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一:贪玩不学习,学习不贪玩
“十一”假期结束了,文文又开始上学了。非常爱玩的文文有些沮丧,觉得假期过得太快了。假期过后,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让学生将“十一”期间最有趣的事情画出来,一个星期后交稿。文文非常高兴,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用写作业了,回到家里就拿出纸,想着“十一”假期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对了,钓鱼是非常有趣的,鱼儿好可爱呀。”文文在纸上画出了池塘的结构,池塘中鱼儿游动的位置都用圆圈标上。画到这里,就想:“看看动画片吧,找找绘画的灵感。”于是,就去看动画片了。当动画片看完了,吃过晚饭之后,文文就忘了绘画作业的事情了。玩一会儿该睡觉了,文文突然想起来绘画作业还没完成呢,转念一想:“反正一个星期呢,明天画也不迟。”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文文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把画稍稍“完善”一些,接着就抛之脑后了。直到该交稿的时候,文文把自己的绘画作品拿出来一看:“天哪,画还没有完成呢。”
相信很多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文文这种拖延的习惯。他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时间观念,认为还有很多时间,不着急。但是做事情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时间快到了,就对该做的事情敷衍了事。文文的这种陋习如果不改变,就很难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假期过后刚刚开学,很多孩子都会患上“假期综合征”。在学习的时候喜欢拖延,特别是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一个小时的作业,两个半小时也写不完。背诵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文的时候,一会儿听歌、一会儿上网,集中不了注意力,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背下来。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干脆就去打游戏了,迟迟不写。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用可视化思维导图管理学习时间,让孩子通过绘图的方法规划时间,认识到自己拖延学习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时间意识。
小孩子普遍喜欢玩,在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容易集中,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就很难集中注意力,主要是由于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就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心不在焉,拖沓散漫,直到不得不做了,才会在匆忙之中学习,将学习任务应付了事,当然这种被迫学习是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另外,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通常而言,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上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多是15分钟,上小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心,如果在学习中被外界的环境因素所刺激,就会转移注意力,因此导致学习效率很低,拖拖拉拉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必然影响学习质量。孩子的学习多是被迫完成的,缺乏做事的积极性,就必然不愿意做,加之不具备合理安排事情的能力,就会不懂得合理运用学习时间。
事实上,孩子在学习中的这种状态与家长不无关系。小学生没有树立固定的生活意识,学习上也没有时间观念,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些家长自己做事就非常散漫,没有为孩子塑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难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管理孩子方面,对于孩子做事磨蹭的习惯不知道采取措施解决,而是一味地斥责,就更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指导方法:
利用孩子喜好绘画的兴趣,让孩子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画出来,指导孩子用这种可视化思维导图管理学习时间,可以逐渐纠正孩子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拖拉的原因后,可以让孩子任选一天,将24小时所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填入一个表格中,让孩子看看自己一天的时间都做什么了。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孩子所记录的是周末的一天,发现早晨起床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自己的早餐竟然从早晨8点半吃到快11点。孩子看到自己的时间消耗,惊奇地说:“没想到自己竟然是个起床困难户,而且吃饭竟然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孩子从图中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了解自己拖延时间的原因之后,就对每天的时间做出计划,用图形表达出来,每天都按照计划做事,规定的时间内将该做的事情做完。逐渐地,就养成了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细节二:挖掘孩子创造发明潜能
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的波士顿,从小家境贫寒。父亲靠做手工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富兰克林只读了两年小学,就不再上学了,跟着爸爸学习手艺,帮助爸爸做工赚钱。
一天,爸爸让富兰克林跟着他去送货,当路过郊区的时候,富兰克林发现一棵老松树的树干从中间裂开了。他问爸爸:“这棵松树长得这么粗大,足有百年以上了,怎么会被劈开的呢?”
爸爸说:“这是天上的神发怒,在暴风雨天气,用魔法制造闪电下来将这棵松树劈为两半了。”
老松树的周围有好多人在观看。富兰克林也靠近松树看了看,残枝败叶散落了一地,还有黑焦炭一样的树皮,看着很吓人。
富兰克林对天上的神制造的闪电打断地上的树干产生了好奇感。富兰克林想弄清楚闪电拥有巨大威力的秘密。就想将黑云装到铁瓶子里面,看看几朵黑云放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富兰克林开始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地做实验。一次,富兰克林将几个莱顿瓶用导线连接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小心将莱顿瓶中的金属棍碰动了,看见有电火花产生。不一会儿,伴随着清脆的声响,电火花消失了。这就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实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富兰克林在1752年做了风筝实验。
这一天雨下得很大,电闪雷鸣,富兰克林的风筝升上了天空。一个雷电闪过,富兰克林快速地将手指靠近钥匙,靠近手指处闪过了一个电火花,这就是雷电释放的电流通过放风筝的麻绳上端缠绕的铁丝和铜制的钥匙传到他的手上。之后,富兰克林快速地将钥匙放到莱顿瓶中,只见莱顿瓶中闪动着蓝色的火花,就好像天上的闪电一样。
富兰克林就是用这种方式证明了闪电的来源是一种自然现象。接着,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闪电通过避雷针流入到大地,避免了雷击现象。
富兰克林没有接受过太多的学校教育,是他的好奇心和创造发明的潜能让他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孩子都具有创造意识,作为家长就要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萌芽,让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发展。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孩子的本性中有潜在的创造欲望,只要让孩子探索实践,就会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
现在的一些家长给孩子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条件、学习环境,也会要求孩子听话,孩子最原始的创新精神被扼杀了,对于事物现象的思考缺乏独立见解,最终就会变成平庸的人。
虽然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创造发明的潜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富兰克林一样在科学领域中获得成就。孩子的创造发明能力是其成长的生长点,家长需要努力培养,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即便孩子不会被培养为创造性的人才,也会让孩子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指导方法:
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能,所以,对孩子的探索意识要予以关注,对孩子的好奇心要认真对待。比如,一些孩子喜欢把玩具拆开,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揪住不放,这就是孩子创造发明的潜能在发挥作用。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孩子要了解未知的世界,从不懂到懂就是一种创造;孩子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想办法实现也是在创造;孩子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成就也是创造。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创造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有创造发明潜能的孩子比较顽皮,行为上也不会常规化。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越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孩子,其自主判断力就越强;越是脾气古怪的孩子,就越是聪明。喜欢到处涂鸦也可以被视为优点,因为这样的孩子创造力、想象力更为丰富。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错误多,其实是有发展可能性,因为他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了让孩子的创造发明潜能发挥出来,家长就要注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让孩子在学习和思考中,独立意识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