙述两点:

第一,封建制度难以形成强大的国家政府。每个国家都被分割且再分成大量几乎独立的封邑。例如,10世纪的法兰西被大约250个封建领主瓜分,都行使平等的权力,拥有同等的统治权。这些大领主的广阔土地又被分割为约7万块小的封地。

理论上,这些小块封地的所有者一定会服从其贵族领主,而这些贵族又宣誓臣服于法兰西国王。但是这些贵族中的许多人比国王本人更富有、更强大,如果他们选择放弃效忠,国王就无法再次令其臣服。总之,法兰西同其他封建制度盛行的国家一样,不是一国之君用权势迫使举国臣服,而只是100多个实际上的君主国组成的联盟,以极为松散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可以毫无顾忌地剪断。国王的时间主要用来徒劳地打压傲慢而倔强的贵族,以使其适当地臣服,并用来无力地干预、平息贵族之间没完没了的争执。很容易想象此种事物状态所致的混乱与不幸。

第二,封建制度的排他性。在这种制度的作用下,社会被划分成了各个阶层,最上层是傲慢自大的世袭贵族。这些阶级之间的界限虽然并非不可逾越,但却极为僵化。只有当不同国家的社会下层逐渐夺取了封建贵族特殊而不公的特权时,一个更美好、更民主的社会形态才会显现,文明也能得以更快地进步。

1 不同的事件和环境标志着欧洲各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消亡(详见第十九章)。在英格兰是1455年—1485年间被称为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的王位争夺战,许多贵族死于非命或地产被毁,给了那里的封建制度致命一击。法兰西封建制度的崩溃可能要追溯到1448年查理七世建立正规常备军,然而,这个制度的余烬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Revolution of 1789)时期才被清除。15世纪后半叶,西班牙的封建贵族在费迪南(Ferdinand)和伊莎贝拉(Isabella)的手上受到了致命打击。

151.封建制度的有益影响

封建制度对欧洲文明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给社会带来的保护。“正是身披铠甲的骑士和坚不可摧的封建城堡挫败了丹麦人、萨拉森人和匈牙利人的袭击。”1

封建制度对社会作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培养了特权成员之间的个人主义及对人格独立的热爱,这是日耳曼人性格的显著特点(详见第10条)。欧洲封建贵族强横、暴力、倔强,在中世纪后期为保持自由精神的活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封建贵族们不允许国王对他们傲慢;他们作为自由人拥有自己的权利。因此,君权本应专制,但却被有效阻止。例如,在英格兰,封建贵族们控制着像约翰王(详见第310条)这样残暴的统治者,直到自耕农与市民都足够勇敢、足够强大,可以单独抗拒他们专制倾向的君主为止。不幸的是,法兰西封建贵族的权力瓦解得太快,在作为第三等级(Third Estate)的城镇市民准备争取自由之前便消失殆尽,结果导致独裁、专制的君权迫使法兰西人民走向了大革命和恐怖统治(Reign of Terror)2 。

封建制度的另一个有益的影响是激发了某种形式的纯文学。就如修道院的与世隔绝培养了学识和哲思,贵族大厅里开放与欢乐的盛宴培养了诗歌和传奇。城堡的大门总是向流浪歌手和说书人敞开着,正是在这些欢宴的场面之中,诞生了中世纪诗歌集和文学中的民谣及传奇。基佐(Guizot)说:“正是封建时代,孕育了英格兰、法兰西及德意志最早的文学丰碑,成为近代欧洲最早的知识享受。”

封建制度还有一个对文明的贡献是贵族城堡中观念与情怀的发展,其中包括良好的荣誉感及对女性的崇高关怀,均在骑士制度中找到了最高贵的表述。

1 Oman’s The Dark Ages (《黑暗时代》,奥曼著),p.512。

2 恐怖统治(Reign of Terror/la Terreur)是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中某个历史阶段的称呼。其起始时间有争议,有人认为始于1793年革命法庭(Revolutionary Tribunal)的成立,也有人认为始于1792年的“九月屠杀”(September Massacres),甚至有人追溯到1789年首个人被推上断头台;但一致认为1789年热月政变(Thermidorian Reaction)中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被处死为结束的标志。此间有16000多人被官方判处死刑,但实际数量要远超于此。——译者注第二节 骑士制度

152.骑士制度的定义;起源

骑士制度被巧妙地定义为“封建之花”,是一个军事机构或团体,其成员被称为骑士(knights),承诺保护教会、弱者及被压迫者。

骑士制度似乎是从查理·马特为了击退萨拉森人侵袭阿基坦(Aquitaine)而组建的仆从骑兵发展而来(详见第146条)。正是在这些边境战争中,法兰克人从阿拉伯摩尔人那里学到了“信任战马”。这种新的军事制度从法兰西南部传遍了整个欧洲,穿着铠甲的战士基本上取代了早期的步兵。1此种发展与封建制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骑士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在军事方面的发展。所有的封地拥有者都必须服骑兵役成为规则,在马背上战斗逐渐成为常态,并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

封建武士阶层逐渐发生转变,成为独立于封建制度以外的部分。封建制度只在土地范围内,但一个人如果出身良好,而且被恰当地授予相关知识,可能会在没有封地的情况下成为骑士。后来的骑士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弟。

同时,宗教精神在这一时期进入骑士团体之中,成为了与基督教神职制度有些许相似的兄弟会。因此,像所有其他中世纪制度一样,骑士制度也是由多种元素结合而成的。其军事的形态、精神和美德来自封建制度一面;而其宗教的形态、精神和美德来自教会一面。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产生了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s)和善堂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s)这样的修道士军事团体,便是对此的最好说明。虽然这些修道士发过绝色与绝财的誓言,但把这些修道士骑士看作是查理·马特给予封地并扶上马背英勇抗击来犯的“矫捷的摩尔人”的武士后裔也不会错。

1 Brunner,Der Reiterdienst und die Anf?nge des Lehnwesens in his Forschungen zur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und franz?sischen Rechtes (“骑士与封建制度的开端”,《德法法学史研究》,布伦纳著),(Stuttgart,1894)。此为关于发现采邑制度和骑士制度的开端或者说发展之实质的重要研究。

153.骑士制度的普遍性;教会与骑士制度法兰西作为骑士制度的摇篮,才是骑士真正的家园;但它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这给中世纪后半期的所有事件都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这一时期的文学受到骑士精神的鼓舞。中世纪最伟大的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基督教骑士最主要的任务;因为那时的骑士已经在教会的领导之下了。在1095年正式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克勒芒会议(Council of Clermont)上,颁布的教令称,每一位贵族出生的人,在年满12岁时,都应在主教面前庄严宣誓:“他将尽全力保护被压迫者、寡妇与孤儿,并重点关照那些贵族出身的女性。”

154.骑士训练

骑士制度刚刚建立起来后,所有贵族的子弟,除了那些要出任教会圣职的,都会被送去接受骑士训练。稍穷一点的贵族子弟通常被寄养于一些声望显赫、家产丰盈的封君家里,并按照骑士职责与礼仪进行训练,城堡俨然成了某种学校。

这种教育早在7岁时开始,年轻人的名头是“学习骑士”(Page)或“骑士侍童”(Varlet),直到年满14岁,才可以晋升为“骑士随从”(Squire)或“候补骑士”(Esquire)。封君与麾下骑士训练这些男孩的男子气概与军事职责,而城堡的贵妇人们则教导他们宗教职责和所有的骑士礼仪。学习骑士虽然偶尔也会陪同领主去野外,但责任通常只限于城堡内。候补骑士总是跟他侍从的骑士一起参加战斗,帮助骑士携带武器,必要时也会参战。

155.骑士晋封仪式

骑士随从在20岁时可以晋升为骑士,然后通过一场别具一格且印象深刻的仪式正式将其纳入骑士队伍。在一个长长的禁食和守夜祈祷之后,要聆听其作为骑士的职责的长篇训诫。然后如臣服之礼中一样跪于封君的面前,并宣誓捍卫宗教、保护贵妇人、救人于困苦并永远忠于他的骑士战友。同时被授予武器,领主将宝剑的平面按于他的肩部或颈部,说:“以上帝、圣米迦勒和圣乔治之名,册封你为骑士;你须勇敢、无畏、忠诚。”(In the name of God,of Saint Michael,and of Saint George,I dub thee knight;be brave,bold,and loyal.)156.比武大会

比武大会(tournament)是骑士时代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是贵族骑士之间的模拟战斗,武器是无尖的宝剑或钝头的长矛。参加比武的选手获得普遍的尊重,令人想起了希腊的竞技运动;而其激烈与血腥的特点又让人回忆起了罗马竞技场的角斗。

君主或贵族为这一活动做广泛的宣告,甚至到远方邀请勇敢而尊贵的骑士们到场展示自己的技能和高超本领,从而为比武大会增光添彩。竞技场是一个用绳子或栏杆围出的水平空间,周围有供观众观看的看台,装饰了艳丽的旗帜、挂毯和纹章。

开幕式开始之时,传令官宣布比赛规则,比武之人进入竞技场,每位骑士在其头盔或胸口上画着他爱慕的情人。给出开始信号后,双方骑士手持钝头骑枪,猛烈地冲向另一方,将对手击于马下,或者击断最多数量的骑枪即为胜利。获胜者的奖品包括珠宝、盔甲或披着骑士马饰的战马,而最重要的是赢得了比他人更多的尊重及爱慕之人的赞美与欢心。

即便在欧洲骑士精神开始衰落后,比武大会仍然是人们最喜爱的消遣活动。令这项娱乐活动变得失宠的一个原因是比武经常出现人命事故。1559年,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在参加比武大会时被骑枪刺死,这一事件导致此项粗鲁的运动最终被废除。但这种娱乐活动,就同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流行运动一样,被赋予了过于强烈的时代情感和幻想,很难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世界一直钟爱这些华丽而雅致的娱乐活动,因为它把光芒与典雅投给了昔日的勇士与美人。”

马背长矛比武(Joust)1 与比武大会的不同之处是它只在两名骑士之间进行,也没有那么多的仪式。

157.骑士品质

骑士忠诚于他最爱慕的情人是真正骑士的第一信条。哈勒姆说:“对自己的情人忠诚、正直,才能得以救赎,这虽不是基督教,但却是城堡的信仰体系。”他还必须礼貌、勇敢、谦恭、诚实、纯洁、慷慨、热情、守信,并且随时准备为保卫宗教及军中战友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但这些都是理想骑士的美德与品格。无须多言,尽管有许多骑士在他们无瑕的传奇一生中展示了所有这些美德,但他们中有太多的人只是把骑士作为一个职业而已。正如一个古代作家的双关语:“一位游侠就是一味游闲。”(An Errant Knight Was An Arrant Knave.)说的再真实不过了。另一位作家说:“让小偷觉得丢脸的行为,令希腊暴君或罗马皇帝厌恶的残暴,都是拥有高贵血统的骑士们的家常便饭。”

但是真正的骑士精神极力反对残忍、背叛、虚伪、懦弱、卑鄙和任何形式的犯罪;骑士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就可能经由降级仪式(Ceremony of Degradation)处以驱逐出骑士队伍的惩罚。在这个仪式上,犯错骑士的马刺被用劈刀齐根砍断,宝剑被削断,战马的尾巴被剪断。然后,这位降级的骑士被穿上丧服,并为其举行普通葬礼,表示他是“为骑士的荣誉而死”。

1 “如果比武双方要求使用锋利的武器,并用尽全力将对方置于死地的话,则称之为死战(joute a l’outrance),也频繁发生。”——Cutts,Scen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Middle Ages (《中世纪的事件与人物》,卡茨著)。“死战事实上就是一场决斗,唯一与战场的磨炼不同,是前者出于自愿,而后者则是被法律所迫(详见第58条)。”——James,History of Chivalry (《骑士制度史》,詹姆斯著)。

158.骑士制度的衰落

15世纪是骑士制度的衰落期。封建制度被推翻的原因也正是导致骑士制度衰落的原因。战争形式的改变有助于破除封建贵族及身着盔甲的侍从,同样也毁掉了骑士精神。而且,随着文明的进步,新的感情与情怀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人类的想象中发挥作用。人们追求卓越的雄心壮志可以通过骑士冒险以外的其他形式去实现。国家管理日渐规范,社会秩序和安全日益改善,使得英勇的骑士为弱势群体及被压迫者打抱不平的需求逐渐减少。

总之,游侠骑士的过度表现进入到实用化与商业化的时代就变得荒诞可笑了,因为这与催生了骑士精神的时代截然不同;而最后,在17世纪初,西班牙的天才讽刺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写出了著名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 ),在这部作品中,他指引他的英雄骑士经历了各种离奇的冒险,比如持矛向风车冲刺,他兴奋地幻想风车是一个可怕的手舞足蹈的巨人,有着邪恶的目的,每个人都被这种无限的荒谬触动了笑点,忍俊不禁;在恰如其分的微笑和开怀大笑的掩映下,游侠骑士从这个世界默然离去。1

159.骑士制度的恶与善

詹姆斯(James)断言:“在思想方面,骑士制度无所作为;在心灵方面,骑士制度却倾其所有。”毫无疑问,后半句一语中的。的确,骑士精神对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却不完全是好的影响。这一制度有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贵族主义和排他倾向。阿诺德博士(Dr.Arnold)在所有事情中愤愤不平的是骑士对人皆兄弟的疏忽或漠视,辛辣地惊呼:“如果让我说出臭名昭著又当之无愧的基督之敌(Antichrist),我会说是骑士精神。”另一个愤怒的作家宣称:“骑士们不太可能认为自己侵害下层阶级是有罪的。”出身高贵之人对这些下层人士充满冷漠与轻蔑,认为他们不足挂齿,跟驮兽或猎物没什么两样。而出身高贵的红颜若是受了委屈,勇敢的骑士则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总是心上人的一颦一笑令他在激烈的比武中挑断骑枪。这种贵族精神的培养是骑士制度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然而,这应该不止归咎于时代,同样应归咎于骑士。

1 其实,堂吉诃德仅仅是浪漫主义文学世界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已,塞万提斯讽刺的是他那个时代传奇小说作家的花哨辞藻,联想一下斯宾塞的《仙后》(Spenser’s The Faery Queene )。塞万提斯写书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游侠骑士了。

但是,骑士制度积极有益的影响应该是将北方民族对女性特有的尊重感,提升为构成了近代显著特征的对女性的体贴敬慕,骑士精神功不可没,进而使其有异于此前任何一个文明阶段。

而且,骑士精神创造了礼貌、温柔、仁慈、忠诚、慷慨、守信的品格典范,超越了任何先前的时代。正如基督教给了世界一个完美的人性,世人努力去企及,同样,骑士也树立起了一个典范,人们也会学习仿效。实际上,人们从未完美地实现基督教的理想或骑士精神的理想;但是,这两种理想在塑造和赋予人生品质方面的影响怎样高估都不为过。通过热情与努力使之合二为一,便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性特征,称为“兼具骑士与圣徒品格之人”(A knightly and Christian Chara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