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是西汉的文学家、经学家,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曾做官,也曾入狱,被免为庶人。刘向因为撰写《别录》而成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名的《楚辞》也是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的。
《说苑》是刘向的散文作品,记述了春秋战国至汉朝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带有作者的议论。其中有许多关于治国安民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政治理想及伦理观念,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刘向的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儒家的,他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也在于阐发了儒家的美学思想。儒家很重视礼和乐,刘向继承了这个传统,将礼乐看作是治国之本。因为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治国根本上来说是治人,把人民教育好了,社会生活变得和谐,国家自然就治理得很好。礼乐是人修身的手段和工具,学习礼仪可以让人明白怎样与人相处,学习音乐可以修养人的精神和内涵。在封建社会,礼乐是服务于政治和社会的,通过对人们进行礼乐的教育和熏陶,使人们明白应该遵守的秩序,使人们的心情变得平和,从而使政治和社会更稳定。刘向认为,“礼正外”“乐正内”,也就是说,礼只告诉人应该怎么做,而乐是陶冶人的性情,相比较而言,礼是对人外在的要求,而乐是对人内在的影响。刘向是更加注重乐的。因为乐影响了人的情操,也就影响了人的行为。
儒家在美学上的另一个观点,是由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影响也很大,刘向赞同并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观点。“质”是指内容、品质,“文”是指修饰。在传统的儒家观点中,“质”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轻视“文”。刘向对于“文”则更加强调。关于“文”,刘向特意谈到了人的容貌、衣服和语言。刘向认为,对容貌的修饰使男子更加受人尊敬,女子更加美丽。修饰衣服、容貌等,可以更加悦目,修饰声音,可以更加悦耳。“文”具有悦目、悦耳的作用,更加具有审美性。从刘向对“文”的重视可以看出他对美的重视。
儒家谈论美,都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关于自然美,儒家提出了“比德”说。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就是将山水自然之美与人的品德性情联系在一起。刘向从山水的性质出发,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刘向还谈到了对玉的审美,他指出玉具有外表温润、坚实而有纹理,声音清脆、传播得远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君子的德、智、义等品质相对,因此受到君子的青睐,人们也多以玉来代表君子。这是刘向对于“比德”说的总结。
此外,刘向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很深刻。他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也就是说人只有在吃饱、穿暖、安居之后才会追求美丽和快乐。从人的经验来看,这是合理的。功利先于审美,只有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前提下,人们才会有心思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他认为过分追求美,将很多精力放在对房屋建筑的雕刻、修饰,对衣料布匹的加工、纺绣上,就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物产制造。虽然刘向是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功利先于审美的观点,但这不影响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而且刘向并没有排斥审美,他看到了审美的基础,正说明了他思想的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