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找准规律,简化工作流程(1 / 1)

在工作中,许多人通常都会选择按照流程办事,好的流程往往会带来好的效果,不合理的流程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不过人们通常不会质疑自己的工作流程,对他们而言,按照流程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左右了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很少有人会对此提出什么看法。

随着人们对管理尤其是流程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流程管理上,对他们来说,流程管理是决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时间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崔西定律”,这个定律指出:“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假设某一项工作的执行步骤为3,那么执行的难度为9;一旦该项工作的执行步骤增加到了5,那么困难程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到25;如果将步骤拓展到7,则难度会变成49。步骤越多,难度就会成正比地增加。反过来说,步骤不断减少,难度就会按照这一比例降低。一项工作的执行步骤从7减到5,再减到3,那么难度也会从49降为25,再降成9。

从执行的角度来说,流程越是得到简化,执行者就越能够在工作中做到细致、认真,工作就越轻松,整个工作就越不容易出现问题,而时间使用效率也会更有保障。正因为如此,人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化,这种简化主要针对那些多余的、重复的、无价值的环节。

有个厨师要对贝壳进行挑选和分类,首先他将贝壳全部清洗干净,然后将贝壳按照大小进行分类,接着将大贝壳中品相不好的、死亡的全部拣选出来,最后将这些品相好的大贝壳剖开,全面进行清洗。

这一整套工序看上去非常合理,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对流程进行梳理,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第一步将贝壳进行清洗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存在?因为在挑选好贝壳并进行内脏清理时同样需要清洗,既然都要进行清洗,那么为何不一次性解决问题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个步骤可以节省掉,而这一步骤的省略将会节省大量时间。

删除不必要的环节,是简化流程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简化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消除“文山会海”现象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毕竟会议多、会议长已经成为影响工作的重大因素。正因为如此,一些公司会将会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一些公司干脆制订了20分钟的会议。尽管一些人会提出异议,认为这样做根本达不到开会的目的。可又有谁规定会议时间必须是1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呢?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很少开会,即便开会也一直都提倡简单,而且为了确保开会时间不会太长,他会尽量安排更少的人参加会议以便节省发言的时间。多年来,他一直都提倡“两个比萨原则”,即从来不组织一场两个比萨也不能喂饱整个组的会议。

从论述的需求来说,1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也根本不够与会者将自己的观点详细阐述清楚,哪怕再增加几个小时,可能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相反地,如果对会议的流程进行精准控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压缩,那么多数人都有能力将会议控制在20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内。

比如有的会议习惯了介绍主要与会者的名字和相关信息,但是作为内部会议,这样的形式主义完全可以避免;有的会议需要在一开始引出议题,这个引言也许会很长,但这些议题完全可以在开会之前就写在白板上;有的会议喜欢散发一些文件,可实际上这些文件的价值值得商榷,它们或许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开会的目的是分享信息、辩论以及做出决策,而会议组织者应该提前就准备好决策性的会议材料,并将这些材料提前发给与会者,让他们了解会议内容,并对会议主题进行思考,这样等到开会的时候就可以提升效率,缩短会议时间。此外,简化会议就要删去一些不合理的会议环节,不该发的文件不要发,不该说的话没有必要去说,不该开的会也不要去开。

无论是对工作环节进行整合,还是对会议流程进行合理控制,这些减少流程的方式并不是随意将流程的相关环节砍掉,而是要从流程结果出发,从具体的工作情况出发,把握工作的规律,找出那些重复的、低效的环节,尽量做到能省就省。许多团队和个人为了简化流程,通常会制订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这一份网络图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整个流程的基本运作模式,人们可以依据流程网络图对每一个多余的环节进行分析和删除,确保工作不会延误。

包括华为公司在内的许多公司都注重流程管理,华为公司给每一个员工都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流程网络图,在执行任务之前,员工可以依靠流程网络图进行分析,找出那些多余的环节。华为公司的一位中层干部曾经自豪地说:“我现在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图,每一次能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这意味着大量时间的节省。这两年来,我去掉的各种冗余工作环节达70个,粗略评估,省下的时间高达3000多个小时,也就是120多天啊!”

消除多余的环节,删除那些重复的环节,整合那些互补的环节,这是简化工作流程的几个重要法则,而只有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只有认真分析每一个环节的优劣,才能真正做到简化和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