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没有谁能阻止你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直在努力(1 / 1)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成功不可能降临你身上;即使你去行动了,但行动得太少,也很难让成功青睐你;只有你在正确的方向上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比别人多做一点正确的事,经年累月下来,你才会成为命运的幸运儿,脱颖而出,成就自我。

某意大利歌剧团在经理加洛·罗希的带领下,来到巴西进行巡回演出。为了吸引观众,加洛·罗希聘请了巴西著名音乐家、指挥家莱奥波尔多·米盖尔担任乐队的指挥。整个乐团,除了指挥,乐队的其他成员都是意大利人。

没想到,由于种种原因,剧团的首场演出效果不是很好,表演上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引来了当地媒体的尖锐批评。负面消息传来后,乐队里的意大利成员都很不开心,认为首场演出不太成功,完全是态度傲慢、才能平庸的巴西籍指挥莱奥波尔多·米盖尔造成的。

面对指责,米盖尔当然毫不示弱,马上在当地报纸上公开声明说,首场演出不太成功,完全是那群自满、懒惰的意大利乐手的错,他们居然还对他出言不逊,他决定从即日起退出该巡回演出。

巡演的第二场要在当天下午上演,但门票在昨天之前就卖完了,印有剧目《阿依达》的节目单也早已印发了。当巴西观众在报纸上看到米盖尔的公开声明后,都对剧团里的那些外国人很不满,认为意大利人对米盖尔不敬,就是看不起巴西人。结果在第二场巡演的幕布还没有拉开前,剧场内就已是一片混乱,许多观众都嚷着要退票。

现场主持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观众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大幕拉开,原来的指挥助理代替米盖尔站在了指挥的位置上。没想到,台下的观众马上又群情激愤了起来,原来大家从节目单上得知,这名指挥助理是意大利人,所以观众要把他轰下台。

指挥助理和剧团经理罗希商量了一下,便下了台。罗希以前也当过指挥,所以他想自己亲自上阵。因为自己的名字没在节目单上,他觉得大概能过关。没想到,他换好礼服后,还没走上指挥台,就有观众认出他来,知道他是剧团经理,同时也是意大利人,所以罗希也被轰了下去。罗希明白,现在只有找来一个巴西籍指挥,才能让快要失控的巴西观众的情绪平息下来。可要想立刻找来一个熟悉整场歌剧的巴西籍指挥很困难。想到这里,罗希烦躁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罗希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旁边有人跟他说:“经理,让这个人试一试吧,节目单上并没印他的名字,台下的观众们也都不认识他,但是,整场歌剧的曲子他都记得!”

这个被推荐的人是坐在乐队后排的一位年仅19岁的大提琴手。这个年轻人坐的位置是如此的不重要,以至于有人跟他说:“反正你坐在最后一排,只需要在演出过程中适时地拉几下琴即可,甚至你在演出时出去看一圈这充满异域风情的夜景再回来,也没有人会发现乐队少了一个人。”

当然,这个年轻人从来没有溜出去过。现在,他就要被推上指挥台了。当他站在指挥台上时,观众把节目单翻得沙沙作响,但却根本找不到这个清瘦的男孩的个人简介。大家想,也许他是一名巴西人吧。于是,台下的观众渐渐安静了下来。

这时,年轻人突然把面前的乐谱合上了,然后开始指挥。见过这种做法的观众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人要凭着记忆去指挥。这一举动很快便震住了台下的观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只有《阿依达》的前奏在剧场中低沉、缓慢地响起。

这场演出非常完美。演出结束后,巴西观众得知这个年轻的指挥也是意大利人,但此时大家已被他的才华深深打动了,根本不再计较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了。这场1886年6月2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上演的歌剧在当时整个音乐界引起了轰动。这个晚上,一个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诞生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19岁的大提琴手一炮而红,并不是因为他大提琴拉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指挥得非常完美。

这个年轻人叫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托斯卡尼尼太幸运了,这么年轻就脱颖而出,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并没有太兴奋,而是微笑着说:“我不认为只是幸运。我9岁时就进入了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跟随卡里尼学大提琴,还私下里偷偷地学钢琴。我还私自组建了一支学生小乐队,自己担任指挥。在18岁时,我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大提琴班与作曲班。我的指挥功底主要是靠自学来的。为了能有一天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我一直都在努力。而这种努力,我已经坚持了十年,每天都在训练。”

托斯卡尼尼年纪轻轻就出人头地,但他告诉世人,自己能成功,靠的不是天赋,更不是运气,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这位用一支指挥棒就征服了19世纪整个音乐世界的现代指挥艺术的鼻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成功的真谛:我一直在努力!

没有谁能阻止你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直在努力。无数成功人士用成功事实告诉世人:要想收获真正的成功,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关键的秘诀不是运气,不是技巧,而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成长,一种每天持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