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人评说的是与非 1、清朝的无冕女皇——孝庄文皇太后?(1 / 1)

在清王朝的尽三百年的历史当中,大家可能都观注是历任皇帝的政绩,然而大家决不能忽略了这位女性,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太后,清朝历史上一位真正的无冕女皇,能与唐周时期的则天昭仪平起坐的,也就是她了。

孝庄皇后是我国古代—位贤良卓识、才华出众、功垂青史的杰出女政治家。她在民族矛盾及满洲贵族内部斗争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先后拥立两位小皇帝(六岁的儿子福临、八岁的孙儿玄烨)登基继位;协助三朝(皇太极、顺治、康熙)皇帝统理朝纲,在奠定和发展大清江山的恢弘伟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她没有任何政治头衔,也不要政治名义,虽然朝臣一再奏请她“垂帘听政”;她只以一位妻子(妃)、母亲(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的自然身份,在幕后默默地奉献心血、智慧和才能。不论她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都全部归功于丈夫、儿子、孙子。

孝庄是一位非凡的蒙古族女性,她13岁进宫,62年间辅佐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三朝皇帝主政,为清初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子康熙这样评价他的祖母:“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命运使她少年时期便嫁给了清太宗皇太极。那时的皇太极已经是年越五旬的人了,并且子嗣众多。庄太后没有被命运所击倒,毅然凭着她的聪明与美貌,技压群芳,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并且力排从议,让皇太极封她的孤子福临为太子。

在与明朝的作战当中,庄太后能够利用她的机智,使无数的明朝降将都拜倒她的石榴裙之下,为将来入关(山海关)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皇太极驾崩之后,她又力排众议,让多尔衮做摄政王,力保六岁的福临(顺治)为帝。

顺治继位之后,庄太后主动放权让多尔衮来总领全国的事务,并且收降了吴三桂,使清军顺利不动一兵一卒进入了山海关。在吴三桂的使用上也有张有驰,使他没有了脾气,乖乖地顺着多尔衮的路子走,使他顺服地为清朝主子卖命。

顺治长大之后,眼见多尔衮的势力大得不了,敢怒不敢言,庄太后也觉得多尔衮的势力威摄到了皇权,果断地利用了满汉众臣将多尔衮除掉,为顺治的执政扫清了障碍。

顺治亲政之后,为了让顺治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受儿女私情的困扰,庄太后在后宫亲自把关将一些红颜祸主的后妃一一除掉,然而这一招却没有能打动顺治的心,使他心里的疙瘩结得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走向了不归路(顺治是出家还是去世,这到现在还是个谜)。而这时的庄太后便力保顺治的皇子八岁的玄烨(康熙)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康熙继位之后,为了使皇权的巩固不得不屈服于鳌拜,并且亲自给小康熙选择了大内总侍卫魏东庭,和布衣太傅伍次友,保姆苏嘛喇姑(她只经康熙大不到十岁),使康熙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且让魏东庭挑选了一些年青的侍卫和康熙一起训练,最终把鳌拜一党一举歼灭。

庄太皇太后看到康熙长大之后,便放手让康熙自己去执政,自己和平民家里的老太太一样,在慈宁宫安享晚年,并且劝说太后(顺治的皇后)也退居坤宁宫(因康熙的皇后为太子胤礽而难产而死,康熙为纪念皇后便很长达50年没有设皇后,所以坤宁宫由太后居住,庄皇太后去世以后移宫于慈宁宫,可见康熙是一个重情义的皇帝)也不管朝政,康熙对这两位长辈以及皇太极、顺治的所有的皇太妃以及苏嘛喇姑、魏嬷嬷(魏东庭之母)、曹嬷嬷(曹雪芹的曾祖母)等众奶娘都非常孝顺,为子孙留下了典范。

庄太后虽然没有当上女皇,但是她与则天昭仪也毫不逊色,在某种程度上还比她高明,使清王朝有了一个良好的过渡时期。她也比后来的慈禧太后聪明,使权利有张有弛,没有树欲,在历史上没有留下骂名。

所以说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冕女皇。

有人说孝庄是清代前期的政治家,还把孝庄与慈禧相提并论。孝庄虽然有从政的能力,也经常向顺治、康熙面授机宜,出谋划策,但她不像慈禧那样过多出面参政。据记载,康熙年幼主政,安徽桐城一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来京城,上书朝廷,敬请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但孝庄婉言拒绝。作为母亲、祖母,孝庄投入更多的是对两位皇帝品行的教育。如康熙有吸大烟的恶习,后来孝庄晓之于理,好言劝告,硬是让当上皇帝的康熙把烟戒掉。孝庄一生节俭,在宫中经常身体力行倡廉拒侈。有史料记载,清朝初期,由于战事频繁,国库空虚,孝庄就把后宫节省出的钱财和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犒赏将士。每有自然灾害,她在宫里带头捐钱捐物给灾区。顺治、康熙父子对她十分孝敬,每及孝庄生日,必大摆筵宴,隆重庆贺。孝庄感到如此奢侈必将造成不良影响,便坚决下令停办宴席。庄妃的言传身教,对顺治、玄烨影响极大。

其实,孝庄没有当过皇后,而是皇太后、太皇太后。之所以称为孝庄文皇后,是她死后康熙皇帝给其谥号的简称。

孝庄和慈禧(以正统的爱新觉罗氏来看,并不把叶赫那拉氏看成是真正的满洲族。)都是外族嫁入满洲的女子,但其二人对清朝三百年的统治却起了截然相反的历史作用。前者可以说是前清盛世的缔造者,而后者则是晚清历史的终结者。同是外族女子,对满洲的历史来说却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真是历史的巧合呀!

政治方面:

孝庄太后所处的清初年代,皇权还远没有达到清末那样至高无上的高度,真正决定朝中大事的是“八旗议政会议”,所以孝庄的权力也就不可能有多大;慈禧则不同,她当时在政府中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无人可以与她抗衡。所以说,慈禧应该有和武则天相仿的权力,孝庄和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孝庄当时更多地表现为周旋在摄政王和诸位亲贵大臣们之间,对朝政没有过多的干预;慈禧有垂帘听政的权力,直接干预朝政,指挥了包括废除科举、甲午战争、推行新政等重大国家决策,其权力是孝庄无法比拟的。但孝庄却还是对前清的制度,在太祖、太宗两帝的基础上逐步的完善起了很大的作用,为后来的康干盛世打下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教育后代:

皇太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为皇家培养接班人,这项工作孝庄远比慈禧做得出色。朱浒认为,顺治和康熙比光绪和宣统更有作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慈禧是只知专权,不知教养,对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根本不重视,她选择皇家接班人的标准,只是考虑自己是否能够继续掌握大权,接班人只要听话就行,水平无所谓。而孝庄则不是一个弄权的人,她还是为了大清的基业慎重地进行这项工作,顺治和康熙都是八九岁当皇帝,已经能够略微看出一些未来的发展,而且孝庄多对他们进行了认真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