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1 / 1)

常人,知己难求。诗人,往往有诸多知音。

前有管仲与鲍叔牙、蔺相如和廉颇,后有晏几道与黄庭坚、王安石与欧阳修(两人虽政见不同,但友谊深厚)。即使再后来沉默、沉郁的纳兰容若,亦是有顾贞观、张纯修、姜宸英等诸多知己好友。

他们往往一边在诗词中大写特写知己难遇,一边又与知己把酒言欢、醉饮风月。胸中情意,或许并非每位朋友都能懂得,但至少,在几行小诗中,在花间云下,皆可互诉深情。

杜甫在齐赵,结识了苏源明、高适等好友。他视他们为知己,与他们一起打猎、饮酒、作诗。那时,杜甫过的是快意人生,有酒有诗便敢于**天地间。当他娶妻生子,为了生活不得不低头时,他需要知音来唤醒他的疏狂,扶直他的腰杆。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遇见了早已名扬天下的李白。

这一年,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四十四岁。此时的李白,已是不惑的中年人。这些年,李白过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生活。他因为刚直不阿、狷狂的性子得罪权贵,不得不离开长安。一时间,李白由皇帝钦点的“翰林待诏”,成为“赐金还山”的失意之人。

其实,李白未必不明白权贵的不满,他只是不愿收敛锋芒而已。如果杜甫要立志做一个“仁”者,那么李白则想成为一个传奇。他的一生,无一不是为了这个目标在努力。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了留名,他酷爱饮酒,甚至“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酒更是饮出了千秋万代,饮出了万古情愁。

所以,李白在当朝,也是颇有盛名的。而他的盛名,也自是落在了杜甫的耳朵里。当杜甫和李白相遇,他们一见如故,如遇知音。

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了杜甫,他无须再邀明月,杜甫便是他的明月。

杜甫和李白一样,都渴望辅佐君王,成为帝王之师。两人不一样的是,杜甫喜爱吟诗作赋,而李白喜欢寻仙访道,喜欢剑术。

李白自幼习剑,以侠自任。离开长安后,他过着游侠般的生活。事实上,自开元盛世以来,游侠之风一直在大唐盛行着。而长安、洛阳等地,更是侠客们的聚集地。

杜甫很是欣赏李白的生活。在李白的感召下,他背起行囊再次出发。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单纯是为了博得盛名,而是为了过一段真正逍遥自在、寻仙访道的生活。

天宝三载(744)秋,杜甫和李白一起来到了梁州和宋州。据说,梁宋一带生长着传说中的瑶草。瑶草,是神话中的仙草,它能治百病,也可令人长生不老。为了寻找这株珍贵的草药,杜甫和李白来到了王屋山。此山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全真派所在圣地。

他们此番游历,也有寻仙访道之志。来到全真派圣地,又怎能不拜访真人?那时,道士华盖君是一位超凡脱俗的活神仙,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士。只是极为不凑巧的是,当他们登上王屋山时,华盖君已羽化而去了。

昔游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

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

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

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

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

在杜甫的诗句中,极少写到求仙访道的生活。只是,当他与李白相遇,他的脚,他的笔,他的心,也不由得对仙道产生了兴趣。可见,李白对杜甫的影响颇深,而他也是真心地欣赏李白。后来,杜甫回忆这段游侠、寻仙访道的生活时,还写下过《遣怀》,以此来纪念这段热血沸腾的生活。

在梁宋,杜甫和李白还遇见了高适。旧友相见,杜甫十分高兴。他们一直登临西汉梁孝王的平台,一起到孟诸野湿地打猎,还一起在梁园畅游单父台。

昔游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

——《昔游》

太平盛世,富庶社会,才有了李杜二人浪漫、自由自在的生活。杜甫在这首《昔游》中,回忆起往日的游侠时光,尽是豪兴与潇洒。关于这段生活,李白也在诗中写道:“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

不只杜甫和李白是自由的,长安城中的权贵人士,包括唐玄宗和杨贵妃,亦是过着玉辇金鞭、良马既闲、丽服有晖的生活。

大唐盛世,其繁荣景象在历史上极为少见。所以,许多士大夫也认为,尧舜时代不过如此,孔子的思想也不足为奇。他们以古观今,以为这样的时代已不需要他们。他们只要不触犯权贵,不冒犯统治者,便可永远**下去。

没人讨厌富贵的生活,那又有谁会愿意打破这盛世繁荣呢?

士大夫们或许会放浪不堪,也或许会傲慢无视当局,但他们终究是品性良善、性情真诚的人。当权贵者如鱼得水、尔虞我诈时,他们在乎的却并非盛世的繁荣,而是自己和家族的繁荣。

痛苦使人觉醒,安逸却只会令人沉醉。如同杜甫和李白,他们沉醉于梁宋的景色中,纵横驰骋在草原上,醉心在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的盛况中,却全然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道理。

毕竟,他们是为了理想,才如此纵情肆意、放纵风流。

冬天时,高适南游楚地,李白和杜甫一起去往齐州。

在齐州,李白到了紫极宫,领受北海高天师的道箓。杜甫却决定去北海拜访太守李邕。李邕是大唐文艺界中极为知名的书法家。同时,他的文章和给庙宇写下的碑文等,亦是著名的。杜甫慕名而来,却见李邕家拜访者众多。他在众人中得到了李邕的赏识,他们一起游历了下亭和新亭。对于李邕,杜甫也曾赋诗盛赞。他在《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中写道: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

杜甫虽有疏狂的性子,但他却并非傲慢之人。他不似李白,有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狷狂与不可一世。他笑傲王侯,睥睨世俗,自称是酒中仙,也是偶临凡间的谪仙。

杜甫喜欢称赞他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将此地风光、古人、文人等盛赞一通。杜甫也喜欢李白,对他更是写下不少盛赞的诗。当他们将要分开,杜甫胸中不免有些怅惘。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有人说,这首诗作于杜甫与李白再次相遇后,也有人喜欢把这首诗补于这次离别之后。无论此诗写于何时,杜甫和李白依旧是仕途失意,丹砂未炼成,亦未成仙的凡间人。他们痛饮狂歌,如此放纵自己,如此空过时光,到底是为了谁?

杜甫开始思考人生,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昔日,他是一心怀有报国之志的男子,今日却成了一无所成,连胸中抱负也失去的人。

不得不说,与李白四处游**,确实过着难得的快意人生。可人生,不仅仅只有快意,还需要重新燃起希望,过更为有意义的人生。

李白可以举杯邀明月,有月相伴便有了知音。杜甫的知音,却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与他有共同理想、共同喜好的人。

李杜二人,一人是高山,一人是流水。他们纵算相遇、相知,却永远不会走在同一条路上。

可是,他们又能奈现实如何?也只剩下飞扬跋扈,痛饮狂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