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看这本书——《林徽因传》。
那时对林徽因不甚了解,只知道世上有女,才貌双全,她传奇的一生让所有赞美的词黯然失色。
拿到这书,只一眼便喜欢上了。
白净的底色,翩飞的蝶,字的旁边列着书名《林徽因传》。
寥寥几笔,清新淡雅,甚至于书的作者——白落梅,诗意的名字与林徽因的气质都如此相符。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林徽因传》。
手心里握着很多感想,却像枝枝蔓蔓的藤,缠着,绕着,待提笔梳理,竟找不出其中的头绪。
不由长叹一声:林的一生太过完美,所有的感悟在她的光华之下显得太过苍白。恰如,诗句:北方有佳人,倾国又倾城。这倾斜了的心,哗啦啦一边倒了去,不管不顾地沦陷了去,除了羡慕,竟还只剩羡慕。
白落梅。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文笔细腻婉约,唯美的语句落地成诗。她写林徽因:一直以来觉得林徽因是静坐云端之上的女子,她的典雅纯美愉悦别人,温暖自己。她永远是一杯淡雅的茶,那素净的芬芳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地萦绕,无法散去。她让风流才子徐志摩在康桥上只影徘徊,失魂落魄;让建筑学家梁思成浓情蜜意呵护一生,至死不渝;更让学界泰斗金岳霖默默爱了一辈子,终身未娶。
一句、一句拆开来读,句句如诗,林徽因在字里行间,雅致端庄。人物传记写得如此诗意唯美,也只有白落梅。如此文字,配上如此林徽因,竟如清辉的天,满满的月,恰到好处,赏心悦目。
有人说娶妻当娶林徽因。
而我要说女子当学林徽因。
林的出身,学不来。她是官宦世家的小姐,身上传承着儒雅端庄的血统。林的经历学不来,小小年纪跟随父亲游学,见识了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林的爱情更学不来,谁人能有她如此幸运,竟让三个出色的男人对她念念不忘一辈子。
女子当学林徽因。林徽因的清澈、平和每个人都可以学得来。
她不像张爱玲,因为爱情把自己变成低到尘埃里的小花,花谢尘埃,孤单地走完一生;她也不像陆小曼,像一团燃烧的火,为了爱情抛弃丈夫,打掉肚里的孩子,敢爱敢恨;也不像张幼仪隐忍平和,默默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
林徽因如水,如茶。清澈是水的本质,平和是茶的芳香。即使初恋甜美如蜜,当她觉得和徐志摩的爱情如梦缥缈,亦能做到决绝地转身。那样理智,那样平静,或许也伤,或许也痛,但她就能不动声色,把风起云涌,隐忍心中。如常端庄,恰到好处,是她调节自己的着眼点,淡然理智的她永远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
世人都说,徐志摩对林徽因念念不忘,让人唏嘘不止;世人也说,梁思成对林徽因的呵护宠爱,让人羡慕不已。却又有谁能比得上金岳霖的痴情专一?一辈子,一份爱,不离不弃。只为付出,不为得到。比邻而居,默默关怀。如此蓝颜,是林徽因一生传奇的厚重一笔。
或许,一辈子能拥有如此知己,亦是因为林徽因对爱情的处理恰到好处。不沉沦,不淹没,远远地看,淡淡地笑,清澈平和才能长长久久。
女子当学林徽因。林徽因的孜孜不倦,顽强不息可学。
林徽因固然长得很美,如果缺少了才华,那也只是庸脂俗粉。岁月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容颜,美丽是握在手心里的流沙。但,内在的美却可穿越岁月的浮华,沉淀出一种气质。
林徽因的芳华绝代不仅仅在容颜,更因她的才气。
林的文学造诣很高,她的诗句《人间四月天》广为流传,轻灵的语句仿若天籁。不仅仅是诗人,林徽因更是当代的女建筑学家,她和丈夫梁思成对古建筑的研究孜孜不倦,他们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书中还曾多次提到林徽因的病,即使养病,林徽因依然珍惜时光,许多诗稿,许多有关建筑学的论文都在病中完成的。
甚至于在医生断定林徽因将不久于人世之时,这个坚强的女子以她非凡的毅力走完了最后的十年。这十年她不是在病榻上度过,她用这最珍贵的十年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年,她既孤独又充实,既辛苦又满足。
这就是林徽因,一个坚强的女子。
她的孜孜不倦,她的才学卓绝,她的非凡毅力都如此不同寻常。
女子当学林徽因,有自己的追求,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做一棵比肩的木棉树,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女子当学林徽因,笑声点亮四面风,娉婷,鲜妍,做最美的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