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清时代,进入了一个总结的时期。明清时期很多学者在传统的思想和科技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前代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美学方面,清代前期是它的总结时期,明代则是这一总结的准备时期。绘画领域,王履的《华山图序》和祝允明对“象”和“韵”关系的分析都对审美意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初年的著名画家、医学家。曾作《华山图》四十幅,《华山图序》是一篇美学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思想。“师”是榜样、效法、遵从的意思。“华山”在这里用了指代的艺术手法,指代具体的客观事物。这句话是说,我要遵从自己的心意,心要遵从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眼睛则要遵从华山等自然客观事物。
王履对这一观点的阐释是从对绘画意象内在矛盾的分析开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是要给人们看的,而这就要靠形象,形象是否逼真,是否能准确表现所画之物,是否美,是人们首先关注到的。情意也是从形象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对形象的刻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形象要表现情意,如果缺乏情意,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形象。
既然艺术形象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很重要,那么,对于如何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形象,王履又提出,要对外界现实有直接的感受,对外界事物直接的接触与感受是绘画创作的首要条件。只有亲身体验生活,画山水就置身于山水间,画花鸟就欣赏真正的花鸟,这样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会产生情意,所创造的形象才会真实而有生气。
在王履之后的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在审美意象的创作方面,有着和王履相似的观点。
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他的狂草很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被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他也强调对形象的刻画。
明代,很多人在创作时,一味追求画中的韵味、神韵,而忽视了对形象、意象的雕琢,他们忽视“形似”。祝允明是十分反对这一做法的。他要求“象”和“韵”的统一,反对这种不顾具体形象的逼真而一味强调神韵的做法。强调形象的刻画,就离不开对所画之物的观察,因此,祝允明指出,艺术家应该有丰富的经历。艺术家只有走出去,亲身体验生活,在与具体事物的接触中,了解面对的对象,产生情感,才会创作出成功的美的意象。这与王履强调对事物直接的感受是相同的。
王、祝两人的观点,都是强调审美意象的创造要在对对象的直接感受中产生,要以艺术家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虽然两人都是从绘画角度说的,但是这也是其他艺术创作都要遵循的规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明上河图》画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景象
《清明上河图》长达5米多,共画了各类神态各异、绝无重复的人物810多个,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其余店铺、货品及船只等各种交通工具更是难以计数。有人说:“站在这幅画卷面前,就仿佛真的到了东京城一样,感觉自己真的身处东京城车水马龙之间,唯一缺少的只是风尘扑面的感觉。”《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丰富,描绘得较为真实,技艺高超,千古以来绝无仅有。它以艺术的形式为后人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生动的历史画面,描绘了宋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和精神风貌,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