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一样为老板们提供服务的业界同仁,常愤愤不平地问我们:“我们同样是乙方,为什么你们在老板那里那么牛?不要说老板,连他手下的职业经理人都经常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却从来没有人敢对你们指手画脚?倒看见你们的总监常常牛气冲天地教训对方,这是为什么?”

我开玩笑地说:“我们不是乙方,而是丙方。”严格地讲,在市场经济中,只有需要接受服务的一方和提供具体服务的另一方,也就是甲方与乙方,就像两口子,不是老公,就是老婆,何来丙方?

如果真要硬性定义的话,所谓“丙方”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乙方,它既不用看甲方的脸色行事,也不用像别的乙方那样当孙子,而是具有超然而独立的地位,且备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它可承上启下,可左右逢源,既为甲方全盘考量,也为相关各方以及社会考虑,客观公正地整合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各方共赢,客户大赢。

毋庸讳言,丙方的说法传递了三种层面的理念:其一是一种生活态度。独立的人格,超脱的地位,同流而不合污,和光而不同尘。其二是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本来是乙方,却获得了甲方前所未有的礼遇与尊重。其三是内心的一种自豪感。这种第三种生存对他人来讲怎样我不知道,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当老板、做生意、办公司的底线,如果我被老板呼来唤去,骂得像孙子,那我宁可不做!我的个性使得我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扬弃昨天,永远要比老板们多跨一步,否则就无立足之地。

而传统意义上的乙方,第一,吃饭得自己掏钱,甲方吃饭也得你掏钱。

第二,只有你请别人的规矩,没有别人反过来请你的道理。我有许多朋友也是提供服务产品的,诸如设计、广告、代理等,他们每年因为做项目不知要陪别人喝多少酒、吃多少饭。在大老板眼中,他吃你的、喝你的是因为给你面子。

我认识一个大开发商,他长期扮演甲方的角色,对乙方颐指气使。但在政府、银行面前,他又成了乙方,头头脑脑的请客、吃饭他签单,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吃饭还是他埋单。他经常对我说:“埋单倒是小事,要命的是身体受不了。王老师,我真佩服你,甲方给你敬酒,你居然屁股都不抬一下,我要是像你那样,早就完蛋了。说来也怪,那些老板不但不怪你,反而还对你恭敬有加。”我只得说:“因为我是丙方,老板们都知道我的习惯——从不敬酒。”他哑然。

第三,当乙方还要懂得给回扣,像杨子荣打虎上山,必须摆平八大金刚一样。本来从总经理、财务总监到老板都沟通好了,而当你正式汇报时,不知哪尊神没有拜好,他就会跳将起来,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表面看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其实是因为他心理不平衡——凭什么他们有好处,我却没有?

第四,当乙方必须要随叫随到,吃得苦、忍得气、受得罪。广东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代理公司,他的老板就对我说过,在做华南板块时,甲方老板经常把他们骂得一塌糊涂。他们的规模比工作室大,钱也比工作室赚得多,但在甲方那里他们就是孙子,而我们却是大爷。他从来没有看见哪个老板敢骂王志纲。这位老板还说,最近他们挖了一个能人过去,专门成立了一个市场研究部,只做上游研究,希望通过努力,他们也能为老板提供类似于工作室提供的服务,从而赢得甲方老板的礼遇与尊重。

那么,究竟什么是丙方呢?与传统乙方相反。第一,吃饭甲方掏钱,自己从不请客;第二,只有别人请自己的,没有自己请别人的;第三,从不给对方回扣,也从不要任何回扣;第四,与对方平起平坐,不是大爷,但也绝不是孙子。

以一个故事为例,什么是乙方,什么是丙方,就一目了然了。在内地,有一位很年轻的老板,在别的行业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就投身于火热的房地产事业。等他有了实力之后,圈了几千亩土地。但拿到地后,他突然傻眼了——这可不是常规的房地产项目,能不能做?做什么?怎么做?老板真有点“天狗咬月,无从下口”之感。为了降低开发风险,最初他把广东一家非常著名的房地产商拉了过去,准备一起做,毕竟他们的开发模式已相当成熟了。但关键时刻,广东老板的商人本性暴露了出来,他对内地的年轻老板说:“这个项目的风险其实很大,你们刚起步,经验不足,实力也欠缺,能不能将项目卖给我?这样,你不用冒任何风险,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年轻老板笑了笑,合作到此结束。

该年轻老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野心勃勃。这个老板刚过30岁,做这个超级项目,他的目的除了想大赚一把之外,更想借此创造一个强势品牌,打造一个超级平台。他读过我们的书籍,对我也是耳熟能详,只是从未谋过面。本来他在与广东老板合作时就想找我们谈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因为项目太大,需要大量的人手,于是老板通过北京的一家猎头公司挖到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到任伊始,职业经理人们就物色了当地一家有影响的策划公司,并整合了在广东乃至南中国都极有名气的代理公司。正当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大干一场时,老板发话了:“你们有没有搞错?现在还没有到广告宣传、销售代理的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战略定位,如果连基本的发展路径都不知道,做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我反复地想了想,现在的中国,可能只有王志纲工作室有资格做这个项目。”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老板手下的“八大金刚”,见我们虎口夺食,自然像吞了一个整鸡蛋或元宵一样,梗在胸口,难受至极。我这个人谈合同只谈方向,具体细节都是手下的总监操作。因为有上述原因,我的总监与对方的职业经理人磕磕碰碰地谈了一个星期,才签了合同。

合同正式签订后,我按约定到了项目所在地。对方很隆重地开了一个欢迎会——其实也算是第一次华山论剑。凭我多年的江湖经验,一到会场我就觉得气氛怪怪的。按惯例,我作完报告,大家开始提问。一个从广东挖过去的职业经理人,不知是想在老板面前表现他的专业素养,还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一口气提了好几个问题。他的套路就像传统的甲方对待乙方那样,我当时就觉得好笑。其实很多人对我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他们尤其是职业经理人们,不知道我们是如何与老板对接的,只是凭想象把我们看成了一般的乙方。我也算是久经沙场的人了,他的那些问题在我眼中,都是小儿科。最后,连老板都看不过去了,打断了他几次,并说:“王老师不是那个意思,你是怎么听的?你问的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一时间,搞得他面红耳赤,虽然我还为他圆场,但看得出来,他对我们这些另类是更抵触了。

第二天上午,我去打高尔夫球,下午,我们工作室负责该项目的总监气呼呼地跑来找我,原来他的手下去对方公司拿资料时,双方发生了争吵。对方职业经理人的主要不满是:第一,工作室的项目总监不应该越级找他们的总裁(老板)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第二,工作室所需的资料应向他们,而不是老板要,是否给决定权在他们的手中。第三,王志纲一来,不是开展工作,而是去打高尔夫球。王老师就算了,项目总监居然也跟着去,哪有这样工作的?工作室的执行策划自然毫不相让,与他们大吵了起来。最后,对方的职业经理人居然说广州华南板块的星河湾、南国奥林匹克花园等名动中国的经典项目,与工作室的关系不大,王志纲工作室只会玩虚的。矛盾似乎已经很尖锐,无法回避了。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我打电话给工作室广州公司的总经理,因为该项目是由他谈的。我让他告诉对方董事长,说当天晚上我想和他见见面,另外,把当天发生的事转告老板,顺便问问那些话是否代表决策层的意见。如果是,大家好说好散,不伤和气,我们退银子走人,前期花去的费用我们自理;如果不是决策层的看法,那我希望老板好好约束一下他手下的那些职业经理人。否则,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与声誉。

很快,老板就把电话打了过来,说听了之后很震惊,希望与我好好地沟通一下。晚上,我们谈了几个小时。

我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作为极想通过该项目上台阶的他们来说,当前的形势、任务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否则会劳而无功。第二,成长期的企业最大的危机是什么?老板必须懂得长袖善舞、纲举目张。老板应该做正确的事而非把事情做正确。第三,老板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大事不糊涂,小事尽可以装糊涂。我曾经见过的、从“乌鸦”变成“凤凰”的老板无不如此。第四,怎样认识工作室?千万不要叶公好龙,如果不能深刻地了解工作室的核心能力与价值,只是盲目地追风,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好事。难道星河湾、南国奥园的一举成名,只是因为一个Logo或者一句广告语吗?当初老板最大的困惑是什么?项目的撬动点在哪里?学校是如何办的?是如何“预留管线”的?又是怎样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年轻的总裁听得眼睛都发亮了。作为决策层之外的操作层,那些职业经理人们永远都弄不清楚一个超级项目成功的真正原因,说起来是很可悲的。也许,这就是老板与打工仔之间最大的差异。我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行业的任何一个划时代的项目,其成功的真相绝不是表面宣传的那样,这就好似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其主体部分永远是沉在海中的,露出来的只是一点。

最后,我告诉老板,工作室是一个战略策划机构,不要将目光仅仅盯在功能之上,否则请我们就太冤了。如果我们双方还要继续合作,那么,希望老板约束一下手下的马仔,要他们明白,他们的职责不是管理工作室,而是为工作室提供服务。你们需要的是我们的思路、策略、报告与最终成果,至于我们平时是白天种地、晚上看戏还是打高尔夫球,都与你们无关,不要用MBA那套来管我们。

老板都是现实而理性的动物,回去后,他炒掉了那个职业经理人。我对工作室的项目总监说:“这是一场恶战,你们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要让别人真正的心服口服,就拿出一个像样的战略方案来。”项目小组不敢懈怠,下了很大的气力调研、考证与比较分析,方案终于被董事会与操作层全面通过。汇报结束之后,董事长站起来,拍着我们项目总监的肩膀说:“路博士啊,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我力排众议选择工作室,是绝对正确的。”其实老板也有压力,因为他有合作伙伴。

这就是“杨子荣打虎上山”。很多事情靠名气、靠骂娘是没有用的,权威、尊严还是要用实力来保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