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下半场:东汉王朝 与光武帝刘秀有关的人和事儿 他若不被杀,东汉开国皇帝就没刘秀什么事了(1 / 1)

01

据《后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当中,最有出息也最出名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然而,如果把刘秀叫作牛人的话,他哥刘縯其实比他更牛。

刘縯虽然和刘秀是一母同胞,但兄弟俩性格迥异。刘縯“个性刚毅,慷慨有大节”,喜欢结交豪杰,不惜倾家**产。作为弟弟,刘秀则稳健得多。他们都加入了推翻王莽的起义军行列。

实际上,刘縯等人并非革命的先行者,先他们揭竿而起的是著名的绿林军。而且绿林军中的两支最强队伍新市兵和平林兵,已经发展到了南阳。

在当时,虽然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但官军依然很厉害,任何一支起义军都无法单独与之抗衡。

刘縯明白,他的队伍虽然有七八千人,但与官军是没法比的,稍有不慎就会被吃掉,便想与绿林军联合,共同对付官军。

刘縯派去联络的人叫刘嘉,是他的族兄。新市的绿林军首领名叫王凤,平林的绿林军首领名叫陈牧,他们也有这个想法,愿意与刘縯合作,于是双方合军一处,共同对付王莽。

02

义军一联合就打了个大胜仗,攻克了唐子乡(在今河南),接着向棘阳(在今河南)进攻。

棘阳却不那么好打。棘阳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丘赐,他们率十万官军拼命抵抗,在位于今河南邓州的小长安截住了起义军。

那一天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官军又占据了有利地形,加上熟悉环境,打起来非常顺手,起义军猝不及防,简直毫无还手之力。

一场混战下来,刘氏数十个同宗兄弟战死,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起义军急忙退守棘阳,甄阜、梁丘赐却紧追不放,意图全歼起义军。

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新市、平林两军怕了,急于向南逃,不然就逃不掉了。

刘縯和刘秀也急了,千万不能让他们离开,否则咱们更势单力薄,更容易被官军吃掉。

关键时刻,一支五千人的下江兵出现在眼前。这支下江兵也是绿林军的一支,首领是王常、成丹等,当他们来到位于今河南唐河东南的宜秋时,刘縯决定说服他们加入。

刘縯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加入,稳住新市、平林两军的军心,让他们留下来继续跟官军抗衡。

为了显示诚意,刘縯和弟弟刘秀、李通一起来到下江兵驻地,拜见王常。

王常是个明白人,刘縯刚说完“合从之利”,他就表示“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

刘縯大喜,把胸口拍得啪啪响:“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事成之后,咱们有福同享!

王常同意合作,成丹等人却坚决反对——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要受制于刘氏兄弟吗?干不得干不得!

王常干脆把诸将召来开会,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今南阳诸刘举宗起兵,观其来议事者,皆有深计大虑,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佑吾属也。”

诸将无法反驳,答应听他的。

下江兵的加入果然影响了新市、平林两支队伍,他们答应不逃了。

03

“大飨军士,设盟约”,休息三天之后,他们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最能体现刘縯军事才华的,是发生于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的那一战。刘縯把全军分为六个部分,趁夜出击,一举端了官军的后勤基地,尽获其辎重。

第二天,他们又分路进攻官军,刘縯、刘秀兄弟俩攻甄阜,下江兵攻梁丘赐。下江兵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打到早饭时分,梁丘赐就扛不住了,首先溃逃。甄阜军见状,顿时失去抵抗意志,跟着溃逃。

起义军紧追不放,一直追到黄淳水边,官军想渡河,可惜没桥,仅被义军赶下河淹死的,就达两万多人。甄阜和梁丘赐两个头头也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在棘阳的精锐之师,就这样在刘氏兄弟和绿林军的联合打击下,彻底完蛋了。

这场胜利的另一个收获同样重要——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使义军如虎添翼。

王莽的主力几乎被打光了,不过他派出叫严尤和陈茂的两员干将,命他们到荆州招兵买马,他们很快就在原地方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主力军。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真不弱,在与绿林军的几次战斗中,竟然都占了上风,然后乘胜向宛城开拔,打算把义军消灭在宛城附近。

“来得正好!”刘縯冷笑一声,“陈兵誓众,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督军全力冲锋,一战而斩首敌人三千多。

此战的胜利也给刘縯自己带来了“麻烦”,王莽发出了史上悬赏金额最高的通缉令:杀死刘縯者,无论什么人,奖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并封为上公。

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个郡的人口,也不过五万户;当时全国一年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十万斤黄金;而上公,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官爵。三项相加,那可是比皇帝的位子还诱人的**!

当年刘邦买项羽的人头,所悬之赏也不过是一万户加千斤黄金。也就是说,刘的头比项羽“值钱”百倍。

王莽还令人把刘縯的画像挂在长安官署及天下乡亭,于是,官员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朝刘縯的画像射箭。

《后汉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一件事:王莽令人随便抓来一个百姓,给他戴上高帽子,帽子上写上“刘縯”二字,游街示众后一刀砍了。

04

刘縯被“杀”后不但没死,反而活得更欢了。

在刘縯领导下,公元23年,义军发展到了十多万人,并连续多次给予官军沉重打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就在那一年,义军将领们取得共识:为了统一领导,增强号召力,更利于对敌斗争,需要拥立一个刘氏宗室为皇帝。

既然是共识,那就“选”吧。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将领们没有选择最能胜任这个角色的刘縯,而是一致选择了一个名叫刘玄的刘氏子弟。

看似荒唐,却很好理解——在他们看来,刘縯太厉害了,太强势了,他们无法控制。刘縯展现出来的超人谋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让他们害怕,而刘玄性格怯弱,才能平平,很好控制,估计叫他坐着,他不敢站起来。

刘縯虽然心里有抵触,但众意难违,他也无可奈何。

参加完刘玄的登基仪式,刘縯就以大局为重,又到前线去了。南阳豪杰们普遍不服时,他还劝他们接受这个事实。

然而,虽然刘玄成了皇帝,但很多人的心里是没有刘玄的,只有刘縯。

比如平林一部在攻打新野时,守城的新野宰潘临站在城头上说,你们也别打了,我们愿意投降,但须得司徒刘公一信。

“司徒刘公”也就是刘縯,刘玄登基后升他为大司徒,封他为汉信侯。

刘縯率军赶到后,潘临果然向他开城投降。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令刘玄对刘縯产生了提防之心。

尤其是大破王莽四十万精兵的昆阳之战过后,无论是在敌人那边还是自己人这边,刘氏兄弟的威名都超过了他这个皇帝。

此时的刘玄不是提防,而是恐惧,他感到刘縯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到了不除掉就睡不着觉的地步!

与刘縯的大大咧咧、毫无心机不同,刘玄的心思被刘秀敏锐地察觉到。所以,当刘玄决定把诸将召到宛城接见时,刘秀提醒哥哥注意:刘玄的真正目的,可能不是这个,而是要对咱们兄弟俩下黑手。

对于弟弟的提醒,刘縯不以为意:皇帝例行公事而已,老弟多心了。

刘秀猜得没错,刘玄此举的目的,正是借机刺杀刘縯!

05

但不知为何,刘玄并未动手,最后一刻,他控制住了举玉佩为号的手。这样动手太明显了,人们不会服的,他并未蠢到家,他要让刘縯死得令人心服口服。

但他的心思,被刘縯的舅舅樊宏看出来了,过后樊宏对刘縯说,差点又是一场“鸿门宴”。刘縯依然一笑置之,认为舅舅也多心了。

而刘玄那边,则在加紧策划下一步行动——刘縯必须死!

刘縯依然是一副不相信的姿态。当刘秀提醒他,李通的堂弟李轶已暗中倒向刘玄,与刘玄的心腹朱鲔打成一片,很可能在策划什么阴谋,劝刘縯加以提防时,刘縯还是笑笑:兄弟,你想多了,李轶咋会背叛我呢?

正当刘玄苦无良策之时,刘縯的部将刘稷“及时”跳出来,帮了刘玄大忙。

刘稷既是刘縯的同宗,也是刘縯的忠实部下,作战勇猛,“数陷陈溃围,勇冠三军”。当皇帝这个位子落到刘玄屁股下,而不是刘稷心仪的刘縯时,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刘稷蒙了,也怒了,脱口而出:“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刘縯兄弟,他刘玄算哪根葱,凭啥江山让他坐?

刘玄知道后,阴险地笑了,封刘稷为“抗威将军”——他知道刘稷肯定会拒绝。

刘稷果然拒绝接受,抗威不就是抗命吗,抗威将军不就是抗命将军吗?哪个愿意接受这样的称号?

不接受就是真的抗命,是违抗圣旨,刘玄立即把刘稷抓了,下令处死。虽然下了处死的命令,但刘玄并未立即处死刘稷,因为他在等一个人。

他等的是刘縯。

刘玄知道,刘縯一定会来救刘稷。

刘縯果然来了,早已倒向刘玄的李轶和朱鲔,帮刘玄抓了刘縯。公元23年五月的一天,刘玄把刘稷和刘縯一起杀了。

杀了刘縯,刘玄的位子并未坐稳,仅仅两年后,刘縯之弟刘秀,就夺了刘玄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