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雪莱一起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
拜伦的文学爱好是在进入大学后才被挖掘出来的。他17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在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英国乃至欧洲的文学、哲学、历史书籍,毕业后他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国际旅行,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希腊、土耳其等一些南欧和西亚国家,不久就写作了使他一夜成名的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抒情叙事诗。诗歌通过描写异域的美丽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纯净世界的向往。在诗中,拜伦塑造了他的第一位“拜伦式英雄”——哈罗德。这是个厌倦了糜烂的贵族生活的叛逆青年,他的孤独、忧郁和悲观是拜伦的象征,也是此后拜伦很多作品中的主角特色。哈罗德不愿与腐朽的丑恶的现实同流合污,他来到了边远地区,企图从不受文明侵蚀的民族文化中感受到原始的人性的纯真,然而他的愿望落空了。
哈罗德的高傲不群和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其实出自于拜伦,所以他的思想矛盾和世界观就是拜伦思想的体现。《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剖心泣血式的写作为拜伦赢得了巨大的成功,该书一经问世即轰动文坛,拜伦一时名震英国乃至风闻欧洲。
在此后的创作中,拜伦仍坚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式的写作。他继续在作品中塑造“拜伦式英雄”——他们一方面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一方面又敢于同丑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势力做斗争。然而他们又过于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远离群众而单枪匹马地斗争,于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拜伦式英雄”鼓舞人们大胆地抨击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所以他们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及孤僻、悲观的处世态度又会给读者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形象的塑造为拜伦带来了褒贬对立的两种评价,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1818年到1823年,拜伦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唐璜》。这是一部有别于拜伦以往作品风格的作品,其中塑造的人物主角唐璜也不同于“拜伦式英雄”。《唐璜》共约16000行,全诗以唐璜的欧洲游历和他的数次爱情历险为主线,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揭示出封建专制时代的政治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在诗中,唐璜所到之处,无不充斥着战争的流血,到处是坑蒙拐骗和贵族、政客的虚伪无赖。拜伦以锋利的诗句,辛辣地讽刺了他所处年代“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由此表达诗人与一切反动势力做斗争、争取自由的民主思想。
《唐璜》的内容丰富,它既包含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诙谐轻松,或者温柔抒情、富含哲学沉思的语句。此外,它还加入了作者本人的大量插话。整部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虽然变化多端,却又浑然一体。拜伦以流畅痛快的笔墨描写社会万象,大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虚伪。《唐璜》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被认为是一部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战斗的战歌。
拜伦以深厚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独特风格,创作了包含《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在内的十多首著名长诗。他的《唐璜》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又因为他的诗歌带着召唤人们争取自由的革命理想,所以他又被视为一名革命活动家。
天才预言家雪莱
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雪莱的影响力一点也不输于拜伦。雪莱的诗充满热情,满是对自由的渴望,对平等的渴求。在诗剧《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因违背朱比特的意愿,将火从天庭盗取给人类,使人间有了火种;他又传授各种技艺知识,使人间有了文化。朱比特知道后,将普罗米修斯钉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天派神鹰啄食他的肝脏……最终,朱比特被自己的儿子轰下宝座,而普罗米修斯也被大力士海格力斯从悬崖上解救出来。
《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堪称诗体之最,古今诗坛上出现过的各种优美诗体,如颂歌体、十四行体、斯宾塞体、双行体、古希腊合唱体……在这首诗中都出现过,所以这首诗也被誉为“抒情诗之花”。
雪莱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是《西风颂》,其中那句“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给无数身处困境的人带来希望,以至于恩格斯说他是“天才预言家”。
1822年,雪莱不幸遭遇海难,据说他被火化后,心脏却完整无缺。所以,在他的墓碑上用拉丁文刻着“众心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