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天下文人的梦,亦是杜甫的梦。
而梦,偏偏是用来破碎的。没有谁,会活在梦中,也没有哪段现实人生,能让人完全入梦。
又偏偏,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入了梦。带他入梦的是一位叫作杨玉环的女子。她原是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的爱妃,只因武惠妃去世,唐玄宗太过寂寞,这位儿媳便入了唐玄宗的眼。
唐玄宗和杨贵妃恩爱如常时,李白还在长安。李白亲笔为她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自然,她是美的,美到让大唐天子魂不守舍,愿为她倾尽所有奇珍异宝,倾尽所有的情。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位深得圣宠的女子,让做了三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忘记了昔日如何登上皇位,又如何励精图治,才换来了今日的盛世太平。
当下,唐玄宗见到的只有海内升平、国民富足,以及眼前的美人儿。从此,唐玄宗开始“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当帝王不再关心江山,便会有朝中大臣替皇帝的江山“做主”。
唐玄宗十分信任朝中中书令李林甫,把一切政权托付于他,巩固了李林甫的地位和权势。在历史上,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专横跋扈、妒贤嫉能、闭塞言路之人。当朝中忠臣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奸佞之臣便大批地涌上来。王鉷、杨国忠、陈希烈等人,皆是当朝红人。
天宝五载(746),李林甫为剥夺太子储君之位,组织了一场刺杀东宫近臣和亲友的大案。在此案中,太子妃的兄长韦坚被流放,不久又被令自裁。左相李适之,先是罢相,后又改授太子少保,再又被贬为宜春太守,直到服毒自尽。杜甫的好友李邕,也在此案件中被刺杀。杜甫的另一位好友,给事中房琯被判逐出京城。
天宝五载深秋,杜甫来到了京城长安。这里是人文荟萃、贤达如林的地方。李白曾来到此地,留下盛名后远走他乡。如今,杜甫来了,他亦要留在此处,将盛名留下,将满腔的热血留下。
杜甫踏进长安城,只见车水马龙、宫殿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座规模宏大的京城,西北开远门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安西,是指西域。此路是丝绸之路要道。其九千九百里,正暗示了大唐盛世疆土的辽阔。
初来长安,有人说此时杜甫常去汉中王府、郑驸马处,他的名声早已誉满京城。也有人说,杜甫初至长安,承受着无亲无故的孤独与寂寞。事实上,杜甫游历十多年,长安城中又有几位好友在朝为官,他的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那年除夕,杜甫豪情不减,写下了《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其慨然态度仍有昔日的乐观与激昂之情。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有人说,此诗是杜甫与好友一起狂饮高歌、赌博欢娱、放浪形骸之作。也有人说,这是杜甫一个人失意时偶然所作。此诗为他的意想之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那时的杜甫心境如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杜甫并不会独自沉郁,他有书,有酒,有诗,还有让他值得四处游玩的长安。
在长安,杜甫真正爱上了酒,也开始为喜欢饮酒的人赋诗。贺知章、李琎、李白、张旭等,都出现在了他的笔下。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在诗中写下了同时期在长安生活过,又都嗜好酒,且豪放、旷达之人。杜甫将笔下八个人称为“八仙”,八位酒仙的神态、性情、醉态,寥寥几笔,皆已活灵活现。王嗣奭评价此诗称:“此系创格,前古无所因,后人不能学。描写八公,各极生平醉趣,而都带仙气。或两句,或三句、四句,如云在晴空,卷舒自如,亦诗中之仙也。”
杜甫对自己的诗自信,对自己才学更是自信。他骨子里的狂傲如他写过的酒中仙,在洒脱中自有法度。他坚信,长安是他永不会醒来的梦。这一次,他只要正常发挥,便可一步登天。
天宝六载(747),唐玄宗开设制科考试,诏令“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意思是,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便可入京考试。这一制科制度,给了杜甫更大的自信心。当他满怀雄心壮志、兴致勃勃地想要抓住这次大好机会时,却不曾想原来所谓的“幸运”,不过是一场巨大的笑话。
李林甫对这次科考出手了。
如今的朝廷,放眼望去,皆是李林甫这一派系的人。当唐玄宗求贤若渴,渴望招揽天下有才之士时,他又怎能让不好掌控的人入朝为官?
李林甫最记恨有才之士,因为这些人往往心怀大志,不识“礼度”。他们为了江山,为了百姓,会冒死进言。他们不受利益**,一心忠于朝廷,而李林甫这些奸佞之臣的阴谋与野心,正是他们弹劾的对象。
有志之士,贤达之人,对李林甫来说,太危险了。他必须要让这些人远离朝廷,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
杜甫笔下所盛赞的贺知章、李白、李邕等人,皆遭到过李林甫的排挤或暗杀。如今,杜甫也要在李林甫的手中栽跟头了。
三十多岁的杜甫,在书中自是见惯了你争我斗的腥风血雨,他来到长安,应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然而,当不公、阴谋,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他仍是无法接受。这一刻,他所有的心理准备,所有美好的理想,都悉数破碎了。
破碎的,还有唐玄宗,还有盛世的大唐,还有万千的百姓。
历史总是在重复地上演,人也总是在做着重复的梦。入梦,醒来,浮上去,沉下来……
即使翻遍史书,即使通达世间所有学问,此心还仍是在渴望着什么。明知它是假的,最终是要破碎的,可还是忍不住地相信,自己会是史上的“万一”。
长安,盛唐,是史上的“万一”。
但都没能逃过沉下去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