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是法国机械工程师吉拉德从青少年时代起的一个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在努力。其实在他之前,世界上已经制造出了一辆车,是在1799年由法国陆军工程师居纽奉陆军大臣舒瓦瑟公爵的命令而研发出来的。
当然,这辆车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汽车不是一回事。这辆车用粗木做车架,装有三个车轮,前轮既是驱动轮,又是转向轮,司机可以通过一个双把曲柄控制方向。这辆车用蒸汽作为牵引动力,被称为“大板车”,主要用来运送军火。
“大板车”的缺点非常明显。由于其锅炉太大,车体笨重,难以操纵,在试车时就曾撞倒过一堵墙。1801年,“大板车”更是闯了大祸。这一年的某一天,英国人特里维西克开着它去吃饭时,把它停放在了一家小饭店门前的棚子里,没想到它最后竟然因为锅炉烧干而引起了火灾。大火让这辆车彻底报销,还烧毁了一座房子。
吉拉德充分吸取了前人造车失败的教训,认为前人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论指导而只是在瞎干、蛮干,失败就在所难免了。于是,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吉拉德潜心研究关于机动车制造的理论。他的研究非常细致,比如哪一种材料最适合制造汽车,他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
然而,就在吉拉德不厌其烦地推敲各个环节时,1886年1月29日这天,一个名叫卡尔·本茨的德国人却制造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辆汽车并取得了专利!这位火车司机的儿子,利用高压电火花为发动机点火,安装了汽化器,使用了**燃料,并用前轮控制方向,使得现代汽车的核心结构就这样被发明了出来。很快,本茨车投入批量生产。1886年1月29日这一天也被定为了“汽车诞生日”。
而吉拉德一辈子也没能实现其梦想,他的梦想一直停留在了一堆图纸上。直到去世前不久他才醒悟过来,然后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上没有被计算到最完美、最精确的事物,上帝也从来没有把万无一失、一切到位的福分赐予人类,你必须去行动,你总要去实践,总要在差不多的时候,赶紧迈步前行,否则只会在自己的圈圈里打转。”
吉拉德去世后,有人发现了他所写的关于制造汽车的理论和一部分图纸。根据这些理论和图纸,研究者发现,如果吉拉德能在自己的理论和图纸的指导下去制造汽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肯定能在1886年1月29日之前诞生。遗憾的是,世界上没有“如果”!
无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梦想,无论你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无论你想收获什么样的成果,你都必须迅速迈出实践的步伐。只有你去真正落实了,才有可能产生你想要的结果。如果都像吉拉德这样,即使理论研究得再完美,梦想也只是空想!这启示我们:天下事并非是在人们的头脑中计算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做出来的,有播种才会有收获,有行动才会有结果。
无论你身处哪个领域,如果你想要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必须像种粮食那样,把种子播种下去,然后在需要除草的时候除草,在需要施肥的日子施肥,在该除害虫的时候除害虫,然后才会在丰收的季节迎来大收获。如果你只是空想如何种粮食,而没有实际行动,那永远等不到丰收的季节。
如果你想成为你所在领域里最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播种下最多的种子。这就是成功学理论里的一条法则,叫“种子法则”。怎么理解这条法则呢?请继续往下看。
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每棵正常的“成年”苹果树每年大概会结500个苹果,每个苹果里平均有10颗种子,因此,一棵“成年”苹果树大约会有5000颗种子。然而,种子的数目如此庞大,但为什么苹果树的数量增加得却没有那么快呢?原来,并非所有的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它们中的大部分往往会因为种种的原因而半路夭折。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要想胜任工作、获得成功,就必须经历多次的尝试。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律,也被称为“种子法则”。
“种子法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应聘者参加20次面试,才有可能得到一份工作;用人单位组织40场面试,才可能聘用到一名合格的员工;跟50个人逐个洽谈后,才有可能卖掉一辆车、一套房子或者一辆游艇;交友过百,运气好的话,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知心好友。
这启示我们,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播撒种子最多的人,是那些敢于尝试、积极行动次数最多的人。换言之,“播种”越多者越容易收获果实,行动越多者越容易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