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诗、书、画都有涉及且十分优秀,世称“三绝”。郑板桥一生主要在扬州居住,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十分喜爱竹子,他一生几乎与竹联系在一起,画竹几十年,成就也最为突出。他经常在画上题诗,抒发自己的感情,托竹言志。他曾在《竹石图》中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虽然在青山上的岩石中扎根,但是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击倒,反而千磨万击使它更加坚韧。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勇敢与坚定,像一个不屈的烈士。从诗歌中人们也可以感受到郑板桥豁达、坚忍的精神。
郑板桥对绘画理论与方法的一些论述也是以竹为例来说明的。他曾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来概括画家创作的全过程。“眼中之竹”,是指人们看到现实中的竹子,对它进行全面的观察,这时的竹子还是客观的,投射到画家眼中的竹子是以现实的竹子为依据的。“胸中之竹”则指人们看到竹子,形成“眼中之竹”后,在此基础上,用心去感受竹子,将自己的情感熔铸到竹子中去,这时的竹子不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经过了画家在心中的加工所形成的更加美的意象,是包含了人情感的存在于人心中的竹子形象。“手中之竹”也就是说,作者将“胸中之竹”诉诸笔端,将心中的竹子运用技巧在画纸上画出来,这时的竹子以客观竹子为依据,但又包含了画家的情感,具有意境。这一过程是不可颠倒的,郑板桥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胸中之竹”的形成,因为“眼中之竹”是人们对竹子的客观反映,还不是审美意象,到了“胸中之竹”,加入了画家的情感,是对客观竹子的再加工,因此成了审美意象。而有了“胸中之竹”画出来的竹子才在具有真实性的基础上也具有情感性,是形象的,更是生动的,有了生命。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对审美创造进行过探讨,提出了“成竹在胸”和“身与竹化”的命题。“成竹在胸”就是“胸中之竹”的形成过程,是指画家在动笔作画之前,胸中要先有作画之物的清晰且完整的形象。这个胸中的“成竹”就是客观的竹子形象与画家情感相契合的产物。这种契合具有不稳定性,就如灵感的爆发,是突然的,且容易消失,因此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胸中涌现的意象。“身与竹化”是一种创造时的精神状态。因为将胸中的意象准确、形象、快速地表现在画纸上,不仅需要高度纯熟的技巧,还需要一种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苏轼将这种状态描述为“身与竹化”,也就是说画家将自己的精神与心中竹子的意象完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忘记了生活中的得失等。现实生活中,一些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不但把自己身体的疲劳、病痛忘掉了,而且似乎把整个世界都忘掉了,这便是达到了“身与竹化”的境界。
苏轼和郑板桥的命题合起来就完整地说明了画家从看到客观事物,到在心中形成审美意象,最后将意象表现在画纸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外,苏轼还补充了一点。
苏轼是元气论者,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团结而成的。当然他所作的画也是由元气团结而成的。元气充满宇宙,不仅在物象,也在物象之外的虚空。因此,在欣赏自然美时,郑板桥就很注重声、光、影这些看来比较虚的东西。因为这些虚的声、光、影与实的物象相结合,更能产生意境。而且郑板桥也强调,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需要技巧,要是创造出来的“手中之竹”具有意境,就更要有高度熟练的技巧,因此,这就离不开长期艰苦的训练。
郑板桥及郭熙、苏轼对艺术创作过程的论述,郑板桥对于技巧训练的强调,这些都对后人的艺术创作起了指导作用,是十分可贵的。
“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
郑板桥在年轻的时候,模仿名家书法已经到了相当神似的程度,但仍觉得差一些。据传有一天,他思考书法技巧的时候在妻子背上画来画去,妻子生气了,说道:“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画什么?”这句话一语双关,郑板桥恍然大悟,在前人风格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自己的艺术感悟和研究,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