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压力,它能提升人的能力,同时也会给人增添烦恼。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工作中压力为零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跟压力相关的词都是比较负面的,比如疲倦、忐忑、焦虑、担忧、压迫等。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引发拖延的因素。
工作压力容易引起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进而引起拖延。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会让人们对工作越来越不满意。当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情绪后,除了抱怨和忍耐,就是渴望逃避,谁还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呢?巨大的工作压力还会带来一些身体变化,也会导致拖延。因为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入睡困难,身体修复能力差等。身体欠佳,精力不足,怎么能立刻行动呢?
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在抱怨压力大,从普通的文员到部门负责人,甚至到老板。如果能将这些压力分解或者转化,你的思维、感受、行为也可以少受压力的影响。
为了便于应对压力,我们把工作带来的压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周围同事带来的现实压力,另一类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虚构压力。
第一,来自周围同事的压力,让你仿佛深陷泥潭,没法高效工作。身边的一些同事可能会无意识地削弱你的能力,让你出现被动拖延的情况。有些人不是把错误归咎于你,就是使劲拖延,最后让你打扫战场;还有些人想显示自己精明能干,故意让你难堪,让你一边干着活,一边战战兢兢;另外一些人可能是负能量的人物,一有机会就对着你抱怨工作如何不顺心,弄得你也安不下心来干活。面对这样的环境,你并非一定要掉进他们的陷阱,你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内在环境。我们没法把握别人,但我们能控制自己。
二战中,犹太人在德国纳粹集中营中受尽了非人的虐待,在煎熬中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人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也被关进集中营。但是,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了家人,一定要活下去。他深受古代斯多葛派哲学观点的影响,相信人可以选择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始终相信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知道为什么生活,那么他就能懂得如何生活。维克多就这样支撑和鼓舞着自己。恶劣的生活环境和非人的虐待虽然痛苦,但没有吞噬他活下去的信心。他坚信,只要从内心把握住自己,总有一天可以跟家人团聚。他曾被先后关在几个集中营里,靠着这个信念的支撑,他最终活了下来,重获自由。
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一样,面对外在环境的巨大压力,你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消除压力的影响,坚定自己的决心。工作环境的压力再大,相信也不会比纳粹集中营更甚,既然维克多能靠这样的方法活下来,你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办公室内常常存在着看不见的斗争,如果你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这方面,自然导致精力分散以致无法对工作全力以赴。而如果你换一种视角和心态,就可以做到自我控制,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工作上。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要是换成这个心态,你还是觉得万般难耐,那你真要考虑换个工作环境了。
第二,在工作中,你所感受到的压力并非都是真实的,其中一部分是你自己虚构出来的。例如,你在头脑中将刚刚下达的工作任务困难化了,你认为新的工作流程会让你效率低下,等等。刚刚下达的工作任务,还没有开始做,你怎么就知道它到底有多困难呢?而工作流程总是在改善,只是你对旧有的、已经熟悉的流程念念不忘,不愿意改变而已。
在克服拖延症的培训班里,有一个姑娘,她说自己总是完不成任务的原因是整个部门的人都不喜欢她,让她工作起来困难重重。她的工作中有很多是需要同事配合的事情,可是她觉得那很麻烦,不愿去做那样的事。
她所在的整个部门有29个人,培训班的辅导老师请她写下29个人的名字,并让她举出这些人讨厌她的证据。结果她发现,可以确定的不喜欢她的只有3个人,而其他同事都没有对她表现出任何的不满,甚至和她配合得很好。于是这个姑娘不再相信“每个人都讨厌她”了。抛开这个虚构的压力后,她的工作更流畅了,和同事们的合作更默契了。随着这些变化,她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拖延的问题也缓解了。
我们头脑中那些虚构的压力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消除。当你把那些想象的困难当成真实存在的时候,不妨把它们具体化,比如,觉得某人对你有敌意,那你想想可有证据,他可曾真的做出伤害你的事。这样做,很容易就能发现它们的不真实。这个姑娘就是如此,她认为所有同事都讨厌她,因此她跟同事在协作时,会有拖延的情况发生。而当她相信事情不是那样之后,情况就有所改观,拖延得到了缓解。看来,针对我们头脑中存在的那些压力,真是要好好论证一下,把那些虚构的压力从你的脑海中剔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