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一面豪气地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一面却因为孩子的选择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以各种理由说服孩子改变选择,甚至强硬地要求孩子改变和放弃。
放学路上,一家教育机构正在做扫码送气球的活动。齐齐嚷嚷着要气球,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她打开手机扫码。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问:“小朋友,你想要什么颜色的气球?来!自己选。”
“我要粉色的。”齐齐答道,伸手就去够那个粉色的。
妈妈听到立即制止说:“不行,哪有男孩要粉色的?再选一个,你看这个蓝色多好。”
齐齐不同意,说:“我喜欢粉色,我就要这个。”
妈妈拉下脸来说:“如果要粉色,你就别要了。”
齐齐还是坚持要粉色。
妈妈随手拿了个蓝色气球,转身拉齐齐离开。齐齐不肯走,妈妈拖着他,他一边挣扎一边哭。
很多时候,不是父母不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而是当孩子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没有符合父母的预期时,被父母强硬地收回了做决定的权利。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最好别进行什么判断,做什么决定,因为一切最终还是父母说了算。
比如,很多父母常常出于实用或经济的目的给孩子买东西,但孩子可能碰都不去碰它们。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有许多衣服和鞋子,但是他们还要央求父母再买新的。因为父母给他们买的东西没有融入他们的判断和选择,他们并不喜欢。
一位母亲在鞋店里对儿子说:“你可以挑一双自己喜欢的新鞋子。”儿子马上挑出了一双昂贵的牛仔皮鞋。母亲说:“我说的可不是这个。”儿子看看母亲的脸色,又换了一双今年很流行的新款休闲小白鞋,母亲白了他一眼,说:“这个太容易脏了,怎么穿?”然后,她非常不耐烦地挑出了两双正在大减价的旅游鞋,说:“就从这两双中挑一双吧。”
其实,这位母亲可以这样说:“我给你100元让你买鞋。你可以在这商店里任意挑选一双价格在100元以内的鞋子。你也可以等上两个月,把你的零花钱攒起来,然后买一双贵点的鞋子。”这样,母亲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既尊重了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自己想要省钱的目的,孩子也一定会认真思考妈妈的建议,心甘情愿做出选择。
未来,孩子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和决定,选择能力的缺乏只会带来恐惧和紧张。因此,父母不仅要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更要试着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
允许孩子做出错误的选择
孩子还小,他们的选择并不会都正确。在选择和取舍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跟头,会走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也正是在一次次尝试中得到提高的。
Elias拿自己的电动小汽车换了小朋友一个发条小青蛙,他的妈妈没有阻止他,而是对那个小朋友的妈妈说:“你儿子喜欢,这辆小汽车就归他了。我等会儿去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小青蛙,下次,他就不会再干这样的傻事了。”
明知道孩子的决定是错的,但出于尊重孩子的考虑,Elias妈妈仍然接受了孩子的决定。但这位妈妈的智慧在于,她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想办法让孩子明白他的决定是错误的。相信她的孩子会从这件事中学到很多,在以后再做类似的选择时,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讲清利害,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有能力做出选择,且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讲清各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雷雷刚补完牙,说想吃火锅。妈妈看他一脸馋相,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你刚补了牙齿,吃火锅可能会上火,导致牙龈发炎,还得去医院看病。如果你还是想吃,妈妈可以带你去吃,但是后果你得自己承担。”
雷雷想了想,提议过两个星期再吃。
一味拒绝,反而让孩子心生叛逆,非要坚持自己的选择。身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任何一个决定都会产生后果,并且做决定的人要承担这样的后果,这样孩子在做决定之前,就会更加慎重,更加理性。比如,过马路是否要走人行道、早上是否要按时起床、陌生人给的东西要不要接受……让孩子预期到一些决定会给自己带来的风险,会促使他们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决定,通过做决定,让他们学会选择,享受选择的乐趣,承担选择的结果,锻炼判断力和自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