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国有经济(1 / 1)

隋唐是之后王朝政治制度的奠基者。唐朝参与经济活动的行政管理部门分别是户部和工部。户部所属四个司中,金部司直接管辖两京市、宫市等交易之事,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算是“大唐两京贸易集团”(下辖长安、洛阳两大分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工部所属四个司中,工部司管理土木工程,既直接参与建设活动,又负责城市规划,既当管理者,又当裁判和运动员,将“大唐建设部”和“大唐建设集团”合二为一了;屯田司掌管天下屯田事务和官员的公田分配,负责全国的国有农场和公田,可谓是“大唐国有农田集团”;虞部司掌管苑囿和国有山林、沼泽、草木,负责全国的国有林场和山地,可谓是“大唐国有山林集团”;水部司(这个衙门名字好,中唐诗人张籍就在这个衙门当过员外郎)管理全国的航运、船只、桥梁、漕运、渔业等,相当于“大唐船舶、水运和桥梁集团”一类的巨无霸。这些国有企业,如果一定要套行政级别的话,大体上算是司局级。

户部和工部的这些司,虽然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掌握庞大的国有经济,但主要还是承担行政管理工作。进士出身的郎中、员外郎们,将主要精力放在行政管理上,不太愿意参与经营,实在迫不得已要插手经营也往往征发劳役或者“外包”。比如,水部员外郎张籍要去修缮某座桥梁,他就会行文当地官府要求提供劳役,然后委托熟悉的老吏、工匠多用心。张籍本人最多会去造桥现场“视察”一两次,以示重视。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唐朝政府直辖的国有经济活动并不活跃。

更直接参与、更热衷经济活动的唐代衙门,还是属于内廷的非行政机关,如各寺、卿、监。

比如,唐代有将作监,掌管宫室建筑和宫廷各种需求器物的打造。将作监集中了数量可观的熟练工匠,制造小到象牙雕刻,大到皇帝出巡的龙船等产品,至于漆器、兵械、碑刻等更是他们的主要产品。将作监相当于“大唐宫廷物资集团”,最高长官也叫将作监,从三品,级别一下子从司局级上升为部级(最有名的将作监,可能要算热播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的沙尔汗了)。其助手将作少监是从四品下。总之,将作监没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完全从事经济活动(虽然主要客户是皇室),市场活动活跃,级别也大为提高。

与之相似的还有古老的少府监,工作内容与将作监相似,但更为精细,主要负责供应皇帝的私人器物、后妃们的服饰以及宗庙仪器等,相当于“大唐宫廷工美集团”,主管少府监也是从三品,将整个衙门的级别提升为部级。少府监除设有中央各官署外,还兼管诸治监、铸钱监、互市监。诸治监、铸钱监建造在外地有矿山,尤其是有铜矿的地方,冶金铸币,可算是“大唐冶金工业集团”“大唐造币总公司”,因为负责人由所在地的都督、刺史兼任,所以级别不一,大体在部级和司局级之间。而掌管与藩属国贸易的互市监,类似于“大唐进出口总公司”,因为负责人是从六品下,副手级别是从八品下,因此级别不高,略低于司局级——可见唐朝对外贸不重视。

此外,唐朝还有与水部工作内容相似的都水监,负责水道疏浚、渡口沟渠的监管,类似于水部的执行机构,可又是一个独立的衙门,不归水部管辖。都水监的级别在中央诸卿寺监中是最低的,长官是两个并列的都水使者,只是正五品上的司级干部。机构也很小,主要是在各个渡口设置的令、丞,类似于后代的“某某管理处”,他们只是九品小官而已。

这么看起来,似乎唐朝的国有经济不太发达,其实不然,唐朝还有强大的“大唐盐铁转运集团”,由盐铁转运使负责。

盐铁转运使由转运使、盐铁使两个职务合并而成。唐朝继承盐铁专卖制度,垄断食盐、冶金和茶税等,设置了专门的盐铁使;转运使则负责漕运转输,主要任务是把东南地区的盐利茶税等运输到关中地区。唐中期后,盐铁使、转运使合并成一个职务。盐铁专卖利润丰厚,是唐朝的主要收入。“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过半。”可以说,单单“盐铁转运集团”一家国有企业就支撑了大唐王朝的财政收支。

唐朝的这个框架,沿袭到宋朝之后。到明清时期,皇权专制加强,以宰相为首的行政机关在萎缩,外朝和内廷的机构有合并的趋势。都水监在明朝并入了工部,将作监、少府监并入了清朝的内务府。清朝的内务府集合了大量内廷机构,内部各衙署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满足宫廷需要。

明清还派出大量差官、临时机构,参加经济活动,大大拓展国有企业的势力范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织造。明清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江南富庶地设局,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兼及采办物资,供应宫廷之用。这些都是明确的官营纺织企业,相当于“国营江宁纺织公司”“国营苏州纺织公司”“国营杭州纺织公司”。它们既自己购买原料、设备,招募工人进行生产,也向当地工匠提供“订单生意”“来料加工”,或者干脆从市场上购买宫廷需要的物资(有的时候是明抢,为此引起过群体性事件)。

在明朝,管理这些织造局的人是宫廷派遣的“提督织造太监”。清朝改用内务府奴才,称织造。最有名的织造要算大文豪曹雪芹的祖先了。他的曾祖曹玺从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职位上调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以康熙侍卫的身份出任苏州织造。郎中是正五品官员,皇帝侍卫中最低级的四等侍卫也是从五品官员,由此大致可知,织造为司局级干部。苏州织造李煦(《红楼梦》中贾母原型的哥哥)是从韶州知府位置上调来的。知府是从四品。这也坐实了织造局的大致级别。

从曹寅在任时造成五十万两白银亏空这一“罪行”来看,织造局业务发达,资金往来巨大。它们不仅圆满完成了宫廷交办的物资供应任务,还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曹寅加授通政司通政使衔,李煦加授大理寺卿衔。这两个官衔都是正三品。李煦后来再次加授户部右侍郎衔,荣升为正二品。如果机械地以负责人级别来判定国有企业级别,江宁、苏州两个织造局都升格为“副部级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