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1 / 1)

魏晋清谈 唐翼明 3775 字 7天前

(一)中文

古代部分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此书旧有三种刻本:(1)宋绍兴八年董刻本。书后附汪藻《叙录》两卷(《考异》与《人名谱》各一卷),日本尊经阁藏。(2)宋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明袁褧嘉趣堂重雕,清周心如纷欣阁重雕袁本,王先谦又据纷欣阁本传刻。(3)宋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又日本旧家曾藏有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1916年罗振玉曾影印行世。近代重印之《世说新语》各本均据以上数种刻本而成。又近年颇有若干校笺本问世,其著者如:(1)杨勇《世说新语校笺》,香港,1969年;(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1983年;(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1984年。

班 固 《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1970年。

范 晔 《后汉书》,同上,1971年。

陈 寿 《三国志》,同上,1959年。

房玄龄 《晋书》,同上,1974年。

李延寿 《南史》,同上,1975年。

《北史》,同上,1974年。

沈 约 《宋书》,同上,1974年。

萧子显 《南齐书》,同上,1972年。

姚思廉 《梁书》,同上,1973年。

《陈书》,同上,1972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同上,1956年。

袁 宏 《后汉纪》,周天游校注,天津,1987年。

许 嵩 《建康实录》,影印本,北京,1984年。

老 聃 《老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36年初版,1954年北京重刻。

列御寇 《列子》,同上。

庄 周 《庄子集释》,郭庆藩集注本,北京,1961年。

公孙龙 《公孙龙子》,《四部备要》本。

王 充 《论衡》,《诸子集成》本。

荀 悦 《申鉴》,同上。

刘 劭 《人物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48册,台北,1986年。

王 弼 《王弼集》,楼宇烈校注本,北京,1980年。

嵇 康 《嵇康集》,戴明扬校注本,北京,1962年。

葛 洪 《抱朴子》,《诸子集成》本。

阮 籍 《阮籍集》,上海,1978年。

傅 玄 《傅子》,武英殿本。

陶 潜 《群辅录》,《丛书集成新编》,100册,台北,1985年。

惠 皎 《高僧传》,同上。

僧 祐 《弘明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48册。

道 宣 《广弘明集》,同上。

萧 统 《文选》,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1977年。

刘 勰 《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北京,1962年。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本,上海,1958年。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诸子集成》本。

虞世南 《北堂书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89册。

欧阳询 《艺文类聚》,同上。

唐 晏 《两汉三国学案》,北京,1986年。

张 溥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光绪五年本。

顾炎武 《日知录》,影印集释本,上海,1985年。

赵 翼 《廿二史札记》,北京,1963年重印本。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1956年。

现代部分

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文集》,台北,1980年。

杜国庠 《杜国庠文集》,北京,1962年。

范寿康 《中国哲学史通论》,北京,1983年。

《魏晋的清谈》,《武大文哲季刊》五卷二期(1936年)。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1934年。

汤用彤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1983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1938年,1955年北京重印。

《魏晋玄学论稿》,北京,1957年。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与任继愈合著,北京,1956年。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图书季刊》复刊四卷(1943年)。

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1955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1959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1983年。

郭沫若 《十批判书》,收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篇》(二),北京,1982年。

刘大杰 《魏晋思想论》,上海,1939年,收入《魏晋思想(甲编五种)》,台北,1984年。

钱 穆 《国史新论》,台北,1981年初版,1989年增订。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北京,1960年。

《魏晋思想之历史背景与阶级根源》,《新建设》二卷五期(1950年)。

韩国磐 《魏晋南北朝史稿》,北京,1962年。

姜亮夫 《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香港重印,1961年。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上海,1983年。

《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1982年。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北京,1988年。

《中国哲学史》,北京,1963年。

《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历史教学》1956年十月号。

王伊同 《五朝门第》,南京,1943年。

伍非百 《中国古名言家》,北京,1983年。

余嘉锡 《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1963年。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论集》,北京,1963年。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1984年。

余英时 《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1980年。

牟润孙 《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香港,1966年。

牟宗三 《才性与玄理》,香港,1985年。

《魏晋名理正名》,《新亚书院学术年刊》二期(1960年),香港。

《魏晋名士及其玄学名理》,《人生》二一卷三、四期(1960至1961年),香港。

王葆玹 《正始玄学》,上海,1987年。

丁冠之 《嵇康》,收入《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山东,1980年。

许抗生 《王弼》,同上。

余敦康 《郭象》,同上。

汤一介 《郭象与魏晋玄学》,武汉,1988年。

李泽厚 《美的历程》,北京,1981年。

《中国美学史》,与刘纲纪主编,北京,1987年。

庞 朴 《沉思集》,上海,1982年。

吴文治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合肥,1987年。

万绳南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1983年。

詹秀惠 《世说新语语法探究》,台北,1972年。

何启民 《魏晋思想与谈风》,台北,1966年。

《竹林七贤研究》,台北,1966年。

江建俊 《汉末人伦鉴识之总理则——刘劭〈人物志〉研究》,台北,1983年。

林丽真 《魏晋清谈主题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年)。

林显庭 《魏晋清谈及其玄理究要》,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4年)。

鲁 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收入《而已集》,上海,1928年。

贺昌群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图书季刊》复刊六卷一、二期(1945年)。

《清谈之起源》,《文史哲季刊》一卷一期(1943年),山东。

松 五 《两晋清谈之研究》,《北强》二卷四期(1935年)。

仲 侯 《清谈家之检讨》,《仁爱月刊》一卷五期(1935年)。

陈萃芳 《魏晋南朝的清谈生活》,《新光杂志》二卷三、四期(1941年)。

李源澄 《魏末北齐之清谈名理》,《责善半月刊》二卷一九期(1941年)。《东晋南朝之学风》,《史学季刊》一卷二期(1941年),16至18页。

许世瑛 《魏晋风流与老庄思想》,《北平中学生》一期(1946年),15至22页。

孙道昇 《清谈起源考》,《东方杂志》四二卷三期(1946年),上海。

无 畏 《清谈之分期及其领袖人物之年代》,《中国文化》二期(1946年),34至35页。

隐 厂 《魏晋谈理名题之一——才性论》,《史学会刊》三期(1947年),34至44页。

查猛济 《清谈一夕谈》,《胜流》三卷五期(1946年),12至15页。

宗白华 《清谈与析理》,《学识》一卷一期(1947年),25至26页。

朱廷 《略述魏晋清谈之社会背景及其渊源》,《文会丛刊》一期(1948年),44至48页。

束世澂 《魏晋清谈略论》,《历史教学》(1957年),10至15页。

戴君仁 《魏晋清谈家评判》,《幼狮学志》八卷三期(1969年9月),台北。

刘果宗 《支道林在玄学兴盛时代之地位》,《中华文化复兴月刊》五卷七期(1972年7月),23至28页。

唐翼明 《清谈与清议考辨》,《东方杂志》复刊二三卷四期(1989年10月),台北,18至25页。

《魏晋清谈之形式诸因素》,同上二三卷六期(1989年12月),13至22页。

《从世说看魏晋清谈之内容》,同上二三卷一一、一二期(1990年5、6月),33至42页、31至38页。

《魏晋清谈的酝酿与成形》,《九州学刊》四卷一期(1991年4月),53至71页。

(二)日文

市村瓒次郎 《清谈源流考》,《史学杂志》三〇卷四、五、六、九、一一号(1919年)。

冈崎文夫 《魏晋南北朝通史》,东京,1932年。

青木正儿 《清谈》,《东洋思潮》四卷(1934年)。

板野长八《清谈の一解釈》,《史学杂志》五〇卷三期(1939年)。

宇都宫清吉 《世说新语の时代》,《东方学报》一〇卷二期(1939年)。此文经改写后收入《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东京,1955年,473至521页。

宫崎市定 《清谈》,《史林》三一号(1946年)。

井贯军二 《所谓「清谈」について》,《史研纪论》(1950年)。

中岛千秋 《后汉の谈论について》,《媛大纪要》一卷二期 (1951年)。

斯波六郎 《后汉末期の「谈论」について》,《広大文纪》八号(1955年)。

森野繁夫 《读世说新语札记文学篇》,《中国中世文学研究》二号(1962年)。

冈 村 繁 《清谈の系谱と意义》,《日中会报》一五号(1963年)。

福井文雅 《清谈の概念とその解釈について》,《日中会报》二〇号(1968年)。

古田敬一 《世说新语校勘表附佚文》,东京,1977年。

(三)英文

Balazs,Etienne.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gracy.tr.by H.M.Wrightand ed.by Arthur F.Wrigh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Bauer,Wolfgang.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tr.by Michael Shaw,New York,1976.

Chan,Wing-Tsit,tr.and compiled.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Chen,Chi-yun.“A Confucian Magnate’s Idea of Political Violence:Hsun Shuang’s(A.D.128—190)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T’oung-pao 54(1968),73-115.______.Hsün Yüeh(A.D.143—209):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______.Hsün Yü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A translation of the Shen—Chien with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De Bary,Wm.Theodore,et al,ed..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0.

Fairbank,John,K.,ed..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Graham,A.C..“Kung-sun Lung’s Essay on Meaning and Things,”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2(1955),282-301.

______.“Two Dialogues in Kung-sun Lung Tzu:‘WhiteHorse’and‘Left and Right,’”Asia Major(N.S.)11:2(1965),pp.128-152.

Holzman,Donald.Poetry and Politics:The Life and Works of Juan Chi,A.D.210-26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Hu Shih.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Second edition.New York,1968.

Hucker,Charles O..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Stanford,1985.

Mather.Richard B..“Some Examples of‘Pure Conversation’in the Shishuo Xinyu,”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No.9(1964),58-70.______.“Chinese Letters and Scholarship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Centuries:the Wenxue pian of the Shishuo Xinyu,”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84.4(1964),348-391.

______.“The Fine Art of Conversation:the Yanyu pian of the Shishuo Xinyu,”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1.2(1971),222-275.

______.“The Controversy over Conformity and Naturalness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History of Religions,9. 2,3(Nov.and Feb.1967-70),pp.159-180.

Metzger,Thomas A..Escape from Predicment.Neo 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Mote,Frederick W..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a,New York,1971.

Paper,Jordan D..The Fu-tzu:a post-Han Confucian text.T’oung Pao,Monographie;No.13,1987.

Solomon,Bernard.S..“The Assumptions of Hui-Tzu,”Monumenta Serica: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vol.XXVⅢ,1969,pp.1-40.

Shryock.J.K..The Study of Human Abilities:the‘Jen wu chih’of Liu Shao,American Oriental Series,Ⅱ.New Haven,1937.

Tanigawa Michio.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Translated,with an introduction,by Joshua A.Fogel.Los Angeles,1985.

Uno.Seiichi.“Some observations on Ancient Chinese Logic,”

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Japan,6(1965),pp.31-42.

Wieger,Leo.A History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and Philosophical Opinions in China From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Time,tr.by E.C.Werner,New York,1969.A reprint.

Wright,Arthur F..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Yu,Ying-shih.“Individualism and the Neo-Taoist Movement in Wei-Chin China,”in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ed.by Donald Munro.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pp.121-155.1985.

Zurcher,Erik.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Leiden,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