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1 / 1)

命运的迁徙 黄济人 1114 字 2天前

每人平均将近两亩,四口之家就差不多分得八亩。刘玖禄落户靖安双溪镇马尾山村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会突然拥有这么多土地。老家在云阳养鹿乡桐林村,那里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到这里的五分之一。因为如此,他的心思从来不在种地上。高中毕业后,虽然回乡务农,而且入了党,但靠着自己会修理钟表和电器的手艺,长期在镇上摆摊设铺。以后这门手艺不再吃香了,他又去学了泥工和石匠。这门手艺尽管和他瘦削文弱的体质不相匹配,然而比起家中那巴掌大的几块田土来,在外干活似乎才是他的英雄用武之地。就这样,刘玖禄从二十几岁干到三十几岁,一直干到他外迁来江西的前夕。如果可能,他来到江西还会继续干下去,所以在搬家的时候,他没有带来一把锄头,却带来一背篓泥工和石匠的行头。“存在决定意识。”刘玖禄在他的家里对我说,“有了这么多土地,我觉得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农民不考虑升官发财,只考虑怎么过日子,当我看到当地老乡(哦,江西把老乡称作老表)依靠土地日子还过得下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做工还是务农了。”刘玖禄不知道的,是这里与老家迥然有别的天气,老家时只晓得中国有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到了这里,才晓得距离靖安不过百把公里的南昌是第四个火炉,而且比起重庆似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刘玖禄继续道:“真是没有想到,土质和老家相差不多,气候却相差得太大,并且夏天有好热,冬天就有好冷。我老婆带了一些佛手来栽,这种药材在老家好种得很,可是到了这边,过冬之前就用谷草遮了,结果还是霜冻死了。不过到了夏季,天热也有天热的好处,老家种一季稻,这边种双季稻。老实说,这种稻谷的种子我原来都没有看见过。”“移民的稻种是省委、省政府赠送的。”靖安县副县长余光云告诉我说,“品种是最新的最优良的金优四零二,为了指导移民浸种、育秧、抛秧和田间管理,县移民局和农业局请来良种场技术员,对各个安置点移民举行了四期农业科技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我县气温特别炎热,六月初至七月底,将近两个月不下雨,是靖安有史以来干旱最严重的一年。全县各级干部到村到组指导抗旱,组织群众开挖河道、清渠清堰,在移民禾田与村民禾田同时缺水的情况下,优先确保移民先用水,所以移民第一次种早稻,就打了一个漂亮仗!”

我问刘玖禄:“你早稻亩产达到多少?”“我有1000斤左右。”他回答说,“不算低,也不算高,在我们移民组,最低的在700斤左右,最高的达到1200斤哩!”“这个产量就超过我们老表了!”余光云用赞叹的语气对我道,“重庆移民能吃苦,比当地的老表还勤劳,他们天不见亮就出工挖地,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还背着背篓上山捡柴,让当地的老表惊奇不已。特别是锄头,不管是老家带来的还是在这边定做的,长度和重量都比当地人高出一倍呢!”“锄头已经不顶用了。”刘玖禄朝余光云笑笑,扭头对我道,“江西这边对移民出台了一个优惠政策,就是允许移民开荒种地。我在分得的土地上种了两亩水稻,五亩包谷,不到一亩地的西瓜,觉得还是种少了,于是在屋后的山坡上开荒。开荒靠锄头是不行的,我请来了推土机。这样又种了两亩地的马铃薯,准备再开发几亩地出来种椪柑,也想把西瓜扩种一下。”我问:“别的移民也开荒么?”他说:“也开荒,有的比我的面积还要大。不过……”“不过什么?”见他欲言又止的神情,我忍不住又问。回答我的是副县长余光云:“我们鼓励移民开荒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破坏植被。刘玖禄这方面做得不错,可是我们有些移民不按照规定的地点开荒,有个别移民不但破坏植被,而且乱砍滥伐。”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移民迁入后,大家都要建附属房,个别移民不经过批准随意上山砍伐,有两个移民一次竟偷砍了几个立方米木头。按照《森林法》规定,这两个移民是要被处罚的,不仅要重罚,而且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当地政府考虑到他们是移民,刚刚来到靖安,情况不熟悉,于是除了收缴非法砍伐的木材而外,对这两个移民也仅仅作了罚款两百元的处理。这件事情本应到此就结束了,可是被收缴了木材的个别移民跑到乡政府,围攻当地干部。适逢刘玖禄在乡里办事,他对大吵大闹的老乡道:“我们云阳山上也有树木,但是你们敢随便砍吗?在老家不敢做的事情偏偏敢在这边做,这就不是人家欺负我们而是我们欺负人家了!”几个老乡不再说话,他们听从了刘玖禄的劝告,也接受了乡政府的处罚。只有一个老乡在走出乡政府大门的时候对刘玖禄说:“你是党员,该你挣表现!”是的,刘玖禄是党员,而且去年被评为宜春市无职优秀党员,但是赢得这个称号的依据,却是他在勤劳致富中的表现。“我在老家的时候经济并不富裕,所以过来买的是旧房。”刘玖禄继续对我道,“过来以后庄稼种得多,也有少量的经济作物,所以从过日子的角度讲,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农闲的时候我就在乡上的建筑队当泥水匠,前年修活性炭厂,我挣了八千多块钱哩。老婆一直在附近的砂轮厂打工,每天有二十元的收入。这样刚刚过来一年,我就把旧房拆了,修了你现在看到的一楼一底。这里土地也不要钱,人工不要钱,我只花了两万块钱,新房子就漂漂亮亮地起来了。”余副县长告诉我说:“去年县里投资一个旅游项目,要新建一条公路,因为资金不足号召群众集资。在家庭经济不算富裕的情况下,刘玖禄慷慨解囊,自愿捐赠了两百元钱,钱不算多,精神可贵呀!”刘玖禄摇摇头,不好意思地道:“这个钱是为我自己出的。这条公路要从我屋门口过,我又买了摩托车,每天要接送在乡里上学前班的小女儿。真正无私支援公路建设,出钱不受益的,是我们马尾山村移民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