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科学教育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人类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和对自身精神状态调控能力的提高,体现的是人类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各种关系。总体而言,精神文明与文化的含义是一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一)毛泽东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对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他们提出的关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揭示了文化的本质
认清文化的本质,是揭示一切文化问题的总前提。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阐释了文化的本质及其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的这一界定,从根本上回答了文化的本质问题。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范畴,其最终根源存在于政治、经济之中,并对政治、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应当说,这一理论为我党研究中国文化问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平台。
2.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
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又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很显然,毛泽东已经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一起列为革命和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奋斗目标,从而充分肯定了文化发展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指明了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毛泽东看来,文化发展“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发展的文化应当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人民大众而言,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正因如此,他把新民主主义文化定义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强调文化要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服务,要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再次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战线,其中有文武两个战线,即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仅仅有这种军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总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是文化发展中不应动摇的基本价值取向。
4.确定了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文化发展以什么思想来指导,这是关系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的一个根本问题。对此,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更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他指出:“在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如果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就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明确了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认为,中国要发展的文化首先应当是“民族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即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是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民族独立而服务的。它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有自己的形式——民族形式。在强调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的同时,毛泽东又明确了对待外国文化的科学态度:不仅不能对外国的文化一概排斥、全盘否定,而且“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我们要吸收的不但包括外国的现代先进文化,还包括外国的古代文化和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期的文化。但这种吸收决不是生吞活剥地吸收,而是必须持分析批判的态度,对其进行消化式的分解,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毛泽东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这一主张,既否定了全盘西化的文化偏向,又否定了闭关自守的文化态度,实际上就是后来加以具体化了的“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方针。
中国的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还是“科学的”,即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据此,毛泽东提出了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态度,强调必须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一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毛泽东关于古今文化关系问题的上述论述,实际上也已经隐含着后来加以具体化的“古为今用”的文化发展方针。
第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差异巨大,风俗习惯迥异。这些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只有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中,借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促进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和在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指导文化发展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此后不久,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双百”方针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总体而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重要理论观点,从而为我党后来提出系统的文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
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发展思想,而且也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战略框架。
1.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自始至终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内,从而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第一,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这表明邓小平已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际上已包括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的基本思想。此后,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和
延伸。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在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时,就明确表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构想,提出应当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他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在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只有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氛围、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道德规范和精神动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2.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科学、教育、文化是指科学文化方面,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等是指思想道德方面。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概括的升华和提高。邓小平还认为,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内容中,关键是端正党风。“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
3.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据此,他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聚焦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思想建设,都要围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来进行,围绕培养“四有”新人来进行。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为社会主义文明新人的必备素质。当然,四者之中,地位是不平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和有纪律。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具备“四有”素质,虽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应将青少年作为“四有”培养的重点对象。因为社会主义事业必将由青少年一代继承并传递下去,青少年的素质如何将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毛泽东曾生动地把青少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邓小平也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总之,邓小平关于培育“四有”新人论断的提出,为新时期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方向。
4.设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第一,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的重大发展与创新。“三个面向”虽然最初是邓小平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来的,但它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时空视野。“三个面向”的基本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要“面向现代化”,即在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中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空间上展开为“面向世界”,在时间上展开为“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新时期处理“古今中西”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视界,它内含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我们要立足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在新旧文化的汇合中,我们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注重发展。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并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在1977年8月,邓小平恢复工作不久,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在谈到文学艺术工作的方针时又指出: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第三,坚持常抓不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正因如此,它不可能象物质文明建设那样立竿见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漫长过程。基于此,邓小平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应常抓不懈,永不懈怠。要扎扎实实,耐心细致,学会精雕细刻,不要图虚名而舍实效。他说:“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抓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决防止精神垃圾污染思想战线。
第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邓小平一方面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对于物质文明的积极作用。他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根据这一思想,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具体地论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决议》还特别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三个必须”,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核心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展开,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三)江泽民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以毛泽东的文化理论作为认识起点,经过邓小平的文化观这个中介环节,实现了我党文化理论的整合、创新和发展,从而极大丰富了我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
1.关于文化的内涵界定
第一,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概念统一起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在当代中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二,要求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无疑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和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辩证整合。
2.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有能够代表人类文明最高发展成果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高举这一伟大理论旗帜的同时,江泽民又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着眼于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着眼于21世纪中国的未来,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江泽民还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总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的指导思想的又一丰富。
3.关于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一贯认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构成和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相对独立力量,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一个国家,如果没
有文化上的繁荣,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故此,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党首次把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标志和因素之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又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的新论断,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进一步提升,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向了新境界和新高度。
4.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要求作了初步的论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本纲领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5.关于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
第一,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中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愿望,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逻辑结论。
第二,提出了加强全民道德建设的号召。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其具体内容至少应包括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家庭美德建设占有特殊地位,是加强全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可见治家之重要。在198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虽然讲到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但没有提及家庭美德建设。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党多次强调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在199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不仅明确提出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而且提出了用以指导和调节家庭成员人伦关系的重要规范,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种操作性极强的要求,对于加强全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文化事业的鲜明特点是公益性、服务性、福利性和社会共享性。文化产业除具备文化事业的一般特点外,还带有市场性、价值性、经营性和效益性的明显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一定要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国家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文化事业也要确立靠竞争求生存、图发展、创大业的理念,努力出精品、上强项、出特色、上档次。同时,要逐步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体育、文博会展、艺术品销售为支柱的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培育出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以此辐射和带动整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江泽民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6.关于文化发展的战略方针
第一,走综合创新之路。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江泽民不仅提出了关于文化创新的许多新范畴、新观念,而且指出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进步的根本途径,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为此,他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强调文化发展要走综合创新之路,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积极创新,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思考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所谓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重在建设,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上来。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总结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用积极的、先进的、美好的东西去占领思想阵地,而不是像过去某个时期那样,依靠频繁的政治运动,搞“大批判开路”,“破字当头”,忽视正常的建设工作。党的十五大把“重在建设”提高到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相并列的高度,这是关于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弘扬和发展主旋律文化,倡导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去充实社会文化生活,坚决摈弃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低级庸俗的文化,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所确立的一个根本指针。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要弘扬主旋律,而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弘扬主旋律的意义、内涵和方法。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文化作品中,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应该成为主旋律。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深刻揭示了弘扬主旋律的社会本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主旋律……是发展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主题。”
第四,坚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世界各国的文明,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中国的文化建设一方面应该通过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应该坚持“拿来主义”,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中,既要坚持“请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实行双向文化交流,对此,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作了高度概括:“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同时,面对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和影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把正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防范外来文化侵略和文化腐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