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是一个人的决定(1 / 1)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林徽因的突然回国让徐志摩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此时的他就像一只落单的候鸟,焦急地拍动着疲惫的双翼,却终究得不到任何回音。

认识林徽因时,徐志摩已是有妇之夫,他早在十九岁那年便与张幼仪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子。只是,他对妻子并无感情可言,甚至认为张幼仪是自己这次理想爱恋的最大阻碍。于是,为了挽回那段单纯而美好的康桥之恋,徐志摩毅然地成了“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1922年9月,徐志摩乘坐日本商船返回上海。六个月前,他写信给妻子张幼仪,开诚布公地谈了自己对婚姻和爱情的理解:

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不久,徐志摩就同张幼仪协议离婚。

此时,这个男人已经为他的所爱抛下了一切,即使顶着抛妻弃子的罪名,也在所不惜。这或许就是爱情盲目的一面,在它炫目的光芒下,人们失去了理智,迷失了方向。

为何恋爱中的人总是陷入不可救药的无理性状态之中?因为当下,他们只看得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徐志摩也是这样。当他中了名为“林徽因”的毒时,便只看得见她对自己的倾慕,却看不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第一次面对男性追求时的懵懂与迷惑。所以,他的爱因她的倾慕而更加热烈。

只是,该去的都去了,该来的能如期而来吗?

不久,恢复单身的徐志摩抵达上海。刚刚下船,他就接到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林徽因和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将缔结婚约。顿时,徐志摩呆若木鸡。耐不住这份煎熬,一个月后,徐志摩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他一定要亲口向林徽因求证。可是,他并未在林家见到她,而是看到梁思成与林徽因独处时,一张贴在门上的便条,明言勿扰。一时间,徐志摩心里的哀伤在眉宇间蔓延开来。

不久,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从上海寄来一封长信。梁启超一直以为徐志摩和张幼仪彼此再不能相处,所以也没有反对他们离婚。但他听张君劢(幼仪哥哥)说,徐志摩回国后和张幼仪“通信不绝” ,“常常称道她”,觉得很奇怪。梁启超给了学生两条忠告:万万不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弱妻幼子之上;真爱固然神圣,但可遇不可求,不可勉强。信写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当即,徐志摩给梁启超回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信,其中一句便是:“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但凡爱情,都有保质期,如同鲜花,该谢的时候就会谢。有时候,缘分无法捉摸,也许你还爱着,对方却已转身,珍惜曾经拥有的缘分,缘分尽了就放手,哪怕是流着泪,哪怕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去疗伤,也不要将曾经美好的回忆都化作虚无。若分开,便是缘分还不够,那就选择随缘吧,将那些悠然的往事留在记忆的彼岸,等待时光将它遗忘。

这一段感情,于林徽因而言,是少女温柔的爱情之梦,之于徐志摩,则是诗人浪漫自由的理想之爱。然而,对于张幼仪来说,却是人生里最痛苦无助且无法磨灭的煎熬。

对于已经不再爱的那个人,有人选择继续做朋友,有人老死不相往来。这两种态度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性格决定人生选择,而无论以何种关系继续以后的生活,都要保证自己不被那种关系所困扰。林徽因和徐志摩此后一直是好朋友,因为林徽因够理智够清醒,她知道自己的心已经给了梁思成,再无可能与他分开,所以才能坦然地与徐志摩相处。

人的一生终究是一个人的一生。不是说要孤独终老,而是大家各自有所追求,有缘分就相遇,有缘无分,情深缘浅是常事,分开也未必就会痛苦得无法自持。人生如戏,一场落幕下一场又要开始,自然也不必过分耽于昨天。你记得也好,你忘记也罢,生命本就如轮回一般,来来去去,何曾为谁有过丝毫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