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就自己,实现理想,不但要懂得管理目标和时间,善于经营优势,还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心态良好,能从容面对压力,充满正能量的人。
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往往容易激动,导致乱说话,行为失控,因为一点小问题而酿出大祸。所以,不要带着坏情绪工作和生活,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做好情绪的主人,不做坏情绪的奴隶。
某连锁酒店供电系统的安装工程公开招标,莫洁所在的公司让莫洁负责牵头把投标用的标书做好,然后参加招标大会。没想到,标书重做了两次,依然不行。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的王总只好找莫洁谈话,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希望一次性把问题都解决了。
莫洁最近因为家庭问题心情十分烦躁,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跟她对着干,标书的事情,她认为都是其他员工工作做得不到位。所以跟王总沟通时,她一直抱怨说,投标文件里的“技术标”做得那么粗糙,完全是技术组的问题,他们还没有详细检查好就给她了,结果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报价标”其实已经反复调整过很多遍了,但里面有些数据出了问题,不能怪她;分配给她的几位新来的年轻人不但帮不上什么忙,还总是耽误事,让他们盖章、调文件格式,都弄得完全不符合要求;一直合作的那家复印装订社,机器质量差,员工干活不利索,标书装错了好几本……
莫洁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话里话外意思只有一个:虽然标书出了两次问题,但主要责任不在自己身上,都是别人的错。
王总见莫洁不但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还往外推卸责任,便有些生气地问道:“为什么同样是这批人,由别人牵头负责的标书文件就没有这些问题呢?”
莫洁有些不屑地说:“这个‘别人’不就是马璐吗?她跟招标单位关系特别好,标书怎么做都肯定能通过啊!”莫洁又指出,马璐也经常出错,只是王总不知道,比如哪次哪次……
看到莫洁还在为自己辩解,王总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让她不要再从别人身上找借口,而应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后来,王总把这次投标的事交由别人负责,而莫洁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能得到单独负责一个投标项目的机会。
莫洁将自己的坏情绪带到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她没有勇敢地承担责任,而是一味地抱怨别人,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最终她的工作受到情绪的影响,给上司留下没有担当的坏印象,使得自己的职业前途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坏情绪是我们努力奋斗路上的地雷,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受伤”。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可能遇到什么事情都心如止水,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当有坏消息袭来,自己忍不住要发火时,不妨先在心里默念10个数字,然后去想:“发火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发火是否会有严重的后果?”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就要强压怒火,或者到无人的地方再发泄出来。
对于正常的负面情绪,不用过多压抑,应当合理宣泄,否则积聚起来,危害很大。情绪的宣泄必须合理,有的人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着引起自己不快的人大发雷霆,这种不理智的发泄肯定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抱怨又常常与坏情绪相伴。在针对“职场抱怨”的某次调查里,有将近六成的人在每天的工作当中至少要抱怨一次,所抱怨的内容大多来源于自己的工作,坏情绪不仅会影响抱怨者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做事的热情,也会像病毒一样传播,给团队带来或大或小的危害。
自从来到现在这家中国500强企业担任制造总监后,张志出现坏情绪的次数大幅度增加了。张志是从一家国有企业跳槽到了现在这家民营企业的。与之前相比,他的职位提升了,工资涨了一大截,福利待遇更好了。
然而在这家民营企业干了一段时间后,他遇到了很多让他难以忍受的事情:与原来单位相比,这里的工作太多、太复杂、太烦琐,让自己整天都很累,压力很大;这里的管理也很不好做,保险制度也不健全;老板做的决定也常常和他的设想不一致。诸如此类,都让他满腹牢骚,坏情绪与日俱增。
有一次,张志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老板抱怨说:“您把我挖过来到这里工作,是让我干事业,还是让我做游戏呢?”
对于张志坏情绪越来越多的表现,老板其实也很不满,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多钱“挖”来的总监居然这么挑剔,没来几天,还没对整个企业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对企业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老板很不开心,想解雇张志但又心疼之前在张志身上的投入;留下他吧,又担心他的坏情绪会影响其他员工,让公司充满了负能量。
张志的坏情绪令自己无心工作,更糟糕的是,他的抱怨也引来了老板的抱怨。时间一长,由于两人没有沟通好,所以他们之间逐渐筑起了一道彼此不信任的无形的墙,最终让双方的雇佣关系破裂。
爱抱怨,喜欢挑剔别人,让自己越来越被坏情绪控制,这些都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学会做好情绪的主人,坚决不做坏情绪的奴隶。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