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往往只重视结果,不关心孩子做事的动机,事情结果是好的就表扬孩子,事情结果是坏的就责备孩子。在父母的批评下,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有一位爸爸发现自己儿子偷了家里的钱,非常生气。他把儿子叫到跟前,非常严厉地说:“你为什么要偷家里的钱?是不是出去做坏事了?”
儿子看到爸爸生气,非常害怕,站在那里哭,不说话。
爸爸:“偷钱你还有脸哭,自己在这里好好反省。”
到了晚上,孩子的情绪还不高,妈妈去房间问他:“你真的拿了爸爸的钱吗?”
孩子沉默地点了点头。
妈妈:“可以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偷拿钱吗?妈妈不会生气的。”
孩子红着眼睛说:“小区里有一只很可爱的流浪猫,我拿钱给它买火腿肠了。”
妈妈:“虽然你偷拿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你的动机是善意的,你可以直接和妈妈要钱去买火腿肠。下次你去喂猫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起吗?”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重新振作起来。
每个人做事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动机,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年龄还小,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并不知道自己做事的动机会导致恶劣的后果。例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可能是出于好奇、挑战、成就感等,并不一定只是因为贪玩。
若父母根据结果武断地认为孩子是错的,对孩子进行批评,孩子无法进行申辩,便会产生无助感。若孩子将这种无助感隐藏在心中,自我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认为自己很坏,并且朝着坏方向发展。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善意的,父母仍然横加指责,孩子就会认为善意是错误的,从此不会再秉持善意做事情。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我们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为结果,但是不能一味否定行为背后的动机。一味地否定,只会让孩子变得不愿意与家长沟通,进而封闭自己的内心。父母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不能体会孩子想要将事情做好却失败的感受,也不能与孩子产生共情,去有效地安慰他。
因此,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时,首先要将他的行为和动机分开。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坏的,父母可以给予批评。若孩子一开始的动机是好的,那么父母就需要学会理解、肯定孩子的动机。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孩子的内在心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然后去纠正他。
孩子做错事情很正常,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先问为什么
很多父母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管不顾,只想责骂孩子发泄情绪。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害怕父母,对犯错产生一种恐惧感。孩子犯错,父母不妨先问为什么,了解孩子的做事动机。例如,孩子打碎了盘子,妈妈不要急着责怪孩子不小心,而是要问他“为什么要拿盘子?”孩子开始只是想帮妈妈的忙,动机是好的。妈妈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动机,然后告诉他:“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一点再帮妈妈的忙吧。”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地从失落情绪中走出来。
引出这么做的坏处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是无意识的,父母可以用引导性思维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坏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你做这件事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一步步引导孩子明白坏的动机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进而纠正坏的动机。
父母不仅要肯定孩子的动机,还要善于发现那些能激发他好行为的动机,并帮助他们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