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色彩浓厚的婚姻(1 / 1)

大清帝国的缔造者努尔哈赤一生总共娶了16个女人。这些女人,在努尔哈赤十几岁至六十余岁之间先后走进了他的生活。努尔哈赤一生的婚姻,大多以外交和繁衍子嗣为目的,是怀柔和扩张的结果。外交需要势力,女人便成了部落与部落结成联盟的纽带。扩张需要人口。在那种传统的战争模式里面,“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意义,大概是一切兵法的基础与底蕴。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人口与人口的较量,增加子嗣,使战争对人力的消耗得到相应的补充,当然需要女人。

阿巴亥与努尔哈赤的姻缘,极富戏剧性。明朝末年,东北地区女真各部先后崛起,互争雄长。海西女真的乌拉部地广人众、兵强马壮,势力尤为强大,与努尔哈赤势不两立。万历二十年(1593),包括乌拉部参予其中的九部联军,以3万之众攻打努尔哈赤的根据地赫图阿拉,企图把刚刚兴起的建州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乌拉部首领布占泰被活捉,表示愿意永远臣服建州。努尔哈赤念其归顺之意,收为额驸,先后以三女妻之,盟誓和好,软禁3年后释放。布占泰在兵败回归、羽翼未丰的情况下,为了取悦建州,感激努尔哈赤的再生之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将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亲自送到赫图阿拉,就这样,阿巴亥嫁给了大她31岁的努尔哈赤。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妃嫔之旅。

有书记载:阿巴亥嫉妒,有机变。说阿巴亥嫉妒,从其入宫仅两年就后来者居上的史实看,其嫉妒的对象多半是当时的大妃孟古。如此推断,阿巴亥必是争宠了。若做个比较的话,她们两人的出身门第相仿。至于相貌,史书上用了一个与孟古相同的词“丰姿”来评价阿巴亥,也就是说她们都是美貌异常的女子。这种巧合很有趣,只是阿巴亥比孟古年轻了15岁,是太祖的新婚侧妃。依照人喜新厌旧的本性,努尔哈赤宠爱的天平渐渐倾向于她。从外在条件方面如相貌、家世背景等看,阿巴亥并不输给孟古,她的确是有竞争大妃资格的。阿巴亥与孟古最不一样的应该是性情,孟古文静而有涵养,以孟古的秉性,其内心的痛苦是不会在人前显露半分的,只能是在人后和血与泪自己吞,也许这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吧。而阿巴亥则恰恰相反,所谓“有机变”,可以理解为聪明活泼,乖巧伶俐,通俗一点说就是心眼活络,能说会道,显然努尔哈赤更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因此孟古一离世,阿巴亥就顺利地登上了大妃之位,足见其富于机变的功效。

由于战争、权力和利益的因素,努尔哈赤的女人,除了那个成婚最早的结发之妻佟佳氏似乎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是女真首领的女儿和蒙古王公的格格。她们是各自部落的政治代表。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妹二人,是海西女真叶赫贝勒杨吉的女儿。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是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格格。侧妃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还有那些继妃、庶妃们,她们难道都不是出于或政治的或军事的势力依托呢?

史书上记载:当年,努尔哈赤在建州起兵时,叶赫贝勒杨吉对努尔哈赤颇有好感,说:“我有幼女,需其长,当以奉侍。”努尔哈赤问道:“汝欲结盟好,长者可妻,何幼耶?”杨吉说:“我非惜长,但幼女仪容端重,举止不凡,勘为君配耳。”努尔哈赤听后满意地点头称是。这个幼女就是后来有名的孟古姐姐。当她的父亲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所杀,其兄便携其投靠了努尔哈赤,年仅14岁的她成了平衡家族势力的砝码。再后来,因努尔哈赤欲统一女真,叶赫部大为反感,亲家之间的关系越发不和睦。此时,孟古姐姐病危,思念其母。努尔哈赤派人前去恭请,却遭到拒绝。不久,孟古带着深深的遗憾死去了。这个年仅29岁的贵夫人知道了身不由己的滋味。好在她生了一个卓越的儿子,那就是后来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因为有了他,她才在死后获得了许多崇高的称号。孟古姐姐死后不到8年,叶赫转变了对建州的敌视态度,将另一个女儿送上了努尔哈赤的后宫。这一点,恐怕还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象努尔哈赤这样的英雄,身边聚集着那么多个性十足的女人,产生麻烦是必然的。麻烦大都由于她们的相互攻讦,攻讦大都由于她们的邀宠,邀宠大都由于她们的妒忌之心。