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京城混乱 坐看皇上决断天下(1 / 1)

既然皇上口谕,奕忻只好在群前摊出了两个方案:巡幸木兰和御驾亲征。

一时间,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但经过大家的讨论,基本思想定了下来,即大多数人不赞同皇上御驾亲征,也不赞成危急之时的逃跑。

御驾亲征的危险性太大,为了江山社稷,咸丰皇帝必须安然无恙,为了稳定人心,他又必须的留在京城。最后由大学士贾祯领衔上奏朝廷:“亲征不可轻试,木兰之行,尤多窒碍,望皇上三思。”

咸丰皇帝看到众人联名呈奏的奏折后,龙颜大悦,朱谕:“何人定稿?何人乘笔?明白答复。”

众人反复议定,由内务府总管大臣复奏。咸丰皇帝接到奏折后,气呼呼的将折子甩给懿贵妃,说:“朕已经决定了,巡幸木兰没有什么不好。不过,何时出宫尚未决定。惠亲王乃是朕的皇叔,他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著他与恭亲王、悼亲王、端华等人商议,再奏。”

懿贵妃这些日子以来,也是在万分的恐惧中度过的,以前,养尊处优的她只懂得后宫争宠,一心让皇上专宠于她。如今,登上政坛的懿贵妃深感政局的危机,特别是大沽口失陷以后,一听到洋人又开炮了的消息,她就感到心惊肉跳的。今天,离京城只有二十公里的八里桥失陷了,女流之辈的她焉能不惊慌失措的。满脸的愁云。

咸丰皇帝将奏折甩给她,她连忙拿起奏折,仔细的看了两遍,欲言又止。

说心里话,她觉得那些大臣的奏言很有道理的,此时皇上“巡幸木兰”的确不是上策。可是,咸丰皇帝的态度很明确,她又能说些什么呢。咸丰,咸丰皇帝干脆把这件事儿交给他最信任的几位大臣亲王们去处理商议,等于说群臣的意见已经不值钱,更何况她一个后妃呢。

恭亲王奕忻、醇亲王奕環、是咸丰皇帝的兄弟,他们当然以咸丰皇帝的安慰着想,不主张“巡幸木兰”。奕忻说:“京城戒备森严,能挡夷人。但热河地处平川大野之地,毫无遮拦,万一夷人逼近热河地带,皇上连个遮身之处都没有。”

端华则持反对意见,他反唇相讥恭亲王,说:“京城已经在夷人的炮轰之下,谁能确保皇上万无一失呢。”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哑巴了。是的,谁敢担保换上留在京城不出事儿呢。可是,几个兄弟们仍然坚决反对皇上出逃,但谁也不敢出来拍着胸膛说:“留在京城没事儿。”

既然如此,咸丰皇帝只好离开京城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消息不经而走,仅两天的功夫就传遍了全北京城。洋鬼子兵临城下,皇上要逃,这下可乱了套了。一些有钱人家纷纷呢一窝蜂的去挤到钱庄里取出所有的存银。几个小的一些钱庄一时间支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只好关门装孬,结果被人砸了钱庄。也有的匆忙收拾一些值钱的东西,偕老带幼连夜外逃。

就连前门的烧饼都被抢劫一空,大街上,人们脸上挂着慌乱的神情,特别是亲朋好友见了面,相对无语,黯然泪下,仿佛生离死别就在明天了。

京城里一片的混乱。朝中官员有的躲在家里称病,有的与家人商议出逃之事儿,也有的以死相谏,劝皇上留下来以安民心。劝阻皇上放弃“巡幸木兰”念头的老臣的确不少,他们一致认为皇上应该处之泰然,这样方能安定民心,同心同德抗击夷兵。

就连皇宫内南书房,上书房的师傅们也动了起来。小皇子载淳的师傅李鸿藻听到皇上欲“巡幸木兰”的消息后,又气又惊,他万万也想不到一向圣明的君王今日竟如此的胆怯,于国家、社稷、百姓而不顾,只知道保全自己的龙体。

这几天,气氛之中的李师傅再也无心教授小皇子,他呆呆地望着窗外,感慨万分,小皇子天真的问:“师傅,你也喜欢看那些落到地上枯黄的树叶吗?”

李鸿藻抚摸着小皇子的黑发,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才轻声的说:“阿哥,春天里的这些树木枝繁叶茂,充满了生机,可如今它凋零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多可惜、可悲啊。”

小皇子瞪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摇了摇头,有点了点头。这时,从外面传来了一阵促急的脚步声,声音渐近,只听见一个人在说:“李大人,南书房的先生只等着你来呢,不是你们商议好了吗?今天大家一起上朝规劝皇上,请皇上留京以安民心。”

李鸿藻温和的对小皇子说:“阿哥,你留在这儿安心读书,我马上回来。”

小皇子似乎能感觉到皇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因为今天早上我去坤宁宫请安时,他发现皇额娘钮钴禄氏与亲额娘叶赫那拉氏都愁眉苦脸的。皇额娘还一脸的泪痕,当他进去的时候,只听见亲额娘说:“皇上执意要走,兰儿已经规劝了多次,可是没有用的,姐姐不用再费口舌了。”

皇额娘叹了一口气,说:“皇上是个聪明人,怎么现在如此的糊涂。唉,看啦他的决心已定。”

小皇子此时一联想气早上的那一幕,他似乎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便对李师傅说:“师傅,我也去。”

“不可,不可,上大殿可不是闹着玩呢。弄不好龙颜大怒,师傅可就要遭殃了。”

李鸿藻坚决阻拦大阿哥上殿,六岁的小儿若出面干预皇上的行动,皇上一定很不高兴,也许他这位太傅的姓名就保不住了。所以,李鸿藻连忙说:“不!”

李鸿藻转身离去,小皇子心想:“大殿不让我去,父皇的寝宫总可以去吧。对,就到养心殿去。”

到了下午,小皇子哭闹了起来,他非要去养心殿找父皇不可,谙达张文亮起初不答应。无奈小皇子又哭又叫,张文亮只好勉强答应了他。临行前,张文亮千交代、万交代,要小皇子见到万岁爷时要乖乖的,不准哭闹着要这,要那的。小皇子一一答应,他心想:“哼,都瞧我是小人,怕我不懂事儿,你们那里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为了达到目的,小载淳一一的答应了张文亮的要求。

养心殿里秋风阵阵的,烛火荧荧,咸丰皇帝披了一件夹衣,凝思着。从他的表情来看,他非常的痛苦。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清脆的童音,咸丰皇帝为之一振。

“阿妈,阿妈。”

“快,是阿哥来了!”

咸丰皇帝刚站起来,小皇子便扑进了他的怀抱。才几天不见呢,小皇子好久又长高了许多。抚摸着儿子的秀发,咸丰皇帝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阿哥,这么晚了,怎么还来啊。”

“儿臣思念阿妈,闹着来的。”

“乖阿哥,用过晚膳没有啊。”

小皇子说:“吃了点儿点心,晚膳不用也罢。”

“那可不行,小孩子正是需要长身体的时候,一顿不吃也不行。”

咸丰皇帝令太监快去通知御膳房,送些阿哥爱吃的乳鸽和鹿肉来。半个时辰后,热腾腾的乳鸽和鹿肉端了上来。小皇子一看,眉开眼笑,大口大口的吃开了。

咸丰皇帝坐在一旁,欣赏着儿子的吃相。小皇子一嘴油乎乎的,他天真的说:“阿妈,离开京城还有这么香的乳鸽吃吗?鹿肉呢?”

咸丰皇帝眉头一皱,连忙问:“阿哥怎么这么说呢?”

小皇子认真的回答:“李师傅和其他几个先生们在议论什么离开京城之事,是真的吗?”

咸丰皇帝望着儿子满脸的稚气,轻声的说:“阿哥不想去热河吗?那可好玩了,有高大的树林,清清的河水,还有许多的猎场。到了热河,阿妈教你涉猎,骑马,怎么样!”

“不,儿臣不想去,儿臣最爱这个皇宫。”

听着儿子天真的话语,咸丰皇帝的眼角便有些湿润了。

“唉,小小的孩童尚恋故土,何况堂堂的一国之君呢。”

咸丰皇帝差一点落下泪来。他怀抱着儿子,内心久久的不能平静。今日接到奏折,十之八九是乞留在京城,作为天子,他有何尝不想躺在皇宫里睡大觉。可是,天不遂人愿。“巡幸木兰”即在眼前。

第二天,前来上殿劝留的大臣更多了。有的老臣竟然伏地痛哭,希望皇上不用临阵脱逃。当时,咸丰皇帝真的有些感动了,他亲手扶起痛哭失声的老臣,感慨万分的说:“爱卿之言令朕感动,朕即可发谕旨,准备率军亲征,在京北坐镇。”

真乃一语惊四座,几个大臣“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口呼:“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请起!亲征之事还应该进一步在做商议。”

优柔寡断的大清天子啊,你怎能不辱国!匡源、文祥、杜翰相持而笑,那笑的好苦、好苦。醇亲王奕環是皇上的亲七弟,他比其他的几个大臣胆子大些,因为他说错什么,也不会被问罪。他大步上前,说:“皇上,臣请随皇上征战。”

奕環的口气斩钉截铁,意思是:“皇上,你不要再犹豫了,非亲征不可!”

咸丰皇帝望着血气方刚的七弟,心中暗想:“老七啊,你还太年轻,朕不怪罪你。但是,你懂什么,如今英法联军与大清决战非同寻常,历史上的确有过皇帝亲征的先例,但是那时是,大刀、长矛相对,可今天面对的是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那枪炮子弹可不长眼睛,见了皇上,王爷,它一样的炸开,亲征岂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