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写一本书(1 / 1)

沃尔特·惠特曼生于1819年,出生地是纽约长岛的一个农庄。惠特曼只受过5年普通教育,在一开始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文学天赋,他的文学历程可以说就是他个人的生活励志史。他从11岁就开始混迹社会,自谋生路。他做过很多工作,印刷学徒、勤杂工、报社排字员、记者、工人、教师、编辑等。

惠特曼成长的时期正处于美国建国不久和美国南北战争之间,这是美国人民呼唤自由与平等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成年就参与到社会中的惠特曼,在经历了种种行业角色后对这个时代环境有了新的认识。1848年,担任《自由人》编辑的惠特曼有了一个宏大的计划,他决定把自己十几年来所见到的、感受到的都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久,他辞去《自由人》编辑一职,回到家乡,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此期间,他一边做一些自由的零工,一边写作《草叶集》。

1855年,初版《草叶集》由惠特曼自费出版。诗集的名字来源于惠特曼一首诗中的一句:“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草无论长在何处,都能自发向上生长、繁荣。它的自由性和坚强个性寄托了惠特曼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草叶集》初版一面世就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保守的学院派认为它的内容过于大胆和新奇,而有识之士却看到了它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思想界的领袖爱默生与惠特曼是朋友,收到惠特曼寄给他的书后,他写信表示对惠特曼十分支持,他说“我祝贺你伟大事业的开始”。

《草叶集》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从1855年初版到1892年最后一版,经历了37年。它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庞杂,所蕴含的思想也十分丰富。从整体上看,它的中心思想可以说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去表现他的国家和他所在的时代,以及他的人民”。这个普通美国人就是《草叶集》中的“我”。强调自我意志和自我认同,是诗人的朋友爱默生的一大思想。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惠特曼也在诗歌中一再对自我进行了赞颂。诗人笔下的自我不同于浪漫主义文学中那种纤弱幽怨的自我形象,他所描写的自我是铿锵有力乃至于有些粗鲁的。

诗人认为健康的自我应该是一个敢于迈出步伐的实干家,而不是一个只会沉浸在无用的冥想沉思中的做梦人。健康的自我不止注重充实头脑和心灵,也发展自己的肉体和感官。他会开辟出自己的一条道路,主动承担追逐自由的过程中应负起的责任。惠特曼的这一思想在他的《自我之歌》中有很大胆的表达,他说:“我,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汉,一个世界,我纵情声色……饥餐,渴饮,传种接代。”

通过“我”的传达,惠特曼将自己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思想**裸地呈现了出来。在“我”看来,民主就是“我的爱人”。为了他,“我”愿意献出所有的情感和努力。在这一“为民主服务”的思想基础上,惠特曼在诗歌中热情歌颂了当时美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赞美他们开拓新大陆、建立城市的丰功伟绩。

《草叶集》像一首可根据主题的变化而改变乐器的交响曲,它又像当时新生的美利坚民族一样,具有丰富多姿的特点。惠特曼之所以运用这种自由的诗体形式,是因为他认为歌唱民主的声音不能受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因此,他以大胆直率的诗句和流畅的韵律来赞美普通人,以读起来高亢有力的诗句讴歌民主,鼓励读者。而少部分涉及死亡、宇宙奥妙的诗歌,他的笔调却是轻柔哀婉的,读起来如泣如诉。

惠特曼虽然一生只发表了唯一一部《草叶集》,但他的文学成就巨大。他发明的这种灵动自由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创造了后来被称为“自由体诗”的新体诗。此外,他还把俚语土话运用到诗歌中,使看起来高贵无比的艺术创作也为普通百姓开启了一扇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创作者们承袭了惠特曼的创作风格,有的评论家因此称他们为“惠特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