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说,我给孩子定的规矩是每天早上7点起床,穿衣、收拾、吃早餐,8点准时出门,可是孩子起床磨蹭、穿衣拖拉、吃饭慢吞吞,8点钟根本出不了门。对于父母制定的规矩,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遵守,或者讨价还价,让父母感到无比烦恼。
诚诚和妈妈一起制定的规则中包括每天晚上9点钟睡觉。妈妈提前15分钟去诚诚的房间,和他一起进行睡前亲子阅读。看完第一本,正好9点,妈妈要求诚诚睡觉,诚诚央求妈妈:“书太好看了,我们再看一本吧。”要求了几遍,妈妈心软了,并且想到孩子看书是好事,就没有拒绝。
第二本看完,诚诚兴致更浓了,要求妈妈再看一本。于是妈妈和诚诚一起看了第三本书,等到诚诚终于睡下,时间比规定的晚了50分钟。第二天,诚诚同样的讨价还价过程又来了一遍。
孩子对于规定的睡觉时间总是讨价还价,睡觉这件事就会演变成两种情况:要么妈妈放弃规矩,睡觉时间由孩子说了算;要么每天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精疲力竭。
讨价还价的坏处是,规矩的界限被模糊了。如果晚10分钟可以,那么晚20分钟为什么不可以?如果“准时睡觉”的规矩可以打破,那么“不要玩电插座”的规矩为什么不可以打破呢?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制定规则是父母的事,孩子无须参与;只要父母把规则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遵照执行就好了。但父母制定的规矩,多半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甚至成为压制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就算规矩看起来很合理,但孩子也会感受到被约束,被管制。在强迫和命令中,孩子会产生敌意,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故意破坏规则。
那么,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做主,参与制定规则。这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违反纪律,而老师偏偏让他当了纪律班长,他的责任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不好意思再带头捣乱。
关于放学后的时间,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下每天回家后的时间安排。比如写作业、练琴等活动需要的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以及其他的睡前安排。关于迟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几点起床。让孩子先排列出起床到出门要做的所有事,包括穿衣服、上厕所、洗脸刷牙、吃早饭等,然后推算出所需时间,最后确定起床的时间。只要孩子的安排相对合理,和你的预期相差不是太大,就应支持。
不管最后达成一致的规则是什么,重点是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这样他们才会愿意执行。那么,如何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呢?
保持同理心
既然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那么在制定规则前,就要换位思考一下。比如,在确定写作业的时间前,虽然你很想建议孩子放学到家后立即写作业,但还是先想想自己下班回到家,是不是会立即投入加班的工作中呢?是不是会先喝杯水,吃点儿东西,然后才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呢?既然成年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么要求一个上学的孩子,克服到家后想要玩耍的兴奋感,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习任务,是不是很缺乏同理心呢?
如果你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和孩子沟通,并且询问孩子是不是放学到家后想先休息20分钟,然后吃点儿水果再开始写作业,相信孩子一定会非常感动,并且更愿意放学后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写作业。
用建设性而不是否定性的话语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小时候在德国接受教育,她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道:他们总是告诉我,作为一个可能继承王位的人,不能这样,不许那样,却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在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的时候,父母也要多用建设性的话,避免否定式的语言。否定式语言包括:不要粗心大意,不许人来疯,不许说脏话,不许在墙上乱画,不许乱扔东西。建设性语言包括:家中来客人应礼貌问好,可以在图画本上画画,要认真读题仔细检查。否定式的话即便写进规则,孩子也不懂得怎么遵守,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另外,规矩一旦制定,就应该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明确,而不仅仅是达成口头协议。因为人的记忆是有时效性的,如果没有书面文字,很容易忘记,从而导致规矩变来变去,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该按什么标准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