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时闹人的现象很普遍,也更挑战家长的耐心。原因极为复杂,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孩子已经习惯了在家时的规矩,而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会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很多公共场合的环境本身就没有定规矩。在超市或百货商店,你不告诉孩子怎么做才算对,那孩子心中就会升起几个疑问:我能自由自在地溜达多远才不惹妈妈生气呢?我可以跑多快呢?如果快跑不行,那小跑是不是就不会被妈妈说了?架子上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碰呢?我能乱嚷嚷多久才不被妈妈给训一顿呢?
另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是因为在很多公共场合中,孩子直接面对的刺激因素更多。在超市或商店,顾客们来来回回地穿梭,或许不小心碰到了对方引发了争吵,或者正在一起聊天。耀眼的灯光,斑斓的色彩,嘈杂的声音,好看的玩具,无一不在吸引孩子的眼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这一切的一切一股脑儿摆在这个小家伙面前时,他会受到过度的刺激。因此,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
再如,走亲戚时,孩子们通常和不常见到的表亲们打闹成一团,为这种难得在一起玩的机会而激动不已。而这种玩闹会涉及很多的肢体活动,从而加剧了孩子们的兴奋程度,孩子就很难保持良好的自制力。
带孩子外出同样要定好规矩,它们比家里的规矩更复杂。例如,去亲戚家串门时,你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在自己家里被你允许的事,可能在亲戚家里却被禁止。这些规则和期望的不同,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所以,外出时,家长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特别的方法来给孩子定规矩。
看一看以下这种情形:
五岁的芭比要和妈妈一起去超市。在进超市之前,妈妈就叮嘱她:“芭比,我们来定个规矩,如果你在超市里乖乖听话,出来的时候我就奖你一包糖,一言为定?”
芭比满口答应:“一言为定!”
于是芭比和妈妈就进了超市。一眨眼的工夫,芭比就开始到处乱跑。妈妈只顾忙着买东西,还没反应过来,芭比已经跑开了。过了好一会儿工夫,妈妈大声叫着芭比的名字:“芭比……”可她已经跑到旁边的过道去了。芭比没有回答。妈妈转了一圈终于找到她了,只见芭比眼巴巴地盯着货架上的一盒饼干。
“妈妈,我们能不能买这个呀?”芭比说着,从货架上拿下了这盒饼干。
“不,不行!”妈妈一口拒绝,说话间一手从芭比的手里把盒子拽下来,放回货架上去了。
芭比怎么也想不明白,嘟着小嘴说道:“为什么不行啊?”
妈妈没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我刚才怎么教你的?如果再这样,就别想吃糖果了!”妈妈一手抓过芭比,把她拽回了别的过道。
芭比嘴里开始嘟囔个不停,牢骚满腹。她提高嗓门,歇斯底里地哭喊:“为什么不行,我要饼干嘛!”
妈妈没有理她,继续买她的东西。她松开了芭比的手。芭比立即又跑开了,回到了放饼干的地方,又将饼干抓在手里。妈妈追着她过来了,抓住她的手,猛地一下抽出饼干盒,厉声说道:“你还闹是吧?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今天不会买糖果了!”
芭比开始哭啊闹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妈妈不得不拽着她走,她还是大声哭个不停。妈妈没好气地抱怨道:“每次和你一起出来买东西,我白头发都会多出一撮来。”
抱怨完,妈妈还是继续购物,这回她再不放开芭比的手了。芭比还是哭个不停,抓住货架上的东西就往购物车里扔。每次妈妈瞪她一眼,芭比马上把这些东西收回,重新放到货架上去。妈妈再次提醒芭比,再这样闹个不停,先前承诺的糖果就真不买了。刚说完,芭比又挣脱妈妈的手,妈妈不得不追上去,抓住她的手,把她拽回来。芭比还是继续喊着哭着。
逛完后,她们到了收银台,妈妈看见糖果就放在收银台旁的架子上。妈妈指着糖果说道:“芭比,如果我付钱的时候你能乖乖的,我还是会给你买糖果的。”她放开了芭比的手,开始将东西一件一件放到收银台上。
芭比迅速抓了一袋糖果,偷偷放在了购物车里。不幸还是被妈妈当场逮住了,妈妈把糖果拿了出来,严厉地吼道:“芭比,你有完没完!我真被你气坏了!今天别想要糖果了!”芭比又开始哭闹,想从妈妈身边跑开。妈妈一把抓过芭比,把她拽了回来。芭比乱踢一通,闹个不停。其他人都齐刷刷地看过来,妈妈非常尴尬,对芭比说道:“回家了再闹行不行!看我回家怎么跟你爸爸说!”
折腾一番之后,妈妈终于付好了款,她拽着仍在哭闹的芭比走出了超市。到了停车场,芭比还想跑开。妈妈一把抓住芭比,硬是把她塞进了车里。此时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对着芭比大声说:“我简直被你气死了,真拿你没办法。”
到底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闹心事呢?可以让芭比在超市里表现得更懂事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很多家长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后,常常有了逃避心理,再也不带孩子去超市了,或者是找人陪孩子在儿童区玩耍,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不过,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不仅不利于融洽亲子关系,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孩子失去了接触这种环境的机会,从而让他学不会正确的应对方式。因此,带孩子到这样的场合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上面例子中“妈妈”的做法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方面,只要按照本章的方法,你和孩子就能开开心心逛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