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古惑仔”的别样生存
一
河南郑州,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城郊,有一所素以校规森严闻名的封闭式中学。学校操场上,一个发型前卫的少年,正一脸桀骜地说着他对学校的深恶痛绝:
“这地方根本不是人待的!”
“老师是鸟人,上课说的鸟语!”
“有些事,只有动手才能解决!”
“死也没什么,但要死得痛快!”
他叫赵迪,十六岁。喜欢的电影是《古惑仔》,电影里渲染的江湖生活,让热血**的他充满了向往。刚上高一的赵迪,就因为屡次打架被学校警告,并签订了一份“试读协议”,如果再犯错误就回家。但他依然死性不改,冲撞老师,打骂同学。他对家人也像刺猬一般反抗着,顶撞爸爸,骂爸爸是“恶魔”,把妈妈做的饭菜倒进马桶,经常欺负小妹妹。
家人积极支持赵迪参加《变形计》,希望他能去大山体验生活,反省自己,改正劣习。
出发前一天是赵迪的生日,上大学的哥哥也回来了,家人热烈张罗,希望用生日宴会为赵迪的《变形计》加油和祝福,也拉近他和家人的距离。可赵迪并不领情,他敷衍地吃过饭,就迅速扎进了兄弟们之中,在KTV开始了他的生日狂欢。
然而,在他桀骜的眼神里,却隐隐透露出一丝落寞。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狂躁且永不回头的青春?他充满了迷茫。
出发前夜,节目组要求赵迪交出身上的钱和电子产品时,他也出人意料地配合,并慷慨激昂地表示:“我要让这一次经历成为人生的逆转,从此脱胎换骨!”
可是,到了半夜,赵迪却忽然消失了。最终还是哥哥在酒吧找到了他。面对哥哥,赵迪镇定地提出条件:“不给钱,我不参加节目。”出发在即,哥哥只得妥协,他保证会和节目组商量,赵迪这才回了家。
出发时,爸爸妈妈将赵迪送到机场,他们虽然希望儿子获得成长,但也担心儿子不能适应大山艰苦的生活。他们对赵迪千叮咛万嘱咐,可赵迪全不在意,也没有分离的留恋。相反,他全身洋溢着逃离的轻松。
当导演问他:“你有什么舍不得的吗?”
赵迪说:“我最舍不得的是我的电脑,那是陪我打了几年游戏的老伙计呢,还有就是我养的那条狗。”此刻的他,全然没注意到坐在他身旁的妈妈心疼与不舍的眼神。
二
节目组朝丽江新庄出发,沿途颠簸不堪,赵迪一路抱怨。到了新庄村山脚下,陡峭的山路更是让他叫苦连天,用尽了拖、拉、扛各种手段,才将箱子弄到村口。
村口小路旁,孩子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铁盆,对赵迪笑着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一个孩子跑过来,将树枝编织的圆环挂在他脖子上;又一个孩子跑过来,热情地帮他搬箱子。可赵迪不领情,他不耐烦地拒绝着,自顾自地拖着箱子朝前走。
第一站是学校,虽然换成了大山的学校,但赵迪对学校的厌恶依然没变。上课时间到了,他走出校门在树下发呆。
老师来叫他:“赵迪,上课了,你怎么还在外面?”
“我不想上课。”赵迪的脸扭向一旁,冷冷地说。
“去上课吧,你看大家都在等你呢。”老师说。
“我说不去就不去,你烦不烦啊!”赵迪吼起来,怒气冲冲地往山下走。
山路旁边是悬崖,老师担心赵迪的安全,连忙上前阻拦。赵迪挥手将老师推倒在地上,撒腿逃跑。节目组工作人员追上去,没想到,赵迪从地上捡起一块木板就朝工作人员砸过来。然而,这一推一砸,仍然没能将这个“古惑”少年心里的狂躁和愤懑全部释放出来。
山里没有电,孩子们睡觉也早。睡觉前,隔壁宿舍的女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个从城里来的哥哥,赵迪听到了,他跳下床,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重重地砸在女生宿舍门上,女孩子们全都吓得不敢再作声。
赵迪的大山生活,就在这一番打打砸砸中拉开了序幕。
三
到了学校,赵迪一直不肯吃饭。山里孩子吃的是洋芋和白米饭,如此简陋的饭食让他十分嫌弃。小伙伴担心赵迪挨饿,每餐饭都帮他打好,可他不仅不吃,还把饭给倒了。即使如此,大山里的淳朴孩子们依然用善意包容着他。放学后,他们将赵迪送回了他在山里的家,也就是和志军的家。
为了迎接城市的儿子,和家人想尽办法准备了比过年还丰盛的饭菜,爷爷杀了鸡,妈妈去借了猪肉。饿了两天的赵迪胃口大开,一连吃了四碗饭。他留意到,和家人根本没向肉菜伸出筷子,这让他有一丝说不出的感受。
因为绝食
和暴饮暴食,到了半夜,赵迪突发肠胃炎,肚子疼得倒在了地上。和妈妈立刻赶过来,心疼地将他搂在怀里,像哄孩子一样哄他:“喝点热开水,喝了就会好受些。”赵迪一直睡不安稳,哥哥和爷爷也无法安睡,全家人轮番照顾他。
这份来自大山的温暖关怀,让赵迪感动了。他迫不得已才来到这儿体验生活,可他们,却自然而然地把他当成家人,悉心关爱。
赵迪心里还有一个疑惑:这个家,为什么没看见爸爸?当他试图问起时,家里人都沉默回避。这让他更疑惑了,这个家,究竟发生了什么?
四
对山里孩子来说,周末的活动不是看电视、打游戏、去游乐场,而是帮家里干活。哥哥要上山砍柴了,赵迪也欣然陪同,一路上,赵迪还展示了自己的“麦霸”本领,唱起了歌。哥哥教赵迪砍柴,赵迪也有模有样地学着。
背柴火回去的时候,哥哥志龙照例把轻的给了赵迪,重的自己背着。可即使那样轻的柴火,对赵迪来说,也是“生命里不可承受之重”!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柴火背回家,和妈妈闻讯匆匆赶来,卸下他背上的背篓。山里的儿子干惯了重活,和妈妈倒不在意,可这个从城市来的儿子也为她干这样的重活,却让她心疼不已,也愧疚不已。她看到赵迪的肩膀被勒破了皮,连忙找来消炎的山茶油,轻轻地为他涂抹,一边心疼地问:“赵迪,痛不痛?”
赵迪低着头,没有说话。他说不出话来了,满眼都是泪水。
对赵迪来说,这个瘦小的女人不过是一个陌生阿姨,可她给予自己的,却是一个母亲给予儿子的爱,是天下所有母亲共有的爱。他自己的妈妈,给予他的也是这样的爱,可他从前从未在意,他嫌妈妈啰唆,把妈妈用心做的饭菜倒进马桶……
赵迪桀骜麻木的心,就这样被温柔地刺痛了。
周一返回学校时,他的态度有所转变,乖乖地走进了课堂。作文课的题目是:我的父母。老师让每个人轮流站到教室前面,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全班听,赵迪听着小伙伴们在文字里倾吐着对父母的爱,内心再次被触动了。
“赵迪,该你了,念念你写的作文吧。”老师说。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赵迪捂住作文本,难为情地拒绝了。
杨老师笑起来说:“那你念念后桌同学写的。”
赵迪捧着同学的作文念道:“我妈妈没读过书,她希望我和哥哥好好读书,她对我要求严格,我也理解她。”他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扭捏地念出一句,“我爱我的妈妈。”念完这句,他放下本子走了出去,背对着镜头悄悄抹眼泪。
他说:“我没对我妈说过这种话,我这人好面子,知道他们不容易,可就是说不出口。”
原来,这个“古惑”少年,他并非不懂爱,只是不懂表达,他把青春抑郁愤懑的情绪,都化作了荆棘,刺向最亲的人。
五
赵迪到了新庄,就没有吃过零食。新庄交通不便,村子里没有超市,哪怕买一袋盐,人们也要走过十几里山路,去山下的镇子。何况,山里孩子,每个星期最多只有五毛零花钱,零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这让平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的赵迪很不习惯。他和哥哥志龙说:“我怀念饮料薯片和小麻辣呀。”这些话原本只是诉苦,赵迪只是想着回郑州要好好大吃一顿,并没有其他意思。
这天,和家杀了一头过年猪,在纳西族,这一天被称为“杀猪节”,被邀请上门吃猪肉的贵客,被称为“杀猪客。”他们杀这头猪,也是为了表示对赵迪这位贵客的欢迎。一家人都在围着杀猪忙碌时,爷爷却不在家。
天黑时,家里的火堆点燃了,爷爷终于回来,手里拎着一个红色塑料袋,进门就找赵迪:“吃吧,这是爷爷给你买来的。”
赵迪打开袋子,借着火光一看:薯片,饮料,小麻辣,是他和哥哥志龙曾提过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他惊呆了,爷爷原来是去山下给他买零食了!八十多岁的爷爷,身体也不好,居然会为了他的一句笑谈,专门走二十几里山路!
从山上去镇上,一路都是悬崖,赵迪想象着爷爷拄着拐杖,走在悬崖旁的样子,满心感动又心酸,他把零食拆开送到爷爷手上:“爷爷,你吃。”
爷爷抽着旱烟推让:“你吃,专门给你买的,只要你喜欢吃,爷爷就高兴了。”
这个家的贫困,赵迪也见到了,他深知,花钱买零食对他们来说太过于奢侈,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下来。他来了这几天,从未为家里做过什么,可家里人都疼爱着他。这是多么深沉珍贵的爱!赵迪向往的“古惑”江湖里,没有这样的爱。
六
和家有一匹马,它是家里的
宝贝,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清晨,赵迪跟着哥哥去放马。在游戏里,赵迪常常骑马纵横江湖,但他却没骑过真正的马。这次有机会骑马,他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兄弟俩正围着马玩得兴起,志龙的小姨家有急事,差人来叫志龙去帮忙,志龙连忙去了。
哥哥不在,放马的任务就落到赵迪身上。刚开始,他还认真地做“弼马温”,可很快就被别的新鲜事吸引到一边,等他回头看时,马已经跑到别人家的麦地里,将麦苗啃了一大片!
被啃麦苗的人家发现了,牵过马来找赵迪理论,赵迪气势汹汹地狡辩。和妈妈听说马闯祸了,也匆匆赶来。山里人家收入艰难,一块麦地就是全家的口粮,损失一定得赔。和家没有钱,答应用一头猪来赔偿。
赵迪不答应,他咆哮着:“我们没有钱!也不会给你猪!你欺负女人算什么!”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过错,让这个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咆哮,这是他惯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此刻却显得那么无力。
猪还是被人家拖走了,赵迪情绪失控,转身冲出了家门。
导演找到赵迪时,他整个身体都泡在江水里,只有头露出水面。这是寒冬腊月,阳光虽然和煦,江水却刺骨寒冷。他也许只是想静一静,想让金沙江水抚平他波澜的心绪。
清醒过后的赵迪,决定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歉疚。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他,在和妈妈的指导下,亲手做了一顿蛋炒饭,做饭时,他脸上闪耀着少年特有的专注和投入。
七
这是赵迪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了。
孩子们和老师对他的宽容、善意和热情,让赵迪对这儿的感情,从初来的厌恶,变成了现在的留恋不舍,他要好好珍惜这一天。
清晨,赵迪早早起床,先跑到柴房帮忙劈学校用的柴;劈好柴,小伙伴们带他去溪边玩水、洗头,在冬日暖阳下享受着山村里的兄弟情;下午,赵迪又和老师一起做包子……
晚上,孩子们为赵迪举行了送别晚会。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太多的才艺,可他们还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唱歌,朗诵诗,讲笑话。最后的“压轴戏”是大合唱,依然是七天前他们为和志军唱过的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稀客,大山的孩子们,献上了他们浓烈淳朴的情感,赵迪也为孩子们准备了惊喜: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这里的孩子从未庆祝过生日,也没吃过生日蛋糕。赵迪听说后,特意托节目组从城里买来蛋糕。他为孩子们插蜡烛,唱生日歌,让孩子们一起许愿,吹蜡烛,分享蛋糕。这些可爱的孩子,第一次为自己的生日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庆祝仪式。
赵迪用这份心意,来表达他对孩子们的感激和歉意,这也是他回馈给大山最好的生日。
八
临行前,赵迪还想做点什么。
一大早,他偷偷出门找到了村长,请村长带他找机会打工赚钱。村长带着赵迪来到修桥工地,让他拔钉子、扛木头、铲泥沙、拉推车。这些都是在工地上最轻松的活,对赵迪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但这一次,他没有抱怨,没有逃避,坚持完成了工作。
干完活,赵迪累得腰酸背痛。导演问他:“你觉得值得吗?”
“值得。”他毫不犹豫地说。
拿着人生第一次用双手挣来的钱,赵迪来到镇上,给爷爷妈妈各买了一双布鞋。
爷爷和妈妈又感动又过意不去,坚持要他把鞋退回去,赵迪笑着说:“不可以退,退了我要生气的哦!”其实,爷爷和妈妈的心里都充满了骄傲,这个城里来的儿子,终于长大懂事了。
赵迪还有一个心愿:找到志龙的爸爸。他觉得,这是他作为儿子必须尽到的责任。他听说,志龙爸爸14年前去西藏打工再没回来,就去村里挨家挨户地打听志龙爸爸的消息,可他得到的只有一个打不通的电话号码,和一些老乡对和爸爸现状的猜测。
此刻,志军已结束了“变形”生活回到家,互换双方第一次见面,赵迪问志军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爸妈他们怎么样?”他不知道,爸爸妈妈正准备给他一份团聚的惊喜。为了这份团聚,赵爸连续开车十多个小时,历经了抛锚、大风雪,还险些滑进悬崖。
当赵迪看着爸爸走进来时,饱尝了辛酸苦辣的他,再也忍不住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父亲,这个曾经被他无视和抗拒的角色,此刻却成了他最想拥抱和依靠的人。在一个没有爸爸的新家,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对于一个家的意义,也懂得了父亲付出的一点一滴。
妈妈也过来抱住了儿子,哽咽的赵迪终于对父母说出了内心最深的爱:“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