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即安德海离开京城的第十九天,同治皇帝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丁宝桢的奏折。这一天,同治皇帝如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来到储秀宫,先向母亲皇太后请安,后坐在母亲皇太后的身后看折子。一份、二份、三份……都不是。可是,他还是耐心的看着,他那份认真劲儿,还真有点仁君的风度呢。
也许是天公作美,也许是小安子该死。同治皇帝学习看折子的这十几天来,竟然连一件大事儿也没有,尽是些老问题:赈灾、济民、水患、蝗害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些年来,这些问题最让西太后头疼,要解决哪一个问题都要银子,而这些年来国库空虚,哪儿来的银子!这两年来西太后早就有心重建圆明园,无奈恭亲王等人极力反对。说什么银两短缺,不易大兴土木、为此,西太后心中一直有气。
这几日尽是些赈灾的折子,西太后一看就烦透了。这会儿,她索性半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她连监督儿子看折子的精力都没有了。同治皇帝信手拈起一份折子,打开来看,只见几个大字映出眼帘:“有安姓太监……”
同治皇帝高兴的差一点叫出了声音来,他连忙将奏折放在了看完的那一边,同时用眼瞟了一下母亲。谢天谢地!西太后正在偏着头休息呢,她根本没在意着一边。同治皇帝以最快的速度将丁宝桢的折子塞进袖筒里,然后又装模作样的继续看下去。
“皇上,今天有没有什么大事啊?”
西太后突然睁开了眼睛,吓得同治皇帝一身的冷汗,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袖筒,生怕母亲看出什么破绽来。此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同治皇帝只觉得心跳加快、脸上发烫、脑子发胀,汗珠子泌了出来。一看儿子这摸样,西太后关切的问:“天太热了,皇上,看完以后就休息吧,皇上应该注意龙体安康。”
“谢额娘”
同治皇帝匆匆的看完剩下的几份奏折,他见西太后很懒散的样子,便向母亲告辞,他急于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好好的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刚回到寝宫,同治皇帝便忍不住那份兴奋与喜悦,他拍着太监李明玉的肩膀说:“小李子,天助朕也!”
李明玉会心的一笑,他也为主子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而高兴。
“万岁爷,您看清楚了吗?肯定是丁巡抚在奏安公公的折子吗”
同治皇帝笑眯眯的说:“错不了,朕一看到“有安姓太监者”几个字,心里呀,就一个劲儿的直跳,再往下看,确实是参奏小安子的。不过,朕还没有看清楚是不是丁宝桢参奏的。不管是谁呈的折子,只要朕手中有了这份奏折,便可以下旨逮捕那个狗奴才了。”
此时,同治皇帝的心里一点儿谱儿也没有,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他不清楚。同治皇帝长这么大海没有了干过一件大事儿,没处理过一次的朝政,今天,他有些不知所措。
“小李子”
“奴才在”
李明玉能体会到主子此时的心情,所有他没敢走远,一直站在一旁听候吩咐。
“你马上去恭王府一趟,把恭亲王请来。”
“嗻”
关键时刻,同治皇帝只能求助于六皇叔,因为在载淳的心目中,六皇叔奕??足智多谋,而七皇叔奕環却有些滑头。李明玉刚转身,,同治皇帝又补充道:“还有,让六王爷召集几位军机大臣,让他们在军机处等候。你再去明善府一趟,让明善火速进宫见朕。”
“奴才遵命,奴才斗胆,请问是否通知两宫太后。”
同治皇帝明白这最后一句话,是小李子故意问的。机灵的小李子多次提醒过同治皇帝,对于小安子的事情切切不可让西太后插手。此时,小李子又巧妙的提醒了一下皇上:注意保密。
同治皇帝与李明玉从小玩到大,从礼制讲,他们是皇上与奴才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有时候真有点像朋友。同治皇帝一个飞腿轻轻地踢了一下小李子:“少罗嗦!走漏了风声,看朕饶不饶你!”
李明玉再次转身想走,可他又回转身子,贴在同治皇帝的耳边低语:“万岁爷,奴才先去恭王府,再去明善大人府上,少说也得两个时辰的功夫。这会儿,万岁爷可别到哪儿去,奴才请万岁爷打个盹儿,养足精神。”
这句话很重要,毕竟李明玉比同治皇帝大几岁,他叮嘱皇上一定要沉的住气儿,免得心切气躁坏了大事儿。杀小安子,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此时,万一同治皇帝沉不住气,走漏了一点儿风声,传到西太后那里,西太后必定会出面阻拦,不但杀不了小安子,恐怕日后山东巡抚丁宝桢也要遭殃。
同治皇帝当然明白小李子的用心,他点了点头。李明玉快速的出了宫,他很快到了恭王府,这几日,恭亲王感到心短胸闷,所有除了每日上午大殿之上见见军机处的几位大臣,他哪儿也不去。这些年来,特别是几年前遭西太后的打击后,他学“乖”了,这是严峻的政治形势逼出来的。八九年前,辛酉事变中,恭亲王与两宫太后联手一举打尽了“肃党”集团,他为巩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格局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久,西太后便以小皇上的名义加封恭亲王为议政王。可是,好景不长,仅两年后,恭亲王与西太后便发生了矛盾。
恭亲王不甘心于大清爱新觉罗氏的皇权落在叶赫那拉氏的手里,他暗自与西太后作对,不曾想不到没有削弱西太后的势力,反而把自己推下了水。西太后以铁的政治手腕罢免了议政王,奕??领教了西太后的厉害。从此以后,在安德海的挑唆下,西太后与恭亲王的矛盾越来越深,但手中无皇权的恭亲王敢怒不敢言,他便把这一腔怒火全转移到了小安子的身上。结果,恭亲王与安德海矛盾重重,奕??对小安子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小安子早一天下地狱。
虽然恭亲王心灰意冷,加上身体欠佳,但他坚持每日上朝面圣。十九天了,西太后都没有临朝,据说也是身体不适。以前,她也有些类似情况,每逢西太后不临朝,总是安德海向群臣宣布退潮。可这次有些例外,十九天来没看见小安子的影子,每次都是李莲英向大臣们转达西太后的口谕:“退朝,军机处候旨。”
这奇怪的现象,不得不让恭亲王深思:“只听说生母皇太后身体不适,可没听说过小安子有什么病啊,这狗奴才这些年来就像西太后的影子,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可近些日子是怎么了?难道他是躲到乌龟壳了去了?”
想到这里,恭亲王不禁想起了昨日上午在军机处遇到文祥的事儿来,当时,文祥凑过来,神秘地说:“王爷这几日可曾听到宫中有什么议论?”
当时,恭亲王根本没有往小安子身上联系,他向文祥摇了摇头说:“本王这几日身体不适,深居简出,不曾听到有什么议论。”
恭亲王正想追问,不曾荣禄正巧走了过来。荣禄以前只不过是个侍卫总领,自从与西太后发生关系后,荣禄升为军机处大臣。恭亲王一向不太喜欢这个荣禄,当然不会当着荣禄的面向文祥打听宫中的秘密。就这样,奕??满腹狐疑的回到了恭王府。
这会儿,恭亲王正在书房沉思,突然府内太监报:“王爷,万岁爷身边的李公公求见!”
一听是李明玉来了,他连忙让太监把李公公带进来。恭亲王特别赏识皇侄儿身边的这位小李子,李明玉陪着同治皇帝一起长大,他比同治皇帝大几岁,他对小皇上可谓是忠心耿耿。
“奴才给王爷请安了。”
恭亲王连忙说:“小李子,快起来说话。”
恭亲王让一名宫女给李公公泡了一杯茶,以示欢迎。恭亲王一见小李子那一脸的严肃劲儿,便急切的问:“宫中发生了什么急切的事儿!”
李明玉用眼睛扫了一下书房的两个太监和那个正在泡茶的宫女,恭亲王立刻明白了,他的手一挥,命他们全部下去。屋内只剩下恭亲王与李明玉两个人了。李明玉走近一步,凑在恭亲王的耳边说:“王爷,小安子犯事儿了,这会儿山东巡抚丁宝桢已经向朝廷参奏了小安子,万岁爷让奴才来请王爷入宫面圣。”
一听这话,恭亲王连忙想起了昨日上午文祥说的那番话,他急不可耐的问:“此事儿千真万确吗?”
李明玉点了点头:“万岁爷赶紧召集文祥等军机大臣,请他们去军机处等候,王爷速去养心殿,奴才这便去明善大人的府邸,去通知明大人。”
恭亲王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他听说安德海犯了事儿,他激动地不得了,他追问了一句:“两宫太后知道此事儿吗。”
李明玉连忙回答:“暂时切切不可让两宫太后知道,否则,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李明玉走后,恭亲王连忙换上了官府,立刻赶到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