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逻辑蕴涵: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_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 1)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和谐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开始转变为执政党,政党的主要功能也由革命转向建设,由破坏一个旧社会转向建设一个新社会。对于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一个崭新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社会关系,其中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精髓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其中,毛泽东提出要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法,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这些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最初来源。虽然这些思想由于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 左”的错误而没有能够得以付诸实践,但它对于后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比如:中国压倒一切的维护社会稳定,没有稳定,什么都搞不成;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处理好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等等。这些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从而为我党后来提出完整的和谐社会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他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等。这些思想理论观点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

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和拓展中国共产党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命题。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根据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命题,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和全面的部署,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举措,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至此,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最终形成。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可以认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所谓各尽其能,是指社会各个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所谓各得其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正义标准享受应得的权利和义务;所谓和谐相处,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关系状态。

不过,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认识,一般还是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为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贯彻,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我们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它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决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维护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维护社会公正,必须体现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去。只有实现社会公正,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要在政治上保证各阶层应有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保证他们应得的物质利益,以此来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及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活力。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通过文明、法制、妥善的方式加以解决,切不可用粗暴的方式进行压制。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体。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强调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人类社会活动的轴心,始终应当是在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用人的创造性劳动实

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所在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经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实现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作为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力,从个人、群众、社会等方面来研究人际关系、资源配置、阶层结构的协调与冲突问题,以避免产生两极分化,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和积累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认真研究的新形势、新特点。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各种国际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牢牢掌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就能够营造有利于我国的战略态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形势总体和平不等于天下太平,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世界”和“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民族分裂活动的蔓延,也将对多极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由于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而且有新的表现、新的发展,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只有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才能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才能继续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命题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第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第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认识。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使和谐凝聚力量,使和谐成就伟业。这样,我们党也就有了最深厚的执政基础。第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使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现实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完美的和谐社会。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使命,就是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最高纲领和现实纲领在现阶段相统一的具体化,是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和未来方向的科学结合。第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任务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执政后的主要历史任务是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这一执政任务,共产党就必须充分发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这一政治功能,必须尽可能地整合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凝聚现实的各种社会力量,切实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社会系统的重构本身,还涉及到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根据胡锦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具体而言,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来强化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提供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因此,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很难搞好,和谐社会最终也难以建成。

2.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切实维护民众的平等权利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一个权利、机会、规则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位社会成员,不管其出身贫富贵贱或能力高低,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都能在平等的规则下参与竞争。虽然社会成员由于个体之间在体力和智力上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竞争的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享

有平等的权利,得到平等的机会,面对公平的规则。这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

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社会成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应当承认,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诸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些社会不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不在于它不存在社会矛盾,也不在于它的社会矛盾已经根除,而在于这些矛盾得到合理、有效的协调解决。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能够引导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从潜在的剧烈冲突的可能性向辩证的自适应运动方向转化。当前,中国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构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已经弱化,大量的非传统矛盾的涌现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只有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同时,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加强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治理的合作,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进一步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利益要求的多样化和分野化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在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持续加剧的情况下,通过恰当的利益调整来协调并缓解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适应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新情况,坚持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社会成员的利益,不断地满足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要求,努力使不同阶层的民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改革和完善民众的各种利益表达渠道,尽快建立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平衡、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从而达到利益表达与整合的畅通无阻。为此,必须构建法制化的利益表达制度体系,形成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使之成为各利益集团进行利益表达的合法渠道;完善和扩展决策听证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使相关利益主体能够获得对称性信息,并平等地参与政府决策;规范代表新的社会阶层、合法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渠道,开拓弱势群体在利益表达上的合法渠道;加强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发挥其表达民意、解释政策、提供决策帮助等多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公众传媒的组织机构和体制,使其成为不同利益集团表达利益和要求的窗口。此外,还要调整和规范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行为方式,支持合法、正当、富有建设性的制度性的表达,疏导、控制和化解非制度性、抗议性的表达。总之,面对日益多元化、增量化的利益诉求,必须千方百计做好利益关系协调和利益矛盾化解工作,防止因利益矛盾激化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5.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第一,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确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观。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地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稳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第二,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确立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这就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尤其是自然规律,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决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大自然所犯下的过错。要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第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

6.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氛围环境,凝聚、整合和形成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发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引领、主导和表率作用,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责无旁贷的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营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思想舆论氛围;二是把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转化为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转化为法律法规和制度,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奠定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增进党的团结和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五是更加重视群众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