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表彰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功臣图》。
用这种方式纪念和表彰功臣并非李世民独创,早在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的西汉,汉宣帝就这么干过。汉宣帝想起之前那些有功之臣,决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纪念、表彰一下,便令画家把十一位功臣画在麒麟阁中。后世常常把其和助刘秀重兴汉室江山的“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唐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
“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在第一的是霍光。
01
也许你没听说过霍光,但一定知道军事天才,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的霍去病。这两人有啥关系吗?当然有,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兄弟。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中孺,当时是一个小官,被派到平阳侯家中服役,与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中孺后来回家后与卫少儿断绝关系,另外娶妻生下了霍光。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霍光同父异母哥哥霍去病当上骠骑将军,率军奔袭匈奴途中,河东太守安排他与父亲见了一面。
打了胜仗撤军时,霍去病再次去见了生父,并把弟弟霍光带到长安,后来又保荐他入朝为官,那时的霍光年仅十多岁。
霍去病英年早逝后(死时年仅二十四岁),霍光成为负责保卫汉武帝安全的奉车都尉,做事小心谨慎的他侍奉汉武帝几十年无任何过错,得到汉武帝极大信任(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可以这么说,霍光是汉武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汉武帝死后,霍光“理所当然”成为首席顾命大臣,与其他顾命大臣一起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
从此以后,朝廷大权牢牢地掌握在霍光手里,一掌就是二十年,什么都是他说了算,连皇帝的废立都由他做主,所以他也被称为史上最有权力的顾命大臣。
实际上,汉武帝选中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他的继承人,实属无奈。因为原太子刘据被奸佞江充诬陷,说什么汉武帝生病是巫蛊作怪,那个用巫蛊害汉武帝的人就是太子刘据。为了陷害太子,搜查太子宫时,江充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事先准备好的桐木人拿出来,作为太子诅咒汉武帝的“证据”,逼得太子起兵造反,结果被杀。
太子被杀后,新太子确立问题摆在面前,自知时日不多的汉武帝想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又不好明说,就让人画了一张画,画的是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的情景。
周公背成王,说明成王还很小,还要靠人背着上朝。当他把这张画赐给霍光的时候,霍光一下子明白了:皇上这是要让小孩子当太子啊。而符合这个条件的小孩子,除了刘弗陵没有别人。
02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
没多久汉武帝就死了,死前把皇位传给刘弗陵,命霍光和车骑将军金日?、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田千秋辅佐小皇帝。
霍光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权倾一时。
辅政没多久,霍光就和另外两个顾命大臣上官桀、桑弘羊,以及燕王刘旦(汉武帝之子)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上官桀是霍光的儿女亲家,两人的关系不错,有时霍光不在宫里,上官桀就替他处理政务。后来霍光却把上官桀得罪了,两人成了政敌,原因是上官桀多次要给亲戚封官,都被霍光坏了好事,上官桀就产生了取代霍光的念头,以为抱上长公主的大腿便能达到目的,便使了一些手段,使长公主也成了霍光的对头。
更要命的是,另一名辅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认为自己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盐铁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财富,功劳比任何人都大,地位却比霍光低,他对自己屈居于霍光之下产生不满。而在他看来,只有推翻现政权,由他和上官桀主政,才能取代霍光。
野心勃勃的桑弘羊还成功地把燕王刘旦拉到了自己一边。反霍同盟就这样成立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机一到就要擒杀霍光。
要除掉眼中钉肉中刺,当然得有一个正当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清君侧”。虽然这一套早已不新鲜,别人都用烂了,但除了这个,难道还有更好的理由吗?
03
于是他们以燕王的名义给汉昭帝写了一封信,说霍光擅自调动兵力,想把昭帝赶下台取而代之,还说为了皇上的安全,燕王刘旦要带兵“入朝护卫”。
没想到汉昭帝虽然只有十四岁,却一眼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什么霍光谋反,分明就是尔等想谋反嘛,霍光若是想谋反,用得着大费周章吗,直接杀了朕就是了嘛!
反霍同盟的阴谋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挫败了,霍光不仅毫发未损,地位还更加稳固,可谓因祸得福。
反霍同盟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发动武装政变。他们想得还挺美的:让长公主请霍光吃饭,然后杀掉霍光,废掉汉昭帝。
可惜阴谋又没有得逞,长公主门下一个小税务官把这个机密透露给了大司农杨敞,他又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最后汉昭帝、霍光自然也晓得了,先发制人抓了上官桀、桑弘羊以及所有妄想政变的主谋,灭了他们的家族,参与计划的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知罪责难逃,自杀身亡。
反霍同盟又“帮”了霍光一把,从此以后不仅霍光本人权倾朝野,说一不二,成为朝政的决策者,他的儿子、女婿、弟弟等也纷纷在重要部门担任职务,没有任何势力能与霍氏势力比肩。
汉宣帝时期,霍光的权势到达了顶峰,朝廷事务都要由他拍板,然后再向皇帝汇报。汉宣帝表面上对他很信任,实际上很怕他,他每次朝见,汉宣帝都感到“若有芒刺在背”。
汉宣帝深知霍光的权力太大,所以当霍光提出“归政”时,他根本不敢答应,霍光也就继续把持朝政,直到去世,任何人也未能撼动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