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只有到最后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最重要。——帕斯卡尔
只有把写作当做一次探索的过程的人,会对帕斯卡尔的这句话深有感触。这本书的写作比最开始的时候预期的要困难了许多。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写作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现实,在今天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以至于想要完整地描述这一过程变成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自身的要求。
从工作室对于这本书的期望来说,它不只是对我们所做事情的描述和记录,而更希望通过对不少案例长达十年时间的回望和反思重新梳理当年战略判断的价值。战略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往往难以站在当下模拟未来,所以千金难买回头望,也就成了评估战略,学习战略思路的最佳方式。
因此写作这本书,如同一次穿越,穿越不同的时空,在现在照见未来,在此处照见彼处。穿越不同的领域,打通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让政府和企业之间,让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让在这个博弈游戏的各方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最终,穿越也成了一种追求,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中国在世界各地穿梭,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快速地理解对方,体会不同的文化,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唯有这样,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不是一个割裂的肢解的世界;唯有这样,万物之间的关联才正如他们真实的关联一样被整体的认识和考虑;也唯有这样,我们才既不会犯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也不会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能够以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然而又是中正平和的大道之行去解决问题。
最终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是对这一方法、思路和追求一次尚不成熟的描述和探寻。这无疑是一件不轻松的工作,幸好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没有工作室众多同仁在战地一线对众多难题发起的冲击,这本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他们在紧张工作之余细心的记录和翔实的文案,这本书同样将无从着手。
成书的过程自然离不开工作室前辈的指导和众多同事的支援。首席顾问王志纲老师不知道多少次的耳提面命,几易其稿;北京战略中心任国刚总经理对项目的来龙去脉以及战略意义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细心讲解;上海战略中心总经理路虎、深圳战略中心总经理段明、成都战略中心总经理张志宇、广州战略中心金凌冰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王家洛整理的大量谈话资料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原始的素材;而不少同仁如林小骥、熊海峰、颜克银、王加俊、宗伟等都曾参加过本书初稿的写作,留下了大量有用的文字;尤其要感谢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王大骐,没有他对思八达的深入采访,最后一章的写作将困难许多。
有一首歌里唱道:“穿越迷雾,把世界看清楚”。在完成了这些案例的梳理之后回过头来看,真的发现把一件事情看清楚,说清楚远非易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更需要这样的工作。工作室的每一本著作都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其宗旨就是希望将工作室所接触到的这样一幅鲜活、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给读者,让大家一起见证中国的巨变,感受时代的脉搏。
而这,也就是作为一个智库的真正价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