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辅导助学
马为防: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牵引深化改革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改革与问题的辩证关系,它启示我们,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深化改革的牵引力。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在提出问题中前进,国家和社会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问题是改革的原动力,改革往往以发现问题为起点,又以解决问题为新的起点。改革只有进行时,而问题意识也将贯穿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种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此起彼伏,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发现问题、敢不敢正视问题、善不善于解决问题是衡量改革成效的关键之举。
发现问题是能力。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矛盾,问题就是困难,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不想也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改革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改革;有了问题,必然催生改革。问题是导向,问题是牵引,看不到问题,看不清问题,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止步不前。发现问题需要敏锐的眼光、**的态度、敏捷的思维,能看到圆满背后的不圆满、成功之后的不成功,这是思维、能力、水平的体现。发现了问题,就是发现了目标,把准了七寸,谁发现问题谁主动,早发现问题早主动,须知发现不了问题正是最大的问题。
正视问题是态度也是责任。问题意识来源于忧患和责任,是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的体现。忽视问题,掩盖问题,避而不谈问题,轻描淡写问题,都是不敢正视问题的表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单位不可能不存在问题,现在没问题不等于以后没问题,现在是小问题以后可能是大问题,解决了就不是问题。改革就怕看不到问题,更怕看到了问题却装作看不到,承认问题不是对改革的否定,更不是抹杀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对改革现状的清醒认识。1919年,26岁的青年毛泽东撰写了《问题研究会章程》,提出当时的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144个问题,彰显了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问题意识。因此,正视问题、深化改革不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瞄准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的放矢,锐意进取,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以问题的破解带动改革的深入。
研究问题需要方法更需要智慧。思之愈深,行之愈远。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改革中出现
的问题既需要方法论的宏观指导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智慧。问题不是一眼就能看穿、一把就能抓住、一下就能研究透的。既要面对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既要靠直觉领悟,也要靠理性思维,更要靠哲学智慧。问题意识是批判性的,它不是为了摧毁现实、满足现实,而是为建设现实、引领现实。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的产生,都是基于分析和解决某种现实问题的需要。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催生思想”,运用的就是问题方法。而马克思主义更是从根本上具有问题思维和问题意识,具有更为深刻、全面而富有远见的特点。只有既重理论又重智慧,才能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才能分清真问题和假问题、大局问题和细节问题、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问题意识才能既有理论厚度又有现实品格。
解决问题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改革决定出路,问题决定成败。问题呼唤深化改革,只有在责任、使命、担当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凝聚起壮士断腕、给自己动手术的政治勇气。要用解决问题的成效来检验改革的绩效,用解决问题的速度评判工作标准的高度。一方面,脑子里要装着关系国防和军队大局的长远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关注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和担当。世界的进步正是按照“问题——解决问题——新的问题”这一逻辑进行的,问题始终是层出不穷的,不能幻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带着问题持续思考,盯着问题毫不放松,励精图治、永不停顿。
(《解放军报》2014年1月14日)
李伟:深化改革 领导干部是关键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越要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改革攻坚战中,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决定》的主力军,以果敢、坚忍、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高超的智慧,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是时代赋予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决定》,各级领导需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改革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决定》是我国历史转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五位一体”统筹考虑和系统谋划。一方面,这一蓝图是各个领域改革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相对独立;一方面,改革到了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又必须抓准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全局有全局的重点,条线有条线的重点,块块有块块的重点,制订各个领域、地区改革的路线图成了当务之急,能否重点突破也是
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上世纪90年代财税体制、外汇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等重大领域改革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推进,值得借鉴。
第二,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更大程度地解放生产力,但解放生产力并非片面追求高速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我国资源、能源、生态及生存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深刻表明,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刻不容缓。
第三,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现有利益格局,调整的幅度与改革的力度正相关。《决定》着眼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各级领导能否从大局出发,勇于推进涉及本部门、本地区不合时宜的既得利益改革,对改革全局至关重要。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希望别人先改、自己晚改,对自己有利的快点改,对自己不利的慢点改。要防止这种从局部利益出发的“选择性”改革,保证全面改革顺利实施、改革目标如期实现。
第四,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本质上,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眼于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激活发展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公平、正义、法治的社会发展方式,着眼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社会更加和谐。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也要高度重视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平正义。
第五,处理好政府转职能与干部转作风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根本症结主要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与监管缺位并存。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可谓“药”对其症。但要“药”见其效,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是关键所在。那种习惯于朝南坐等人求的不良作风,那种“眷恋审批权、把住不放”的贪权意识,尤其是那种贪财图利的腐败行为,已为时代所不容。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与政府转变职能密切结合,用政府转职能促进作风转变,用作风转变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9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