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 希波战争前500—前479 第八章 希腊笼罩在波斯帝国崛起的阴影之下(1 / 1)

94.希波战争的起因

在前面关于希腊人不断开拓海外殖民地的章节中,我们展示了希腊种族的扩张能量怎样在公元前8世纪和前7世纪,覆盖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部分岛屿和海岸,将自由、热爱和平、锐意进取和不断增长的希腊人口安置其上的。然而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即将到来之际,随着亚洲庞大的君主专制帝国——波斯帝国(Persian Empire)的崛起,希腊人前途广阔的殖民活动变得窒碍难行。波斯帝国以伊朗(Iran)高原为中心,迅速向爱琴海附近扩张。至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已经征服了小亚细亚附近的众多希腊城邦,同时对欧洲的希腊本土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究引起希腊与波斯之间大战的真正原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的特点和重要性,我们需要把希腊世界中那些不断发展的城邦暂时放一放,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新兴大帝国的性质和发展历程。她给原本前途无限的希腊世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对希腊诸城邦持续不断的侵蚀给希腊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95.波斯帝国的崛起

在很早以前,古希腊人的亲族雅利安人进入了波斯这片土地。后来他们逐渐驱逐或同化了原来定居这片土地的非雅利安人。定居在南方波斯湾(Persian Gulf)一带山区的部落,逐渐发展成我们现在所称的波斯人(Persians);而那些占领了西北部土地的部落则被称为米底人(Medes)。

米底人因为和当地的原住民不断通婚,逐渐融合,与波斯人有些不一样;尽管这两个民族的名字总是被连在一起,但是就像一句熟悉的铭文所说:“米底人和波斯人的法律,不可更改。”

最初,米底人处于领导地位。基亚克萨雷斯(Cyaxares,前625—前585)是他们的最杰出的领导者和国王。在巴比伦人的帮助下,他摧毁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城(Nineveh),终结了数百年来西亚人民所切齿痛恨的亚述帝国,那是一个残暴且极具压迫性的政权。亚述帝国的灭亡导致新兴的米底帝国迅速扩张,其领土直至小亚细亚的哈利斯河(Halys River),与吕底亚(Lydia)王国的土地接壤。

公元前6世纪中叶,此前半臣服于米底王国的波斯人发动叛乱,推翻了米底国王,成为这个双元国家的领导者。

这次率领波斯人反抗米底统治的领导者是居鲁士(Cyrus,前558—前529),人称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凭借着过人的精力和罕见的军事天才,居鲁士很快就建立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帝国,其领土之广阔是此前任何东方君主所不曾拥有过的。帝国的疆域从印度西部边境直至爱琴海,不仅囊括了原来米底帝国的所有领土,还占领了吕底亚和巴比伦王国。在居鲁士征服的诸多王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吕底亚王国,那是波斯帝国之前唯一一个在各方面都与希腊的历史有着重要联系的君主制国家。

96.居鲁士摧毁吕底亚王国(约前546)吕底亚王国位于小亚细亚西部,自然条件极其优越。王国拥有两大富饶的河谷——赫穆斯平原(Plains of The Hermus)和开斯特平原(Plains of The Cayster)——从内陆山脚下缓缓流入岛屿星罗棋布的爱琴海。此外,帕克托洛斯河(Pactolus)及其支流富含沙金,同时,各大山脉之中也富含各种贵金属。海岸地区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吕底亚的领土,而在希腊人的掌控之中,到处点缀着希腊人的城市。王国首都为萨迪斯(Sardis),也是位于高耸险峻岩石处的要塞。1此时的吕底亚国王是克洛伊索斯(Croesus,约前560—前546),他是吕底亚最后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吕底亚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张。这里我们仅需要关注她与小亚细亚海岸希腊城邦的关系。他的前代国王对希腊城邦发动的攻击大多数都被希腊人成功击退了,只有他把这些城邦全部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1 吕底亚人是一个混合民族,是史前时代由来自欧洲跨越爱琴海的雅利安部落和非雅利安的原住民融合而成的民族。

这次向半开化国家的臣服,对此前极为繁荣的亚洲希腊城市来说,是降临到古希腊人身上的第一次大灾难。然而,这场灾难却被克洛伊索斯的性格缓和下来,他是一位开明大度的统治者,对希腊人颇为友善。他宽容地管理这些降服的希腊城邦,让那里的希腊人保留自己的政府和制度,仅仅让他们适量地缴纳一些贡品。

曾是吕底亚友好盟国的米底王国轰然倒下了,征服者居鲁士的领土已扩张至吕底亚的东部边境,这自然让克洛伊索斯警觉起来。他马上与巴比伦国王那波内地乌斯(Nabonadius)、埃及国王阿玛西斯(Amasis)组成联盟,因为这二人和克洛伊索斯一样,都担心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接着,按照神谕的指示,克洛伊索斯前去希腊寻求与最强大的城邦结盟。不久,他与斯巴达结成同盟,因为斯巴达在当时被认为是希腊军力最强大的城邦。总之,这些王国都担心居鲁士统治下的新兴强国会给自己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带来威胁,都对居鲁士的勃勃野心和看似永不枯竭的精力心存恐惧。

克洛伊索斯意欲在居鲁士发动进攻之前先下手为强,但在采取这一行动之前,他决定向诸神寻求建议。紧接着,他就派遣使者前往各地的神谕所,想知道如果是他先挑起与居鲁士之间的战争,结果会如何。最终,他从自己最为珍视和信赖的德尔斐神谕所获得回复。神谕显示,如果他去进攻居鲁士,“他将会毁灭一个伟大的帝国”。他心里暗喜,继续询问“他的王国是否会长存”,而他得到的答案是:“当一头骡子1 登上米底王国的宝座时,要赶快离开,不要逗留。” 克罗伊索斯认为骡子不可能登上米底王国的王位,而自己的王国会经久不衰地延续下去。

克洛伊索斯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他甚至等不及自己的盟国加入,就鲁莽地穿过哈利斯河,孤注一掷地与居鲁士开战。但是,他远远低估了对手的强大和警觉。居鲁士在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与入侵的吕底亚军队遭遇,一场激战随之展开,然而胜负未分。克洛伊索斯再次渡过哈利斯河,暂时退兵。然而普鲁士尾随其后,双方在萨迪斯城下交战,形势对克洛伊索斯不利。最后,克洛伊索斯战败,被迫躲入都城。不久,都城萨迪斯落入波斯人手中。

在后来的希腊人中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居鲁士摆好柴堆,将克洛伊索斯置于其上,准备烧死他。就在点火的那一刻,居鲁士听到这位不幸的君主不停地呼喊一个叫作“梭伦”的名字。居鲁士询问他呼喊梭伦名字的原因,克洛伊索斯告诉居鲁士说,雅典的立法者梭伦曾在他权力如日中天的时候拜访过他,他与这位智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第87条)。居鲁士被他叙述的命运的无常深深地打动了,他动了恻隐之心,命令士兵们赶紧把克洛伊索斯从木堆上放下来。但火势已经很大了,一时无法扑灭,克洛伊索斯便高声向阿波罗神呼救,因为他曾经非常虔诚地供奉着阿波罗神殿。刹那间,一直晴朗无云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把火焰熄灭了。即使这个传说在后世加入了一些神话成分,但是居鲁士善待俘虏却是事实。此后,克洛伊索斯长期在波斯宫廷里担任顾问。

1 暗示居鲁士是波斯人和米底人混合的后代。

吕底亚王国的覆灭在古希腊历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意味着小亚细亚的统治权至此由宽容的、亲希腊的吕底亚国王转移到专制的、厌希腊的波斯国王之手。吕底亚的统治者钦慕希腊文明,是希腊诸神及希腊神殿慷慨的供奉者。然而,大多数波斯国王1 对希腊文化并不怎么看得上,作为一神论者,他们自然对希腊的多神崇拜也存在敌意。就像库尔提乌斯(Curtius)所说的,希腊人现在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城市、圣殿和圣坛所担忧了。

1 居鲁士,就像我们从楔形铭文中了解的那样,对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97.波斯征服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前546—前544)

原属于吕底亚王国的亚洲海岸边上的希腊城邦不久就意识到,他们自己国家的统治权已经从吕底亚王国手中转移到波斯帝国手中。居鲁士曾经要求希腊城邦联合起来一起反对克洛伊索斯的统治,但是除了米利都,其他的城邦都对自己现有的境况感到颇为满意,拒绝了居鲁士的建议。在克洛伊索斯战败之后,这些城邦赶紧向征服者请降,希望可以继续享受在吕底亚王国统治下所享有的特权。居鲁士很自然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随后,这些城邦紧闭城门,想要武力抗争。然而,在波斯帝国强大的武力压迫下,这些城市很快就投降屈服了。很多伊奥尼亚人不愿留在原地做奴隶,纷纷前往西方的希腊的殖民地,最终停留在色雷斯沿岸。1 所有亚洲城市以及希俄斯岛与莱斯沃斯岛剩余的居民都成了波斯国王的臣民。这些城邦依然保有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可以拥有自己的政府,但是他们必须交纳贡品,为国王的军队提供装备。经此一击,整个爱琴海东海岸,希腊早期诗歌、哲学、音乐、艺术的摇篮与故乡,逐渐消失在希腊世界。

1 色雷斯的阿布德拉殖民地是这些流亡者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殖民地。

98.冈比西斯征服埃及及其他的土地(前529—前522)

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Cambyses)继承了庞大的帝国。冈比西斯虽然没有父亲那样的雄才大略,却仍然幻想着可以扩展疆域,亚洲已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他的手开始伸向非洲。

冈比西斯首先征服了腓尼基城,控制了她强大的海军力量。接着他马上命令海军整军待命,为征服埃及做好准备。这些腓尼基舰队集结完成后,并入到由小亚细亚的希腊人组成的装备精良的舰队之中,他们要帮助自己的新主人把剩下的世界纳入到他的统治之下。塞浦路斯是埃及的附庸国,现在被征服,她的舰队被并入波斯国王的庞大的舰队之中。

在庞大舰队的支持下,冈比西斯将军队从叙利亚一路挺进到埃及,占领了孟斐斯(Memphis),再从尼罗河(Nile)溯流而上,直抵底比斯1 (Thebes),把沿途的所有土地都纳入帝国的版图之内。征服埃及之后,非洲海岸的希腊殖民地昔兰尼和巴卡(Barca)也被纳入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冈比西斯还计划远征迦太基,但因为腓尼基水手不愿意自己的亲族被奴役,拒绝执行这项计划,冈比西斯的计划只能夭折。

波斯帝国的权力在腓尼基、塞浦路斯、埃及和非洲海岸希腊殖民地的扩张,给希腊的利益和独立造成了第二次沉重的打击。这些海岸国家的所有海军力量现在都听从于波斯国王,随时准备对付那些仍旧享有自由的希腊人。

99.波斯帝国的宗教变革:祆教(Magianism)和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在冈比西斯远征埃及的时候,波斯帝国内部发生了一场针对他的叛乱。—名祆教僧侣高墨达(Gomates),或希腊人所称的斯梅尔迪士(Smerdis),利用当时人民对冈比西斯的仇恨心理,篡夺王位。要想彻底理解这场变乱,我们需要知道在这个时期波斯有两个互相敌对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教导人们单纯地信仰唯一的神奥尔穆兹德(Ormuzd)或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祆教,信仰并不如此单纯,他的传教者都是拜火教徒。前者是波斯人的信仰,后者是米底人的信仰。这场篡夺都在拜火教祭司(Magi)的计划中,斯梅尔迪士因此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王位。

冈比西斯得知叛乱的消息后,马上撤军回国,但因传来的消息令人沮丧,他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过,斯梅尔迪士的这场帝王梦仅仅做了几个月就被波斯国的贵族们结束了,他本人也被杀死,带头反对他的便是希斯塔斯帕(Hystaspes)之子大流士(Darius),他是波斯人王族的旁支。大流士随后登上王位。他登基后,首先严惩了参与到这场叛乱中的部分祆教徒。原来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复职,被祆教摧毁的神庙得以重建。从记载大流士的所有铭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重建的宗教有极大的热情,对于善神奥尔穆兹德极为虔诚,是一位坚定的琐罗亚斯德教教徒。

1 此为埃及尼罗河畔古城,与希腊城市底比斯不是同一个地方。——译者注

100.大流士对波斯政府体系的改革

在登上王位最初的几年中,大流士一直忙于镇压各地的叛乱和起义。在大流士不断的努力下,帝国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他在苏萨城(Susa)建立了一座宫殿,在波斯波利斯城(Persepolis)建造了很多宏伟的建筑,以苏萨城为中心开辟了驿路,重建政府的内部机构;这一系列伟大的变革使他获得了 “波斯帝国第二缔造者”的美誉。在大流士改革之前,波斯政府就像所有亚洲的专治帝国政府一样运行着。也就是说,她包括很大一部分附属国,只要这些附属国纳贡与效忠,并在战时为帝国装备军队,它们可以保留自己的国王,拥有管理本国内部事务的权力。

大流士重组后的政府体系——罗马如果没有模仿,便是复制了它——以总督制(Satrapal)而著称,就是现在土耳其苏丹(Turkish Sultans)的政府管理形式。整个帝国被划分为二十多个行省,每个省都有一名管理者,叫作总督(Satrap)。总督由国王直接任命。国王以自己的喜怒任免这些官员,他们也成为君主忠实的奴才。每个行省都要将自己的财政收入给国家缴纳赋税。

在这种政府体系下,如果总督有任何背叛或是不忠的行为,国王都能够马上知晓。这样,整个帝国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早前半主权状态下的政府运作体系所带来的起义、反叛如今已不复存在。

101.征服印度

随着权力的日益稳固,大流士把扩张的目光瞄向了更远的地方,这场壮举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伟大的历史影响,以至于大流士虽死,余威仍在。北方那不适合居住的干旱草原和南方炙热的沙漠看似并不值得帝国出兵讨伐,但帝国东侧的印度有一片人口密集而富饶的平原,这就使得征服者可以获得数不尽的战利品和赋税;而西方的一片神秘新大陆,是一片从未被任何东方君主军队践踏过的处女地。

大流士决定同时在两个方向扩展他的疆域。根据可靠的记载,他派遣了两支海洋考察队——一支搜集关于印度的情报,一支搜集关于西部海域及希腊邦国的情报。

波斯帝国在印度西北面发动进攻,一举攻克了旁遮普省(Punjab)地区。此后一劳永逸地把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纳入帝国东部的疆界之内——从此,波斯国王每年从此地得到的纳贡收入要超过任何行省,甚至不用再指望最富有的巴比伦地区了。

102.摧毁爱琴海上波利克拉特斯的海洋王国波斯帝国

在西方的扩张和希腊世界的联系最为密切。大流士即位前一年,波利克拉特斯的权力已逐渐衰弱(第72条),他在爱琴海上的海洋帝国实际上已经覆灭;虽然他所建立的僭主统治在他去世之后仍然存在,不幸的是,他的继位者米德里乌斯(Meandrius)已经无力维持他旧日的权力,萨摩斯岛不久就惨遭波斯军队的**,成为波斯王的又一块领地。

实际上,波利克拉特斯的海洋帝国比其他海盗王国大不了多少,但是它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在关键时期或许是延缓那些对位于欧洲的希腊城邦产生威胁的外邦人国家前进步伐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障碍。

103.大流士远征西徐亚:在欧洲的征服(前513?)约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亲自率领庞大的波斯军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远征他们在亚洲的宿敌、居于构成现在俄罗斯南部的荒凉大草原上的西徐亚人(Scythians)。这一行动也让希腊本国内部的忧虑日益加深。

大流士在踏着萨摩斯建筑师构筑的一座浮桥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后,立即派遣主要来自伊奥利亚爱奥尼亚人城市与赫勒斯滂地区的600只船组成一支舰队前往攸克辛海,在多瑙河下游建造一座浮桥,并在此等待陆军的到来。

与此同时,大流士率领他的军队穿过色雷斯,很多海岸的希腊城邦和内陆的野蛮人部落都表示归附。到达多瑙河,浮桥已经建好,大流士下令军队渡河,只留下伊奥尼亚人守护浮桥。大流士的军队直接向西徐亚平原挺进。在连续数周追赶那些销声匿迹的敌人后,大流士已是人困马乏,只得按原路退军。

西徐亚知道大流士的军队撤退后,立即派遣轻骑兵追击,目标直指多瑙河架设浮桥的地方。这些轻骑兵在波斯军队到达之前来到架桥地点,骑兵劝说大流士留下看守浮桥的伊奥尼亚人直接把桥毁掉,这样他们就可以脱离波斯人的奴役了;西徐亚人还承诺说,如果伊奥尼亚人这样做,大流士就无路可退,“永远不会再挑起战争”了。

一个伊奥尼亚人的将军委员会被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当时在色雷斯切索尼(Chersonese)担任国王的雅典将军米提亚德(Miltiades)强烈建议听从西徐亚人的意见,摧毁这座桥,他们马上就可以获得独立,亚洲的希腊城邦也会得到解放。

但是米利都的僭主希斯提亚埃乌斯(Histiaeus)反对这个建议,他坚持认为,如果这样做,他们不但一无所获,而且还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波斯国王是他们的好朋友及支持者。最后,希斯提亚埃乌斯的意见被采纳,大流士和他的军队幸免于难。

大流士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报答了希斯提亚埃乌斯。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使国王对于这位统治者的忠诚产生了怀疑,他坚持让他一起去苏萨,因为他希望这样难得的朋友可以一直陪着他。就这样,希斯提亚埃乌斯从一个伊奥尼亚的重要人物实际上变成了波斯宫廷的一名囚徒。

104.西徐亚战役的结局

再次穿过多瑙河后,大流士从色雷斯撤军,依靠船舰回到亚洲,同时留下他信赖的将军美伽巴佐斯(Megabazus)率领8万人驻守欧洲。这名将军成功地削弱了色雷斯野蛮部落和希腊城邦的力量,甚至取得了马其顿国王对大流士的纳款输诚。

之后,另一位波斯将军欧塔涅斯(Otanes)征服拜占庭、卡尔西登以及在大流士远征期间所有叛乱的希腊城邦,同时还控制了爱琴海中的利姆诺斯岛和伊姆罗兹岛。

大流士的远征最终将色雷斯和马其顿以及爱琴海北部的重要岛屿纳入帝国的版图之中,并将自己的疆界推进到希腊北方守护希腊本土的关隘。现在,爱琴海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归这位大王(Great King)所有。爱琴海,这片希腊人长期活动的舞台,实际上变成了波斯人的内湖。不仅如此,希腊因为失去了达达尼尔海峡,与攸克辛海的交通就此被切断,这对希腊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05.波斯的权力在东方的崛起与迦太基的权力

在西方的崛起在地中海东部的希腊人为波斯帝国所奴役的时候,希腊本土城邦的自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濒临丧失自由的境地,西西里岛上的希腊人也正经受另一个外邦民族腓尼基人的压迫。迦太基的权力不断上升,西西里岛上的希腊诸城邦现在也处在一个结果难以预测的拉锯战之中,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拥有这座岛屿,结果尚未可知。黑暗的乌云再一次笼罩在整个希腊世界的上空。

实际上,这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如兰克所说:“不可否认的是,精神饱满的希腊世界在她朝气蓬勃的前进途中面临着覆灭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