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会战(1 / 1)

舞台已经搭建,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演员。

回到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当土地、政策招商的动力已经显示出疲态,要如何培育自身的发展动力。这对于要打造世界一流园区为目标的高新区来说更为关键,本身做的就是领先世界的工作,当然不能靠引进和招商来解决创新的问题,而应该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在自己已有的企业中培育出一批能够代言中国的全球品牌和领军企业,全面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新时期的高新区要大手笔地推进科技企业的孵化。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大庆高新区以东北人典型的大手笔做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其一是一下子聘请国内五家顶级咨询机构按照新的战略方向梳理十九个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二是开始企业孵化的叁佰工程。

大庆人做事有着典型的大庆风格,在确定了战略发展方向之后,一下子聘请王志纲工作室、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正略钧策公司、赛迪公司和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五家国内外知名策划咨询机构,进行了一轮产业发展会战会战。

按照高新区“三主三高”产业总体布局,各咨询机构深入地细分产业研究,形成高新区重点产业实施方案策划。以新的理念思维和发展战略,突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清晰勾勒出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了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产业定位、运营模式、战略举措和招商重点企业,报告的出炉,将加快指导和促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同时为下步加快产业发展和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奠定了基础。

产业发展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龙头项目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两种不太完全一样,通常的服务业、旅游业这一类的项目,通常是以龙头项目来带动的发展模式,不是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它是若干个企业的集聚,是个混合体,并不是有一个企业了就能形成了一个产业。比如大学科技园是多个大学集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大学研究机构集合在一起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大学科技园,它也会呈现出必须形成若干个项目带动型模式。刚才可以看到,我们介绍的模式更侧重在用项目,用龙头项目或引擎项目来带动产业集聚或形成项目集群,最后形成产业集群或者是产业链。

对高新区发展来说,无论是无锡还是南京曾尝试过,高新区出钱将人才的孵化、项目孵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台湾做成了一个全世界IC业最强的科技园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做出了一套机制,政府出钱把一部分优秀的人引进来,研究出成果就能享受股权。最后就形成了企业群,带来整个台湾IC业发展的契机。

王志纲工作室北京战略策划中心总经理任国刚建议高新区积极寻求产业突破点,以产业基础和人才结构为条件标准,明确主导产业与培育产业、延伸产业等产业发展层次与类别,推动产业协同、集成发展;以联想科技城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中心和移动互联中心业务为龙头带动,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核心,打造创智岛核心业务板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小型化、单体化为方向,立足油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潜力巨大;加快发展以产业、人才市场为基础,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所谓“三百工程”即“对外招商百家龙头企业、吸引百名全球创新人才、助推百家重点企业创新发展”。如果说前两项还是目前全国高新区的“标准动作”,那么“助推工程”就属于“自选动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高新区选取了一百家有潜力的重点企业作为重点推进对象,由高新区管委会、王志纲工作室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组成了“百家重点企业创新发展助推计划”课题组,为期四个月,调研企业发展状况,并给出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的策略建议。寄希望通过探索一条从传统的“送政策、送土地”到“送智慧、送战略”的创新道路,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推动跨越成长,从而培育和孵化出一批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企业,为大庆转型提供动力引擎。

“创新发展助推工程”主要包括三大任务,首先是对百家企业的问卷调研和资料收集,并撰写出企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以便对企业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在前期调研与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对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提出建议,最后在前期调查、分析、策划与咨询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新区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的建议。这三大任务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011年10月10日,双十节,一个十全十美的好日子。这一天,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透过高大明净的玻璃墙,温暖地洒落在大庆规划展馆的廊道里。走廊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这一天由高新区精心挑选的10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总或主要负责人齐聚于此,共同参加“高新区100家重点企业创新发展助推计划”启动仪式。这也许将是新一轮大会战的发号令。

这是一次新的大会战。

工作室和长城所都给予高度重视,长城所由王德禄所长亲自督战,派出骨干队伍,驻扎大庆;工作室则由北京战略策划中心总经理任国刚领衔,全员上阵。工作室一直将“创新引领、手工打造、量身定制”作为自己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与一些公司“流水线工作”的做法不同,每个企业都由总经理亲自走访、交流,力求现场沟通,当场解决。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访谈密集,行业各异、又要求现场解决问题,因此既是一次体能的考验,又是一次思想的狂飙。课题组苦中作乐,将其笑称为“咨询旋风”。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策划旋风也往往开始得波澜不惊。开头无非是简单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希望高新区给予什么支持。由于很多企业对工作室不太熟,所以一开始要么比较拘谨,要么有所保留,但戏剧性的转折一般会在半个小时后出现。高手对决,见招拆招,越是深入,越是精彩,企业老总或静听沉思、或豁然开朗、或热血沸腾。

且看几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