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1 / 1)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很多父母都能娓娓道来:学习好、听话、勤快、喜欢运动、热爱劳动……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了独特性,孩子只会失去自我。

有一位母亲,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她发现养育孩子的关键,是真正接纳孩子的一切。她曾经认为一个“完美”的孩子,应该有热情开朗、聪慧、擅长体育运动等优点,并且拥有许多朋友。甚至,她一直按照这种标准去要求孩子。

为了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这位母亲经常拉着儿子参加运动练习。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去参加篮球练习,一路上儿子都在挣扎抗议。看到这样的情景,这位母亲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她的儿子并不喜欢运动。

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学会了观察自己的儿子,发现他性格有点儿沉闷,不喜欢与人交谈,永远也不会成为社团里的活跃分子;他不喜欢运动,更喜欢专注地解题。所以这位母亲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标准,学会接纳儿子的与众不同,将他培养成了真正的人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他成不了别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但是,大多数父母却习惯用大众的标准去定义孩子。比如,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水、玩泥巴,父母认为是没出息;孩子内向,不愿意与人说话,父母认为是没礼貌;孩子不喜欢学习,喜欢运动,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更有的父母看到别的小孩在某个领域有出色表现,不论自家孩子是否喜欢,是否合适,就强迫孩子去学习。

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有的会成为老师、警察、科研工作者、艺术家等,也有的可能成为公交车司机、保安、环卫工人等。但是,只要孩子乐观向上,正直善良,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就是成功者。

父母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孩子,学会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质非常重要,即使这些个性和特质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

接纳,并不是放任,而是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了解孩子的特质

了解孩子的特质后,父母才能因材施教,发掘孩子的潜能。孩子常见的特质如下:不自信、爱哭、自立、专心、动作慢、有爱心、没毅力、任性、活泼、快乐、情绪化、胆小……面对这些特质,父母总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好坏。例如,胆小、情绪化、爱哭等特质是负面的,有爱心、自立、专心等特质是正面的。心理学家认为,“负面”特质引导好了也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父母不能一味地否定。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才能帮助他建立完善的人格模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有时候一个小创意、一个想法、一个随手涂鸦等,都可能是他某一潜能的表现。例如,孩子经常会问:“花儿为什么是红的,草儿为什么是绿的?”“为什么太阳出来就会变热?”“天冷了,水为什么就变成了冰?”……这样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爱思考,具有科研的潜力。父母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后,将其发扬光大,就能让孩子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

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父母要秉持支持的态度,不能盲目从众。比如,看到别的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就鼓励孩子去学画画,完全不关心孩子是否喜欢。真正的兴趣,需要热情来支持。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空闲时间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否讨厌你让他学的东西。了解清楚后,在所有事情中找到孩子喜欢并且有益于他健康成长的,然后给予支持和帮助。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发展独特性

有的父母经常会担心孩子的竞争力弱,着急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上这个那个补习班。但是,孩子的很多特长并不是只用笔就能测验出来的,需要有更多的展示舞台和更多成功的经验,才能让他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可以变得耀眼,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去一点点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只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刺激,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他的自信心即可。

承认孩子的与众不同,给予他们成长时间和空间,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父母只有让孩子成为主角,自己心甘情愿当好配角,才能让孩子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