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德清清地流 何建明 4314 字 6个月前

沈志荣连连点头:“好的呀!我们一定按照专家师傅们的要求严格落实好。”

专家来队上指导,沈志荣确实打心眼里认为是“百年一遇”的大好事。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沈志荣也许到现在也不知道搞科学讲究“章法”,而没有“章法”和“规矩”的成果即使再伟大,或许就是上不了台面。“欧诗漫企业文化能有今天这个样,跟当初从专家那里学到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沈志荣毫不隐讳道。

但在如何育珠的科学征程上,专家和沈志荣又有那么多不同的见解与矛盾,这让身为一介农民的沈志荣十分尴尬和无奈:退,意味着前功尽弃;进,需要逆风而行,既要勇气,还要受人误解。

一度,沈志荣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甚至差点丧失继续育珠的事业。

问题出在如何给珍珠插种的技术问题上。培育淡水无核珍珠的常用方法,是将细胞切片移植到另一个河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内。可沈志荣看到这种方法形成的珍珠质量也不理想,于是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你有啥理论根据?”专家们的目光聚到沈志荣身上。因为专家们认为,珍珠的大小与质量好坏,取决于外表皮细胞片的厚薄,同时还与细胞片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有关。由此专家延伸出一个结论:河蚌的外套膜细胞皮层越薄越好,植入方形的外表皮,这样培育出的珍珠才会圆润粒大。

沈志荣眨了眨眼睛,摇摇头,又直了直脖子,说:“反正我认为你们所说的珍珠要大就得放入方形切片没有道理,也没有啥科学依据!”

沈志荣心想:你们非得让我讲出“道道”,我本来就没啥“道道”,我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闯一闯,而且就是要给你们(指专家)看一看!

大凡能干成大业的人,都是些有“想法”的人,而且通常都有比较强的个性。沈志荣属于这样的人,他一旦认准的路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几头牛都牵不回”。之后,沈志荣就不声不响地照着自己的想法开始了又一次“攻关”……

“这应该是1970年6月左右的事。我就开始按照我琢磨的想法试验起来,培育了一批珍珠。其实方法并不那么神秘,我是采用了笨办法:河蚌不是有两叶壁面嘛!我在一面蚌壁上的植珠办法用的是专家们所说的,另一面蚌壁上是用我自己的办法,这样不就可以检验出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嘛!所以我就用这种类比进行试验。但是哪种好,只能看结果。因此一直到了10月份,有一天我小心翼翼地剖开几只试验性的河蚌一看,心里就彻底踏实了,因为用我的方法培植出的珍珠比用专家们的方法培植出的珍珠,无论是个头、圆润程度还是质量、光泽等,都超过了。”沈志荣回忆说。

其实,沈志荣的方法也非“瞎弄”,从后来的成功实验获得的总结材料也证明他的那套“没有说出来的经验”亦充满了科学道理。他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把开口器插入育珠蚌的两壳之间,将双壳撑开到一定宽度,插入木塞加以固定,再用开口针在育珠蚌外套膜上横向开口。接着,便将从植片母贝外套膜切下的长方形细胞小片沿通道送入。切片既不能植入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拉大小片的距离,减少插片数量,影响质量;太浅了切片容易掉出,且容易沾污染物,形成污珠或乌珠。同时,也不能损伤母贝的内脏器官……如此这般地将每一道工序做得精细准确。

这是一次飞跃性的成功!那些曾经怀疑和说沈志荣“骄傲”的专家们听说沈志荣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了理想的珍珠后,赶紧来到雷甸看个究竟。

“小沈,你还真了不得呀!”这回专家们看着眼前“铁证如山”的好珍珠,便向沈志荣伸出大拇指。

“多剖些蚌,而且要把蚌壳打开,把幼珠计量。”专家说个“好”并没那么简单,他们要按照科学实验的程序,对沈志荣的育珠新方法进行一一检验,于是先后打开了30多只珠蚌,随后将这些蚌内的幼珠取出过秤计量,最后得出结论:沈志荣的育珠方法对头,可以推广试验面。

专家的意见就是管用。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发文通报,要求正在开展人工育珠的单位马上纠正以前的做法,重新推广沈志荣的新方法。“通报”文件也到了德清和雷甸,立即引起上上下下的热议。“小沈”的知名度又一下上了“屋檐”。“你这‘无法无天’还真弄出名堂了啊!恭喜恭喜!”水产大队的支书脸上堆满了笑容,跑到沈志荣面前,连声夸奖,随后又说,“小沈啊,以后育珠的事上,你只要说一声,我们全听你的。你想怎么干,队里全力支持!”

“哎!”沈志荣笑得满脸灿烂——这回他是真开心!

此时的沈志荣,也不再是以往那个成天低着头、埋头琢磨事的“小沈”了,放在他面前的已经是个无限广阔的天地。然而,天广地阔,也让沈志荣有些不知所措:搞人工培育珍珠,有了些方向,但一旦想“甩开手”来大干一场时,却发现根本不太可能。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蚌嘛!”沈志荣说。

江南水乡,到处是江河湖泊、漾塘水溪,育珠之蚌还不够?

“不够!开始规模性人工培育珍珠后,母蚌差远去了!”沈志荣说,“而且当时以我们人工培育珍珠的技术水平,大约一千只河蚌才能育出一斤珍珠。别看我们是江南水乡,水面也很多,但在水产品中,蚌类都是野生的,所以数量并不多,如果摸蚌的窍门掌握得差一点的人,一天其实摸不到多少只蚌。这么一算,你想想看:如果我们想培育一斤珍珠出来,得花多少劳力成本?尽管那时劳动成本不太讲究,但要想把人工珍珠培育做大,用现在的话来说,形成一个靠它来脱贫致富的产业,实在太遥远了!”

有育珠技术,却没有那么多母蚌,等于“无米之炊”。沈志荣急得直跺脚:这、这怎么弄嘛!

“发动全队劳力,有水性的都去摸蚌!”大队支书亲自动员和发话了。

于是水产大队的干部、社员,男女老少,能出动的都出动了。但效果完全不是沈志荣所想要的,因为大伙儿费尽力气才摸到了区区几千只河蚌,会计一算成本,死活跟支书嚷嚷:沈志荣他搞的名堂没法“名堂”,干死大家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在家养鱼捉蟹。

“队上尽力了,小沈啊,你看看怎么弄嘛!”支书为难地盯着沈志荣问。

沈志荣看着那么点儿河蚌,而且还有许多是不能做育珠蚌的,无奈摇摇头,长叹了一声,回应支书:“看来靠摸蚌是不行的,得自己想法把蚌先培育出来。”

“育蚌……你行吗?”一双怀疑的眼睛又盯住了沈志荣。

“不行也得试试呀!要不育珠的事干不始终,也做不大。”沈志荣回答。

“那还是那句话:你只要成功,队上绝对放手让你去做。”支书拍着胸脯说。

“谢谢支书支持。”沈志荣真心感激队领导的这份心,然而他却把自己逼到了一条“不归之路”:如果能把蚌种培育成功,那他就可以继续他的人工珍珠培育大业;倘若育蚌失败,沈志荣也就再无酬志之处!

怎么办?育珠之路刚刚起步,前面却又竖起一座更高的育蚌之峰需要他去攀登……

沈志荣琢磨的是:欲想获好珠,必先育好蚌。无蚌说珠,等于篮子揽月,一场空。沈志荣又想:世界万物,有些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健康美丽的女人,生出的儿女肯定也是活泼健壮又可爱的好娃娃。据此理,珍珠母蚌必须找那种能产好珠、产大珠之蚌。什么样的蚌产的珠又多又好?鸡冠蚌和三角蚌。而这两种河蚌中,后者又更胜一筹。

亘古至今,世界上有一个规律从没改变过:好的,总稀贵。河蚌也一样。鸡冠蚌的培育,沈志荣没有用多少时间就弄成功了。可人工养殖三角蚌却费了他大力——整整六个春秋!

沈志荣所说的“三角蚌”,学名叫“三角帆蚌”,英文名:Hyriopsis cumingii。它是淡水双壳类河蚌,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这种河蚌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所以沈志荣在前期的人工珍珠培育中发现,三角帆蚌培育出的珍珠不仅个头大,且光泽异常之美,为其他河蚌所不及。

但是,沈志荣发现,这种珍珠母蚌在他家乡雷甸和德清一带的江湖里却并不太多。因为不多,就必须人工繁殖,方可满足人工培育珍珠之需要。

当沈志荣认定必须攻克人工养殖三角蚌后,那段时间里,他完全痴迷于三角蚌的所有知识和生长特性之中。一次又一次跑杭州的新华书店且不用多说,最主要的是他想弄明白三角蚌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他发现:三角蚌的栖息地很独特,不在普通的湖塘之中,即使有,也极少,都是湖塘的出水口或过水口,一般漾内或湖塘泥水里就很少。后来,沈志荣光着身子一次次扎进离雷甸不远的大运河里“摸蚌”,竟然获得意外发现。

原来三角蚌是一种非常讲究生长环境的贝类水生物,它虽喜欢栖息于泥水之中,但绝对不愿意与污泥和脏臭杂物为伍,可以说是位“水中贵妇”。为了寻找这样的“水中贵妇”,沈志荣无数次扎猛子潜到数米深的大运河滩底,寻觅她的踪影。

“找到了!而且很让人意外和惊喜。因为三角蚌一般既不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也不在死潭静水之处,而是在一些湍急拐弯与盘旋的地方。那些地方的水流既干净,又有小生物停栖,所以三角蚌在那里既能生存,又能摄物,同时又保持它的贵族气质。它们通常五六只一窝地聚集在一起,不单居。”沈志荣告诉我三角蚌的生存规律,听来十分有趣。

这一发现非常重要,给梦想进行人工繁殖三角蚌的沈志荣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他还要更加细微地去了解三角蚌为何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等等复杂的问题。于是很快沈志荣又发现,原来三角蚌作为被动摄食的动物,它必须借外界进入体内的水流所带来的食物为营养,其食性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也滤食细小的动植物碎屑,这样的水域径流处,恰好能够满足它的这种需求。

生长的规律摸清后,沈志荣还要弄明白三角蚌生殖与发育的过程,而这是人工繁殖生物最关键的环节。沈志荣借助于书本知识和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亲自潜水观察,他了解到三角蚌这位“水生贵妇”的生殖与繁殖规律:每年4~5月,当天气晴暖,水温稳定在18℃左右时,成熟的雌雄蚌生殖腺,便慢慢地变得饱满、成熟。雌蚌的生殖腺由淡黄色变成橘黄色,表明性腺成熟,受精孔紧贴于卵膜,遇**即受精。一只雌性三角帆蚌怀卵量达40~50万粒。母蚌的生殖腺逐次成熟,有多次排卵的习性。雌性三角帆蚌在繁殖季节排卵为5~8次。因此,在人工养殖蚌时,可多次采集钩介幼虫。母蚌的成熟卵经生殖孔排出附在外鳃瓣上,此时雄性成熟**随水流从雌蚌的入水管进入外鳃瓣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那些受精的卵经过1个月左右的发育后,变成钩介幼虫从母蚌的体内排出,遇到鱼类后,利用其足丝和钩齿牢牢地抓住鱼体,在鱼身上寄生,根据温度的不同,需经7~15天后可发育成稚蚌,然后从鱼体脱落沉入水底,开始幼蚌的独立生长。

读到这里,你真以为你也能育蚌了?你以为就拥有了可以培育珍珠的河蚌——那个沈志荣看准的三角帆蚌了?错!天底下的事哪有这么简单。

“关键问题,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成功的实践并获得理想的结果,这个难度让我尝到了啥是科学,啥是科学成果……它们之间有时差之毫厘,可能谬以千里,真的是这样。”其实,沈志荣可以称为一名农业水产科学家,他在人工珍珠和河蚌养殖中的科学贡献并不亚于哪一位同行中的科学院士,只是有些人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像我们这位从没有离开过那片带着水腥味的德清水乡的“珍珠人”而已。

如同最初培育出那40颗人工珍珠一样,沈志荣开始的人工繁殖三角帆蚌的所有方法,都很土,土得不能再土。

他先要摸来雌雄蚌,并且是看上去比较健康的蚌。这得潜到大运河底的那些三角蚌比较喜欢的地方去把它们摸上岸,然后好好养在竹箩里,等待雌蚌受孕。那些日子里,沈志荣的心思急切而焦虑,因为河蚌的受孕过程并非轰轰烈烈,相反是在潺潺流水中完成的……而且其微妙和奇妙之处,人用肉眼不易看到,因此也无法去感受雌雄蚌之间那传宗接代的伟大过程。

连摘星星的胆识和勇气都具备的沈志荣,此时在面对小小的、十分温和而不动声色的雌雄河蚌之间的这种**与受精过程时,他变得无能为力。“只得顺其自然。”沈志荣笑言自己在雌雄蚌的“幸福时刻”的心境。是的,既然河蚌是大自然界的生殖繁荣之物,顺其自然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欲想干成大事,必须顺其天意,此处“天意”,孟子的话,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人做事需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大自然。沈志荣并没有读过孟子的书,但他从小从奶奶和母亲那里获知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天底下的有些事情不能“扭着脖子”干,否则只能越来越糟糕。

但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又几乎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大自然的环境与室内的实验环境有很大不同。比如沈志荣摸索到了三角帆蚌的生活规律是离不开活水。可仅凭活水,三角蚌也不会自生自灭,活水仅仅是它的生活环境的要素之一。它喜欢栖息在有泥土的河床坑洼里,这是沈志荣一次次潜入运河底在三角蚌栖息处发现的“秘密”。既然三角蚌喜欢在一定的河床坑洼里生活,那泥沙沉积物的土壤里是否有特殊微生物令河蚌格外喜欢呢?

“扑通!”又是一个猛子扎到河床底,沈志荣再次潜入三角蚌栖息处,抓起一撮泥巴,然后跑到杭州的省农业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请专家化验。结果:土壤与三角河蚌生活栖息环境没有实质性的关联。这是怎么回事?沈志荣有些崩溃。

但沈志荣在这些“未知数”面前并没有退缩和萎靡,因为凭他“渔民”出身的经验认定:无论何种珍珠母蚌,有些生活条件是必需的。比如活水,活水就能让像三角帆蚌这样的“水中贵族”保持一种生长的“优越性”,同时还必须有相对养尊处优的微生物的保证,即水可流动,但也不能太清,污秽积朽是绝对不能有的,因为有臭味的泥水里,绝对滋润不出高贵的珍珠。

似乎有许多现象是矛盾的:三角蚌的生活习性既要保持流动的水环境,同时又要必需的小生物流经到它的身边以供它“就餐”。人工繁殖幼三角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务之急。于是沈志荣琢磨给“怀孕”的母三角蚌寻找合适的孕期、产卵及幼卵生长的“温床”——一只只用竹网编织成的网箱,它既让水流动,又能让母蚌放置在其中不“逃走”,同时还能让沈志荣随时观察其变化,包括为其送“食”。但还让沈志荣绞尽脑汁的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能保证幼蚌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或者说他所想象的设计环境与大自然的环境如何能达到一致,从而让那些万千幼蚌健康成长?

这一难题让沈志荣苦苦思索,他想了许多办法。“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最原始的条件下进行的人工繁殖河蚌,一只母蚌能够产下几万粒幼卵,也就是有几万、几十万只靠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小幼蚌产出来后,你得让其活下来,而后再慢慢养大。这过程比我女人生孩子还要复杂不知多少倍!而我们完全是在几个竹网箱里来完成,没有最起码的显微镜,只有一根水银温度计,其他的全凭渔民的经验与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进行河蚌的人工繁殖,最初的现场你根本猜不出会是什么结果!”

上面已经说到,从蚌卵即钩介幼虫变成幼蚌的过程很奇特,它必须依附在其他鱼的鳃上才能成活,而且附着在什么样的鱼的鳃上也特别讲究。因为太大的鱼,它游弋活动的时候动作太大又猛烈,母蚌那弱小的钩介幼虫无法依附其身,会消失殆尽在“茫茫水海”之中而死亡。体弱幼小的钩介幼虫也不能依附在青鱼这样的鱼身上,因为青鱼平时的主要生活区在深水之中,那里的温度偏低,柔弱的钩介幼虫又经不起低温折磨。“所以我们选择了性情比较温和的鲢鱼,而且是幼鲢,钩介幼虫适合寄生于这种小鲢鱼的鳃角上。”沈志荣说。

说得简单,然而是否能让看不见、摸不着的万千钩介幼虫准确无误地落附在小鲢鱼鳃上,这得看沈志荣的运气了。

这一幕惊心动魄的幼蚌生命的“诞生大片”是在一个特别简陋的渔业大队的仓库里完成的——但它又几乎静得还不如闹钟走针的声响大。这惊心动魄的“大片”其实只是在沈志荣的心里才有如此波澜壮阔的情形……在那间除了水温确保20℃左右,没有空调、没有低温设备的渔业大队的仓库内,沈志荣在里面忙碌得每天都是一身汗水。

现在他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那些依附在鱼鳃上的小幼蚌到底会飘落到哪种水域环境中,这对大面积人工育蚌至关重要;二是从大自然的江河到竹网箱的小容器,鱼儿、蚌儿的生长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那便是这些水生物所需的氧气。流动的江水中有足够供鱼蚌呼吸的氧气,然而沈志荣把鱼苗蚌苗放进仓库内的竹箱容器内,便缺了这必备的氧气。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沈志荣解决。不解决,就别“玩”人工养蚌育珠大业。

我们先说后面一个解决氧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按现在的社会发展技术条件来看,小学生听了这般事也会笑出声。但在五十多年前沈志荣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他生活的农村,给水生物解决缺氧的问题还真一时难倒了他。

“这个并不复杂,你只要用两口缸,一口大的,一口小的,大的缸里盛满水后,用一根细管往小的缸里灌流,便在那口小缸里产生氧气了!”沈志荣专门去了一趟杭州,向省农科院专家请教了一番,便明白了“制氧”的土办法。

氧气问题解决之后,沈志荣关注的是附着在鱼鳃上的小幼蚌到底会飘落在何种条件下的“地”。这又是沈志荣关注的一个根本点。因为前面已经讲到,三角蚌的栖息地与其他河蚌不太一样,作为“水中贵族”的三角蚌,极其稀少,就是因它的生存环境非同一般,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于它幼年时期的生长。所以沈志荣特意在放置了已附上钩介幼虫的小鱼的容器内,分别安设了6块不同条件的小方格,它们有的是放上了泥沙,有的则什么都没放,有的则放了桑树与泥土的混合物。

“最后发现,那些什么都没放的薄土层上反而有36只小河蚌苗,其他的都没有。这证明,小三角幼蚌适合在无土无泥无杂物的环境下生存。”一个多月后,沈志荣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小三角幼蚌的生存环境。这一发现,对人工培育河蚌具有关键性意义,沈志荣为此兴奋不已。

这36只三角蚌幼苗,对沈志荣来说,意义非凡。“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成批培育小蚌了!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我说的去做,不能有半点马虎。”1975年,沈志荣开始放手大干了,他一共做了6只网箱,按照上面的培育方法,将数万只小幼蚌放入其中进行培育。

“结果那些小幼蚌长得非常快,而且十分有趣……”沈志荣给我描述道,“开始用肉眼是看不到它们的,等稍稍长大一点后就可以看得见它们是啥样了。我们就一天一天地看它们长大,等长到指甲板那么大的时候,就不能再放在原来的网箱里了,必须放到江河中去。但马上又来麻烦了……你问啥麻烦?麻烦太大了!”沈志荣瞪着一对有神的大眼睛跟我说,看得出,那神情里藏着万千奇妙的育蚌秘密。

“你可不知,那几万只小蚌苗苗有意思极了,它们都在拼命地争着长大……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坏事了!”沈志荣像讲一个传奇故事似的给我比画道,“大千世界里,小小生物之间也有残酷的厮杀:我们的几万只小幼蚌遇到了一群小螃蟹!它们要吃小幼蚌,而且一吃起来,就是吃掉一大片!”

“这怎么办?”我跟着紧张起来,好像是发生了世界大战一般。

“我们赶紧把放置小幼蚌的网箱往上拉……可小螃蟹也厉害,它们也往上爬,然后再通吃一遍!”沈志荣长叹一声,如拿破仑遇上了一次滑铁卢战役。

“其实后来我们还是留下了第一批蚌苗多达8万只,可以说都是从小螃蟹嘴里抢回来的!”沈志荣说。

这是1975年的事。1975年沈志荣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培育三角蚌。第二年的1976年,他培育的人工小三角蚌多达200万只,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名。其实这个数量也超过了当时的日本,只是当时沈志荣还并不知道,那时国门尚未打开。最让沈志荣激动的是他和几位村上的人挑着装满珍珠的担子,第一次到上海卖珍珠,一下给水产大队拿回了几十万元的现金。“那回全队人高兴得都要跳起来!”沈志荣说。

那会儿,别说雷甸大队,就是德清县的领导也很少人见过那么多现金!

沈志荣的“珍珠人生”后来便是一次又一次地“放卫星”——给他自己也给德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精彩篇章。比如他把整个德清的珍珠产业推到全国第一,让许多只知莫干山不知德清的亿万人从此知道了德清;又把中国珍珠产业推到了世界第一,让“邻居”的日本国大为尴尬并由衷产生敬意。他在转制中力挽狂澜、泪洒故土的心路历程,正是中国农民从农耕生产方式蜕变到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千年跨越”那般酸苦甜辣。他所创造的著名品牌和集团企业“欧诗漫”成为德清第一个上市公司,该公司至今仍然是全国珍珠行业中的龙头“老大”。他一生为中国的珍珠和德清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真数不太清!”沈志荣又一次谦逊地笑了。

新冠疫情发生前后,我曾两次去见过沈志荣和到他的欧诗漫总部,看到的景象依然是热火朝天、生意兴隆。“七十古来稀”的沈志荣依然挺着直直的身板,走路“嗖嗖”生风,犹如小伙子一般。

“我们德清人都是这个样!”在我向他讨教“奥秘”时,沈志荣笑眯眯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今天所看到的欧诗漫也非30年前初创时的那个样,它强大到已经有了自己的珍珠产品和产业与销售市场的专业科学研究院;人工养蚌育珠的他们现在每月要推出数个纳米新产品和时尚的新款式;一颗硕大且全天候闪闪发光的珍珠与欧诗漫也早已成为德清的“名片”……

是呵,沈志荣身上所体现的创业精神、敢闯精神、务实精神和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的精神,就是德清精神最具体、最生动的实例。

“中国珍珠王”因此受到德清自己人和全国同行乃至世界同行的赞赏。

从一颗珠子上,我们也看到了整个德清人的光彩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