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死,策划刺杀董卓的主谋司徒王允,自然成为朝廷的第一号人物,除了仍保持“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地位外,还得到“录尚书事”的特权,也就是掌管宫廷机要。
当然,他没有忘记亲密战友吕布的功劳。
没有吕布那雷霆一击,董卓不会毙命;没有吕布震慑所有卫兵的勇气,政变不可能如此圆满。历史开了个大玩笑,当年吕布杀了老上司丁原而得宠于董卓,如今他又杀了老东家董卓为自己铺就一个灿烂光明的前途。这位毫无原则可言的将军,如今炙手可热,先是被授“奋威将军”之头衔,又被封为“温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待遇与“三公”相同。
新朝廷的权力落入王允与吕布之手,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王允很得意,他一手把董卓拉下神坛后,仿佛自己也站在高高的神坛之上,俯视大地,笑傲江湖。是的,他有足够的理由笑傲江湖:什么关东群雄,袁绍也好,袁术也罢,公孙瓒、刘表、曹操这些人更不必说了,你们连董卓的一根汗毛也没伤到,是我王允诛杀逆贼、再造汉室,此等功劳,岂非周公再世,霍光重生?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各路军阀匍匐在他的脚下,文人们书写肉麻的诗文歌功颂德,他的伟大功绩将永铭于史册。这一点,他并不怀疑。
可是王允听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这是一声叹息。
发出这声叹息的人,是一位名满天下的文士,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在董卓死的那天,蔡邕正好去拜访王允,得悉董卓被吕布刺死的消息时,这位文人显然缺乏政治敏感,他先是惊愕了一下,继而发出一声叹息。
这声叹息,断送了他的性命。
王允怒不可遏,跳起来指着蔡邕的鼻子骂道:“董卓乃是国贼一个,差点颠覆汉室,你身为朝廷大臣,理应同仇敌忾才对,岂料你居然对老贼之死感到痛心。你一定是董贼的同党!”骂完之后,马上命人把蔡邕这个反动派抓入监狱。
蔡邕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那么蔡邕听到董卓之死后,为何会叹息一声呢?原来,别看董卓是个武夫,他上台后为了讨得虚名,对知识分子倒是十分敬重,还为当年受迫害的清流党人平反。蔡邕并非董卓同党,只是认可董卓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故而有了那一声叹息。
同情反动派的人,必定是反动派。这是王允的逻辑。那么,这种逻辑对不对呢?应该说,不全对——难道董卓没死的时候,王允就不曾干过违心的事吗?就不曾对董老贼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吗?当初的他为何没有今日的大义凛然呢?
蔡邕被抓入大牢,扣上“董卓帮凶”的大帽,判处死刑。这一年蔡邕六十岁,已是风烛残年,他本是一介文人,偏偏被架上政治的马车,竟沦落到身陷囹圄的境地。只是他尚有一事未了,那就是还没有完成《汉记》(即《东观汉记》)这本历史巨著。
蔡邕向王允低头认罪,承认自己不应该同情董卓。但是,他接着说:“古今大义,我也常念叨在嘴上,岂会背叛国家而袒护董卓呢?若能免一死,我愿意接受黥首刖足的刑罚,继续写完《汉记》。”此时此刻他一定想到了司马迁。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一书,遭到腐刑的摧残后,仍忍辱负重,以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这部旷世史学巨著。蔡邕恳请王允大发慈悲,只要能让他继续完成《汉记》,刺字断足亦在所不惜。
蔡邕名重一时,连董老贼对他都敬重有加,却因为一声叹息被判死刑,这岂不是天大的冤屈吗?许多人站出来帮蔡邕说话,包括太尉马日磾。马日磾特地去拜会王允,为蔡邕说情:“蔡邕是旷世逸才,对汉家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完成《汉记》一书,此书势必成为一代巨典。再说了,他的罪行真是微不足道,您要是杀了他,恐怕会有失众望吧。”
不就是叹息一声嘛,又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事,犯得着大开杀戒吗?
马日磾不提写书的事还好,一提写书,王允马上跳了起来:“以前汉武帝没杀司马迁,这才使他那本充满毁谤之辞的史书流传后世。现在国运中衰,要是让蔡邕这个佞臣有舞文弄墨的机会,我等岂不是又要受他嘲笑诽谤吗?”
蔡邕必须死!
如果蔡邕只是写写书法,玩玩音乐,王允还勉强能留他一条性命。可是这个老头苟全性命居然就是为了写他的狗屁《汉记》,这还了得?没看到司马迁把汉武帝干的坏事都一一记了下来吗——留你蔡邕一条小命,岂非也要让你学那司马迁?
一声叹息,一册《汉记》,把蔡邕推下死亡之谷。
蔡邕死了,被杀于狱中。
马日磾暗地里骂了一句:“王允这家伙大概会断子绝孙吧。”
蔡邕叹息一声都不免被杀,那么董卓的那些死党与手下悍将呢?
吕布说,该杀。应该把董卓的部将统统杀掉,一个不留。
偏偏这个时候,王允倒要仁慈了,他一口拒绝:“这些人无罪,不能杀。”
一声叹息的蔡邕罪大恶极,放火烧了洛阳城、四处烧杀抢掠的凉州将领们倒成了无罪。
王允在打什么算盘呢?
他打的算盘叫政治平衡。
自董卓死后,吕布一跃而成朝廷第二号人物,王允虽视其为亲密战友,心里却也对他有所防备。怎么防呢?王允采取双管齐下的方针:其一,恢复帝国名将皇甫嵩的地位,授车骑将军,车骑将军的待遇与“三公”相同,这是在朝中制约吕布;其二,利用董卓旧部,在朝外制约吕布。
这就叫平衡术。关键是,王允玩得转吗?
吕布要杀董卓旧部的建议被否决了,心里不是滋味,又提一个新建议:董老贼被没收的财产那么多,不如赏赐给三公九卿及诸将校——说白了,吕布也想分一份。
王允还是一如既往地否决了,他的理由是:那帮文武大臣,个个尸位素餐,何功之有,也配赏赐吗?
自己的建议屡屡被否,吕布心情很不爽,对王允的独断专行与傲慢也很有意见。好在他对现在的地位相当满意,并没有刻意去挑战王允的权威。
人在取得成绩的时候经常得意忘形,王允就是这样的人。
刺杀董卓后,王允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认为自己真是太厉害了。关东群雄那一帮人,喊打喊杀的,光打雷不下雨,徒有虚名。他身处狼穴,与豺狼为邻,却能拨云见日,斩奸除恶,此中勇气,岂是常人所及呢?在王允眼中,天下没有英雄,自己是唯一的英雄。他自认为是正人君子,疾恶如仇,所以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的意见,连吕布都说不得,遑论他人?久而久之,部属对他也失去了信心。
对王允来说,如何处置董卓的凉州兵团确实是一个重大问题。
偏偏在这个问题上,他举棋不定,反反复复。
此时董卓旧部分驻于关西各地,人数庞大。董卓被杀后,他手下的将领惶惶不可终日,靠山已倒,大柱已倾,等待自己的命运将是什么呢?朝廷会怎么对待他们呢?大家心里都没底。他们迫切希望得到一块免死金牌。
王允想到,如果发布一道朝廷赦令,就等于给了他们免死金牌,压在他们心头的大石或许能落地。
赦令要以皇帝的名义发出,皇帝只是摆摆样子,决策者当然是王允。
当王允要签署这道赦令时,他忽然迟疑了。当初吕布说要杀掉董卓旧将,王允的回答是,他们是无罪的。既然是无罪的,何必要赦令呢?赦令不是只针对有罪的人吗?如果下达赦令,岂不是宣布董卓的部将们统统都是有罪的,岂不是令他们更加惶恐不安吗?
好吧,你们统统无罪,不需要赦令。
统统无罪!凉州将领们总算松一口气,但惊魂刚定,恐惧又袭来:王允下令,解散凉州兵团!
既然无罪,又要解散凉州兵团,你王允到底唱哪门子的戏!
这件事,说来话长。
王允诛杀董卓后,自以为做到了群雄做不到的事,愈发自命不凡,他怀着雄心壮志,希望可以重塑朝廷权威,结束全国割据纷争的局面。在他看来,朝廷号令不行于关东,都是董老贼倒行逆施的结果。如今老贼被杀,关东群雄自然得回到朝廷的怀抱。现实却给王允扇了一记耳光。他获悉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作战中身亡的消息后,便派遣金尚出任兖州刺史,哪知曹操捷足先登,丝毫不给朝廷半点面子,把金尚打得落荒而逃。
王允困惑了。为什么董卓死了,关东群雄与朝廷的对峙还没有结束?
他思前想后,研究时局,得出一个结论:董卓虽死,他的军队尚在,还驻扎在各险关要隘,与关东群雄相持的局面并没改变。
王允自认为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只要把凉州兵团全部解散,结束与关东群雄的敌对状态,袁绍、曹操这些人还有理由拒绝服从中央吗?
为了江山社稷,王允决意要解散凉州兵团。
此议一出,王允又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反对说:“凉州兵团与关东联军对峙已久,现在解散,弃守险关要隘,若关东联军趁机杀进来,凉州将士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这必定会引起恐慌,结局难以想象。最好的办法,是任命皇甫嵩为凉州兵团统帅,以皇甫嵩的能力与威望,必定能安抚众人。”
让皇甫嵩接管凉州兵,确实是一步好棋。要知道董卓在政变之前是皇甫嵩的部下,凉州士兵一定乐于听从老上司的指挥。
然而,王允却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关东联军在反董卓的立场上与我们是一致的。如果派皇甫嵩安抚凉州兵团,关东联军会怀疑我们结束对峙的诚意。绝对不行。”
话虽冠冕堂皇,我还是深深地怀疑王允别有企图。
凉州兵团是一支强大的武装,这支武装无论落入吕布之手还是皇甫嵩之手,对王允都是巨大的威胁。甚至可以认为,谁控制了这支军队,谁就控制了关西。皇甫嵩是常胜将军,吕布是沙场宿将,都是打仗的料。王允是文官,他控制不了这支军队,只有解散凉州兵团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心里最没底的,是凉州兵团的将领们。
他们作为董卓的帮凶,在董卓死后人人自危。王允既不发布赦令,又要解散凉州兵团,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王允的真实目的是要血洗凉州兵团。
凉州诸将慌了,他们在洛阳、长安一带无恶不作,王允自命清高,血洗并非不可能。大家议论纷纷,拿蔡邕来作例子:“蔡邕只不过受到董公厚待,就受牵连而被处死。朝廷不但不赦免我们,还要解散部队。今天是要把我们解散,明天我等就成案桌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对凉州将士来说,保命是首要的事。于是乎凉州诸将都加强对自己军队的控制,严阵以待,倘若王允真要血洗凉州兵团,就拼个鱼死网破。
说实话,王允真没想要血洗凉州兵团,只有一个人,他是绝不会放过的。
这个人便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他是凉州兵团除了董卓之外的二号人物——现在成了头号人物。
王允认为,要摆平凉州兵团,首先就得干掉牛辅。于是他以皇帝名义发布一道诏书,诛杀牛辅。
王允把这件事交给吕布去办,吕布派李肃进攻陕县,务必捕杀牛辅——李肃就是在刺杀董卓过程中,刺出第一戟的好汉。好汉归好汉,打仗水平稍欠火候,不仅没干掉牛辅,反而被杀得大败而回。吕布大怒,把李肃当场斩首。
牛辅虽然打了胜仗,但还是在劫难逃。
有一天晚上,兵营忽然发生骚乱。牛辅大惊失色,以为军队哗变,吓得面无人色。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以前牛辅身居高位时,部下都抢着拍他的马屁;如今他已是惊弓之鸟,在随从眼中,他的头是黄金打造的。就在他逃离大部队时,身边的随从趁他不备,手起刀落,砍下他的脑袋,然后去吕布那儿领赏了。
牛辅被杀的消息传来,凉州诸将惊呆了。牛辅的部将李傕心里没底,他弄不准,新朝廷究竟是只清算牛辅一人呢,还是要一个一个清算呢?他想了个办法,派人前往长安拜见王允,请求得到朝廷的正式赦令。
看到平素威风凛凛的凉州将领,如今成了惊慌失措的落水狗,王允不禁有种飘飘欲仙的快感,这是一种权力的快感。王允紧绷着脸,以威严的、傲慢的、不容挑战的语气答道:“一年之内,不可以有两次赦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一年正月时,新春到来,万物更新,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当时还独揽大权的董卓心情大悦,遂代表皇帝下了一道大赦令。一般来说,朝廷确实不经常颁发大赦令,但是王允以此为理由,明显只是找借口,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哪有一成不变的定规定矩呢?
王允拒绝颁布赦令。这下,李傕更加害怕了。
他心灰意冷,打算把部队就地解散,自己回老家种田算了。
如果不是一个人及时出来制止,李傕大概真的当农民去了。
此人姓贾名诩,是李傕手下的讨虏校尉。
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谋士之一,此时是凉州兵团的一名中级军官。贾诩只用了一句话就改变了李傕的决定,他说:“将军要是解散军队,一走了之,王允不必派一支军队,只消一名驿站长就可以把你生擒了。”
李傕心底里也不想解散部队,听贾诩这样说,他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赶紧请教:“那该如何是好?”
贾诩显然已深思熟虑,他不慌不忙地答道:“将军手握重兵,不如引兵西向,进攻长安。事情若成,便可坐镇京城,控制天下;事情若不成,再逃也不迟。”
何必马上逃呢?打不赢再逃不行吗?
李傕茅塞顿开,紧握贾诩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就这么办!”
他一声令下,数千名凉州士兵浩浩****,杀奔长安城。
王允的做法很奇怪。
他既不发给大赦令,又要解散凉州兵团,不把虎狼之师逼反才怪呢。大约是牛辅的死给了他信心,在他眼中,此时的凉州兵已是群龙无首,难不成还能翻江倒海?
人要被逼急了,确实能翻江倒海。
李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一路向西,队伍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驻守各地的凉州兵,对朝廷的政策十分迷惘,对自己的前途十分悲观,见李傕振臂一呼,索性都豁出去了。杀入长安城,或许倒是生路一条呢。叛军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到了长安城下竟然有十万之多。
可怜长安城的百姓,刚为董卓之死而欢呼,如今又要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
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叛军,王允傻了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追究他们的罪行,他们倒造反了?
王允错就错在政策不明朗,而且居功自傲,听不得他人意见。
其实王允尚有回旋余地,倘若他请出车骑将军皇甫嵩收拾残局,说不定可以化解兵灾。皇甫嵩在凉州多年,凭他的崇高威望,也许可以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王允又一次把他晾在一旁,自以为凭借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及吕布的骁勇善战,对付叛军完全不成问题。
确实,长安城防特别坚固。在东汉一百多年里,长安多次面临羌人的威胁,却从来没有被攻陷过。
只是,一百年未被攻陷,并不意味着这次能挺得过去。
叛军围城八天,双方陷入僵持。
到了第九天,局势急转直下。
吕布手下一批官兵哗变,打开城门,叛军一拥而入,进长安城后,烧杀抢掠。吕布试图把叛军赶出城,可是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再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吕布带着数百名精锐骑兵,打算突围而去。尽管他一生反复无常,这回倒是很仗义,没有忘掉亲密战友王允。
王允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叛军,一脸颓然。对吕布的催促,他无动于衷,只是淡淡地说:“主上年幼,能依靠的人只有我,如今大难将至,我要是跑了,于心不忍。”
王允有很多缺点,他刚愎自用,眼高手低,才不配位,但能从容赴死,亦不失大汉忠臣气节,算是一条汉子。
吕布只得扔下王允,自己杀出重围,逃命去了。
叛军大开杀戒,总计屠杀军民超过一万人,长安城内大街小巷堆满尸体。
王允带着小皇帝刘协,逃到宣平门,被李傕追上。汉献帝刘协虽年幼,仍鼓起勇气斥责李傕说:“你们放纵士兵为所欲为,究竟想干什么?”
李傕毕竟没有董卓的霸气,对小皇帝还算客气,叩头行礼说:“董卓为陛下尽忠,却被吕布所杀。臣等前来,是为董卓报仇,并非造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时候,小皇帝又能说什么呢?
又是一场大清洗。
王允被叛军逮捕后处死,妻子儿女无一幸免,成了陪葬品。王允的亲信宋翼、王宏,司隶校尉黄琬等人也被处死。
此时距董卓之死,还不到两个月。
经历一个轮回后,舞台上的角色变了,可戏还是那出戏。
董卓已经死了,却阴魂未散,曾隶属于他的将领粉墨登台,把控朝廷。李傕成了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三人共同主持朝政。皇甫嵩虽然挂了太尉的头衔,但没有实权,不久后就被免职,他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
王允之死,意味着朝廷与地方军阀和解的希望破灭了。
朝廷与州郡对峙,军阀与军阀厮杀,帝国的分裂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