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朋友”歌德和席勒(1 / 1)

歌德和席勒同是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代表人物。“狂飙突进”运动是始于1765年的一场德国文学界的运动,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它是一场在文学创作上推崇创造性力量的运动。在这一时期,德国的文艺形式开始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因此“狂飙突进”运动也可以说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幼稚时期。

自1771年从斯特拉斯堡大学毕业后,歌德的文学创作一直坚持体现“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形象,表达自己追求文学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思想。令歌德成名乃至轰动德国的,是他在1773年完成的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这部作品取材于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史实,歌德在剧中再现了那一时期的社会动**。通过描写暴力压迫和阴谋诡计,它激起了人们对18世纪仍存在的封建统治的仇恨。剧中主人公葛兹是一个正直善良、勇敢刚强的敢于争取自由的英雄,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该作品发表后,歌德名声大作,成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青年时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根据歌德本人1772年的一段生活经历改编,讲述了维特和绿蒂这对恋人感伤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塑造维特这个纯洁真挚、热情奔放、热爱自由的青年形象,描写了时代叛逆者与大环境的矛盾,从而抨击了当时德国的封建社会。小说以维特致友人与绿蒂的书信及他的日记片段为讲述故事的手段,把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全书的感情浓烈,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部小说受到了德国乃至当时欧洲各国青年的狂热追捧,一时形成“维特热”,歌德因此名闻整个欧洲。

《少年维特之烦恼》完成之后,歌德开始在魏玛的朝廷从政,从此忙于公务而很少进行文学创作。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0年,有一天歌德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他逃离了魏玛,重拾自己的文学理想。但这时候他已经放弃了“狂飙”式的文学幻想,转入“古典”式的创作理念。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有《埃格蒙特》《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托夸多·塔索》,以及他很久之前就开始构思的《浮士德》。

这些作品虽然仍带有“狂飙突进”的反叛精神,但这种精神已经明显降低,这是歌德思想由激进转变为柔和的证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歌德的思想矛盾更为明显。他先是宣称这次革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随着革命的深入,他又憎恶革命,并写作了许多批判性的作品对革命进行诋毁。就在歌德的思想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他结识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席勒,并开始了两人长达10年的友谊和合作。

弗里德里希·席勒出生于1759年,比歌德小10岁。直到1787年来到魏玛之前,席勒的创作主要有4部戏剧《强盗》《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和《欢乐颂》,还有历史剧《唐·卡洛斯》。

《强盗》被恩格斯赞誉为“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的作品,他充分体现了席勒反对暴政、争取自由的精神。《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的巅峰之作,它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优秀的成果。《唐·卡洛斯》则标志着席勒创作的转折。它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16世纪西班牙宫廷内的政治斗争,最后以正义者被杀为结尾。这一结尾表明了席勒不再认为开明君主统治是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理想,他跟歌德一样,从一个“狂飙突进”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开始深入反思自己的作家。

就在《唐·卡洛斯》完成的次年,席勒被歌德举荐到耶拿大学任历史教授。但是,这个时候两人并未真正相交。歌德从教之后也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他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沉淀自己的内心。

1794年,席勒与歌德订交。他们在魏玛主办剧院,并一起主编文艺刊物。虽然两人的思想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但他们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能够互相讨论、补充并互相促进,所以两人的友谊一直维持了下来,直到1805年席勒因病去世。在此期间,他们一起创作了警句诗《馈赠》和一系列谣曲,在互相鼓励下,他们还各自写下了诸多重要作品。他们的作品从前期的“狂飙突进”风格转变为古典主义风格,为德国古典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席勒去世后,歌德仍旧保持着极高的创作热情,又写出了将近20部作品。这些作品之中,又以《浮士德》的成就最高,它的最终完稿,使歌德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