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招致了不少严肃的批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经典阅读的一番讨论。讨论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读不读,二是怎么读。
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今天究竟还需不需要读经典。提出疑问的人所依据的,一方面是信息时代需要快速轻松阅读,另一方面则是胡适、鲁迅等文化大家也曾经反对过读经典。
说到信息时代的阅读,所谓快速轻松,甚至所谓“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已经招致比较普遍的批评。至于拿出近一个世纪前胡适、鲁迅等人反对读经典的往事来说事,则有再拿来讨论一番的必要。
五四时期,我国思想界、文化界对于阅读经典确实曾经有过一番讨论。胡适、鲁迅等一批现代文化大家持的是比较明确的反对态度。胡适在《读经平议》一文里明确指出中小学生不宜安排读经典,他就中小学生的理解力做了一番讲解。其态度总的来说是平和的,故称“平议”。而鲁迅的态度则如其一贯风格,是决绝的。他在《华盖集》中的《青年必读书》一文中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与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遭到了很多的非议。“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让太多的同胞忍受不了。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激进的,但是放在当时的语境来看,我们还是能感到鲁迅是有的放矢的。当时正处于中国是否要开启现代性征程的历史关键时期,只有像鲁迅这样一声怒吼,才能打到痛处,使得更多的人有所警醒和反省。
毕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其间,中国有了许多现代性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读经典,也正如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一样,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和把握。现在又把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事拿出来说,这就成了自己“死活读不下去”,却推托给鲁迅、胡适来做理由。
为此,窃以为眼下还是要更多讨论怎样读——怎样才能把经典读下去,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还是要提升对阅读意义的认识。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究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什么书?经典应是必读书。经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精华,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捧读经典,与其中的智慧对话,即便是点滴收获,也堪可宝贵。特别是文学经典作品,不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丰富内容,而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饱含审美情趣和意味,经受过长期广泛阅读的考验,更应当受到有品位、有追求的当代读者的追捧。认真读罢一部经典,必将使读者有一种快乐活了一回的感觉。
我们还要树立开卷有益的信心。眼下出版业书多如过江之鲫,我们不再敢随便说开卷有益了。然而,说经典开卷有益却是不用怀疑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说:读经典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很难说,那时读就是幸运,而现在是过时的,这也跟命运一样,充满偶然的机遇。卡尔维诺不仅讲的是经典具有长久的价值,也讲了阅读经典将会充满机遇。经典正如富矿,随处钻取,都可能有所收获。
相比较而言,当前最重要的,还在于要帮助青少年读者、普通文化程度的读者解决读经典的实际困难。譬如有的读者说读《红楼梦》,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妨碍理解故事。有专家就嘲笑,说其实《红楼梦》就是一个诗人用诗来写的小说,必须从诗歌的角度来理解,不读诗就等于没有读红楼。这显然就有点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了。我们普通人还是要看大观园故事、宝黛悲剧的。这就涉及如何帮助广大普通读者读经典的问题。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站出来说话。他认为,要把文学名著全部读完,对于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是有难度的,而采取选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网络上也有网民建议先读简写本,有人立刻反对,认为这是经典快餐化,名著不可删节。其实这也不对。阅读必然有层次,理解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其实,读不懂经典名著,并非奇怪事情。当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就读不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而且是读了好几遍仍然不知所云。王国维是何其聪明智慧之人,竟也有读不懂的经典,何况我等凡夫俗子!中科院心理所一位专家支持曹教授的看法,认为在当前教育体制下,让学生读那些荟萃著名精彩篇章和专家推介的小册子,更为切合实际。其实,出版业历来都有出版名著简写本的传统做法。英国一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已经卖了150多年,那就是莎氏剧本的简写本。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著名的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已经出版了200多种世界文学名著的简写本,囊括了诸如莎士比亚、狄更斯、但丁、歌德、普希金、马克·吐温、大仲马等文学大家,其中不少简写本曾经多次获奖,受到好评。著名的牛津出版社也为缩写本做出过出色的努力。日本讲谈社就出版过由著名作家井上靖主持简写的《少男少女世界文学馆》丛书。现在我国书市上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缩写本丛书》一类的名著简写本也是颇受欢迎的。
前面说到有人批评这是经典快餐化。其实,我们不能一味地反对快餐,快餐也是一种营养补充,倘若现在把快餐店全数关张,许多城市的学生、上班族都要发疯起来的。只是人类不能止于快餐,而放弃了科学丰富的饮食营养。快餐文化也是同一道理。倘若引导得好,快餐文化完全能够激发青少年阅读经典的兴趣。我等在孩童时代就是先看了快餐书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有了兴趣,后来才去读的原著,这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现在倘若能看了这些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网络视频,再去读原著,当然比死啃经典要快活得多,收获也会多多,何乐而不为!
《乌鸦:艾伦·坡诗选》插图|[法]古斯塔夫·多雷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